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表示,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了60%以上的全国高层次人才,高校两院院士在全国院士总数占比超过40%,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16年到2019年,高校科技经费总额达7820亿元。理工农业类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3.5万人年增长到28.9万人年,增幅达23%。

近两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和“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五五行动”,立项建设了14个前沿科学中心和11个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大力提升高校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十三五”以来,高校获得7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近60%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完成50%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十三五”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2016年至2019年,高校服务产业、企业和社会需求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100亿元。2019年,全国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3万项,较2016年增长45.1%;合同总金额67.5亿元,较2016年增长34.3%。高校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围绕检测试剂、药物研发、疫苗研制等方面开展紧急攻关,共研制出44款检测试剂盒,获国内认证17款、国外认证41款,销售超亿份。抗体药物、蛋白重组疫苗、减毒流感载体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

雷朝滋透露,针对高校科研中的不足,下一步将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树立正确政策导向。目前,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提升高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提高专利质量就是要挤专利水分、挤专利泡沫,目的是促进成果转化,提升专利转化率。同时,特别要破除唯数量、唯论文、唯SCI、唯影响因子,倡导潜心学问、水到渠成的科研生态文化。

来源:中国经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2-04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