暖到你的熊爪,更有爱的是那堵墙!-LMLPHP

汪阿姨和楼阿姨是永康路的居民,对各路网红店早已是见怪不怪,“不过这家蛮新奇的,店面就是一堵墙,墙上开了一个洞,一只熊爪伸进伸出。”阿姨们拎着购物袋,靠近排队的人群,一问得知原来这是一家残障人士开的咖啡店,楼阿姨听罢当即一拍小姐妹的肩膀:“走,我请侬切咖啡!”手机扫码、点单,一气呵成。

市二中学的高一学生虞乐放学后打开手机,看见妈妈下午在微信里甩了一条新闻链接,并附言:“啥时候给你妈捎一杯回来”。虞乐打开一看,熊爪咖啡?不正是学校附近新开不久的公益咖啡店吗,他火速叫上三五兄弟,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为妈妈排队买咖啡。虞乐一脸认真地告诉记者:“这家店对社会来说是一个‘双赢’,疫情之下既能让残障人士有就业的机会,同时对学生在内的年轻人来说,我们都会被这种美好的创意吸引,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国际残疾人日的汇报演出结束后,《平凡天使》舞蹈组的演员和编舞老师王宇琛并没有急着回家,大家说好了要一起去演员王先贺种草的咖啡店喝咖啡,顺便纪念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这家店对残疾人非常友好,我们每个人的咖啡都是免费的,老板还说,只要是残疾人来,永远对我们免费。”坐在一旁啜饮咖啡的姑娘于滋娇,借助王宇琛的翻译表达了对这家店的喜爱,她曾在世界各地表演《千手观音》,如今定居上海,是嘉定东方明珠艺术团的舞蹈演员。

形形色色的人群纷纷汇聚到永康路上这家墙面留着一个洞口的咖啡店。今天(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大家熟悉的“熊爪咖啡”在这一天正式开业。

初看这只是一堵沿街的水泥墙,墙上破开一个不规则形状的洞口,里面打着一束温暖的灯光。洞里时不时会伸出一只毛绒绒的熊爪,同顾客亲昵互动:握握手、比个耶,看到小朋友和残疾人还会送上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顷刻,爪子又“害羞”地缩回去,再出来时已经托着一杯咖啡,过路人直呼“暖心又可爱”。

在这堵墙的背后,30平方米不到的小店却是故事满满、温情满满、创意满满:原来,小店本身就是个公益项目,数位听障人士在店内忙碌,为顾客调制咖啡。

咖啡店的创始人之一王海青告诉记者,开店的初衷源自于对咖啡共同的爱好,想开好喝不贵的精品咖啡店。“在国外的时候,我们看到过‘洞口’的创意。比如在酒吧外开一扇小窗,调酒师不与顾客见面,酒杯从小窗递出。后来才知道,原来小窗后面的调酒师,容貌受损。”受此启发,创始人们找到了残联,也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残障人士。当得知他们的创业项目是开精品咖啡店时,残联便向他们推荐说,有很多聋哑人士,其实适合这份工作,残联也有专门的咖啡师上岗培训。

“洞口咖啡”也由此而来。店内特意采用了非交互的模式,墙上挂着饮品单二维码,顾客可以自助扫描下单。这堵墙除了熊爪的创意,传递咖啡、玫瑰这些温暖意象的温情,更是为在墙后工作的残障人士营造出一个工作的舒适区。

其实,类似于咖啡馆这样的公共社交场所,聘用残障人士来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王海青说,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对于社交空间和距离有着更为敏感、特殊的需求。常人过于热情、亲昵的举动,有时反而会逾越他们的心理舒适区。所以,关爱残障人士,不只是满足于我们自身的付出意愿,更多的是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来顾及这样一种感受。一种更高层级的人性化关怀——恰恰从这面墙体现而出。

“墙可能刷的不太像,但我们最初是想把它做成了一个浩瀚的小星球,告诉大家,特殊人群也有属于自己的小星球,只不过我们需要一个洞口,来沟通和交互。”王海青笑了,她直言希望让残障人士也在日常生活中更有自己的所属空间、也更具获得感。因此,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也会不刻意关注,而是“平常相处”,“我们说的话都会通过讯飞投影在屏幕上,沟通也不存在障碍。业绩好的时候大家很开心就打视频电话,每个人都在镜头前手舞足蹈。”

这家店的店长盈盈是一名聋哑咖啡师,还曾获得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大赛咖啡冲调项目一等奖。她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自己上岗后,随后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闻讯也赶来应聘,追逐职业梦想。“这里成为一个树立梦想标杆,告诉大家任何人都可以圆梦!”

现在,店内还有两位是90后的咖啡师,最小的不过95后,“咖啡梦”点亮了这家小小的咖啡店,每天来打卡的人络绎不绝, 能卖出400-500杯。而且,王海青透露,咖啡店也在继续招募残疾人工作者。同时也有扩店的打算,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12-03 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