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人们聚集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手持拜登和哈里斯名字的标语庆祝。| 新华社
12月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哈萨克国际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莫斯科有理由期望,随着美国新政府上台,华盛顿将开始考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际社会成员的合法利益。
而一周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谈及未向拜登表达祝贺时还表示自己采取观望态度:“我对特朗普和拜登抱有同等的尊重,俄罗斯将与任何一位美国民众信任的总统合作”。
随着美国权力交接程序正式开启,俄罗斯也逐渐从“观望”走向“期望”,尽管表达仍然谨慎,拉夫罗夫还是依据拜登之前的发言推测,美国未来的外交政策将更符合奥巴马时期所推进的原则。
拜登当选到底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未来两国关系的走向如何?近日俄罗斯学者发布大量关于未来俄美关系前景的评论文章,总体情绪并不乐观,但也不至于绝望。
拜登对俄态度向来强硬
“拜登成为美国当选总统没有给俄罗斯带来任何好消息,不过也没有完全的坏消息。”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伊万·季莫菲耶夫日前在莫斯科卡内基中心网站刊出的一篇文章中如此评价拜登当选对俄罗斯的意义。
之所以说没有任何好消息,首先与拜登的经历有关。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认为,与前任民主党总统奥巴马从书本上了解冷战不同,拜登切实地经历过美苏的全球性对抗。
1979年,拜登曾访问莫斯科,并参与签署《美苏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后来又赴俄参与了《中导条约》的谈判。特列宁认为,冷战的意识永远停留在拜登的记忆当中:当前的美俄对峙某种意义上是冷战的“后记”,但是结局必须保持一致——美国要在竞争中时时处于上风。
此外,拜登和普京的个人关系冷淡。广为谈论的一段往事是2011年拜登访俄时对当时身为总理的普京说,“总理先生,我看着你的眼睛,我不认为你有灵魂。”据说当时普京回应称,“我们都知道彼此。”
莫斯科卡内基中心的另一位高级研究员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表示,领导人的私人交往非常重要,现在看来,未来的俄美元首之间的交流没有感情,缺乏个人色彩,剩下的只是生意。
第三,拜登的对俄政策向来比较强硬。2018年,拜登曾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如何与克里姆林宫抗衡”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呼吁加强对俄制裁,增强北约军事力量,在拜登看来,俄罗斯是美国最大的外部威胁。
俄罗斯政治专栏作者弗拉基米尔·弗罗洛夫日前刊文称,和特朗普不同,哪怕是和俄方同行面对面交流,拜登必要时也会非常强硬,而且他会为每次会谈做十足准备,甚至可以称是“自老布什以来最有准备的治国之人”。
弗罗洛夫称,目前尚不清楚拜登团队中谁将最终负责对俄事务,但一些可能的人选,如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马克·卡朋特就是对俄非常强硬的对手。
▲ 拜登是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美国涉乌问题的负责人,其子亨特·拜登曾深陷“通乌门”丑闻。| 视觉中国
在特定议题上保留谈判空间
尽管俄罗斯学者对未来俄美关系捏了一把冷汗,但大多认为对抗可能升级,但不至于失控,在一些特定的议题上,依旧有谈判的空间。
首先是对俄制裁的问题。伊万·季莫菲耶夫认为,拜登不会改变对俄制裁的基本态势,如在涉及乌克兰、网络安全、“通俄门”、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中的制裁仍会延续,不仅如此,基于民主党的政治立场,其还可能增加涉及人权问题方面的制裁,如迄今尚未落地的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纳瓦尔内中毒事件。
但是,这些制裁不会伤及俄罗斯经济的根本,但会对俄安全、外交等具体部门和个人造成影响,同时也加大俄精英层的反美情绪。
第二是“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前景问题。从拜登之前的表态来看,其对于这一涉及美俄欧多方利益的能源管道项目的态度和特朗普政府一样强硬,一方面,很多与该项目有关的制裁是美国国内法明文规定的,拜登难以改变既定事实,另一方面,他也认为该项目威胁到美国切实的利益。
只不过和特朗普不同的是,拜登被认为会重塑与欧洲的传统盟友关系,特别是最近德国防长已经明确表示希望继续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拜登很有可能会顾及“北溪-2”问题上的德国立场,相对减少对俄压力。
第三是近来热度颇高的军控谈判问题。明年2月5日,美俄之间最后一个军控协议《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到期,此前双方已经在多个层面就延续条约等问题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谈判,但均未果。
从明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就任到协议到期,仅仅半个月时间,时间虽短,但俄罗斯专家普遍认为,基于拜登对军控问题的传统立场,其先会延续条约,但双方后续谈判也会跟进且挑战很大,这将是拜登团队与俄罗斯接触的“试金石”,双方的合作与竞争将从这里开始。
总的来说,尽管拜登具有根深蒂固的冷战意识,但未来的俄美关系走向不一定完全悲观。
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项目研究员斯蒂芬·皮弗认为,相较于特朗普,拜登的外交经验更加充足,他对国际关系的看法更加专业,对俄政策也更具可预见性,对莫斯科而言,对美对话可以提上日程,但也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