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是国内首条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线路,线路穿越中心城区、衔接虹桥交通枢纽,采用“Y”字型主支线运营。二期工程是目前运营的10号线一期的东延伸段,西起已建新江湾城站,东至外高桥保税区基隆路站,全长约10公里,共设国帆路站、双江路站、高桥西站、高桥站、港城路站、基隆路站6座车站。10号线二期开通试运营后,将进一步加强杨浦北部、浦东高桥及自由贸易区与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此外6号线北端的市民乘客也可直接通过换乘10号线进入浦西。
10号线二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全自动驾驶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全线运营维护水平。
一是全面升级了智能运维系统,可实现故障统一管理、智能诊断、智能分析、智能定位,并提供维护建议策略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提升了全线运营可靠度水平;二是信号设备可实现主备控制中心的无扰切换,同时具备远程重启功能,增强了信号系统设备故障处置能力;三是升级了车辆在线监测平台,具有更为丰富的监测及报警功能,可以远程在线查看列车运行状态,同时具备提供维护建议策略等功能;四是实现了正线与停车场的一体化管理,在正线设置休眠区,列车可在正线任一休眠区域内休眠、唤醒,以实现基于客流需求的列车灵活投放和运能调整,此外,还优化了吴中路停车场出入库路径,提升了吴中路停车场的出入库效率。
10号线二期工程装饰设计整体采用了简装风格,大气简约,从注重乘客使用感受、提高整体环境质量、加强人文关怀等方面着手进行设计。通过结合建筑结构,充分利用空间,对综合管线、设施设备进行整合隐蔽,营造天花无管线的“极简”风格,有效地节省了装修造价,在展现建筑结构美的同时为后期运营维护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10号线二期着重对无障碍设施、便民服务中心、空调候车室、公共卫生间、车控室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加强人文关怀,做到功能合理、技术先进,给乘客创造一个便捷、舒适、优美的地铁环境空间。
国帆路站:建静默车站,保障高校重点试验室
国帆路站毗邻复旦大学江湾校区,靠近车站一侧的先材楼、物理楼等设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专门负责国家高精密、高科技科研项目的实验,对环境振动的控制要求非常高。
10号线二期通过科研攻关,在对不同结构方案、减振材料、施工工艺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三维仿真分析和现场试验等手段,创新性在地铁车站结构中采取离壁式侧墙形式,空腔内填充泡沫混凝土等减振材料,配合其他措施,将地铁运营振动对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影响降至最低。
港城路站:实现与6号线同站台换乘功能
10号线二期港城路站与6号线港城路站相依而建,经设计改造,成为上海目前唯一的高架同层换乘站。此外,还增加了南侧出入口的设置,除进一步方便了潼港社区大量居民的出行,同时还可与高桥长途汽车站实现换乘,解决了长期以来南北不通的问题。通过改造,还在站厅内增设了高标准卫生间,结束了原有乘客需要出站如厕的历史。
基隆路站:服务自由贸易区,助推城市发展新跨越
10号线二期终点站基隆路站是全国首个设置在自由贸易区内的地铁车站,对解决区内员工出行问题意义重大,也是自贸区进一步发展、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抓手。车站通过独特的建筑形象、复合性功能布局、高品质室内外环境塑造、设置特色中庭和主题雕塑等一系列独特设计,实现了建筑形象与周边环境有机共生。
车站在一层与二层之间设置了“中庭”,并设置了结合自贸区主题的雕塑“自贸|升腾”,实现内外空间的互动交融,为自贸区车站注入了别样的特色。在室外环境方面,设置了非机动车及班车的换乘场地,打造了全新的室外空间形象,模糊了车站与周边场地的界限,实现了室外空间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