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每分钟的心率是多少次?”“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是什么?”……上海徐汇区光启小学创新实验室,传来小读者们兴奋的提问。投影仪上恐龙的各项“大数据”和逼真图片,加上利用测量工具研究史前巨兽的身体奥秘,仿若电影《侏罗纪》里的画面“空降”课堂,自然博物馆中的藏品与课本上的知识,都变得活灵活现、可触可感。
这一“《自然趣玩屋(精华版)》开课了”公益科普活动,基于同名科普图书和产品,校方尝试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精品课程与上海教育出版社历年优质内容资源相结合, 并融合了学校教育、社区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全新的个性化互动学习模式,在学校中实现酷玩自然,培养科学思维方式与“做中学”的习惯,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为馆校合作探索一条新途径 。
在“世界上最大的恐龙”科学实验课堂现场,“是腕龙!”“梁龙!”“不对,是阿根廷龙!”四年级孩子们很快进入了角色,争先恐后回答。他们对恐龙的知识储备和对科普的兴趣大大超出预料,上海自然博物馆裘颖莹老师负责主讲,并带领孩子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小读者被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使用卷尺、计算器、肺活量测试仪等工具,通过测量计算并进行比较分析,对恐龙这种史前巨兽的运动、循环、心脏和消化系统有了更多感性认识。
“老师,我吃一个苹果大约需要3分钟,根据公式计算,阿根廷龙如果以苹果为食物的话,一天需要有55个小时,一天看来远远不够啊。”
“老师,我的心跳在安静的时候大概在98次左右,蜂鸟的心率是每分钟500次左右,大象的心率是每分钟25次,阿根廷龙的心率应该更慢,所以看起来个头越大,心率越慢。”
虽在现实生活中没看到过恐龙,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孩子们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了科学结论,从而培养对科学自发探索的兴趣,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激发了科学精神。
日前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对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借助博物馆的优秀课程与出版社的资源、渠道互相助力,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服务学校、服务学生,可以极大丰富学校课后三点半课程内容,为基层学校科普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徐汇区光启小学曹庆明校长如是赞赏。
作为徐汇区科技创新项目,《自然趣玩屋(精华版)》以科普实验课堂的形式尝试进入学校课后三点半课程,这也是继10月份项目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后,首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处副处长王瑜表示,今后还会更多开发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扩大博物馆影响力,为公益科普贡献力量。
《自然趣玩屋》自然探索系列丛书由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团队历时3年多原创,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第一套自主开发的活动类科普读物,曾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普及奖二等奖。丛书共30册,精选自馆内“探索中心”自然探索移动课堂,包含昆虫(《昆虫世界的伪装大师》等)、鸟类(《奇特的千足百喙》等)、植物(《探秘荷叶效应》等)、古生物(《恐龙肤色的猜想》等)、地质科考(《洋流异闻录》等)5个专辑,涵盖了自然科学方方面面。
围绕每个主题,每册书包括了富有趣味的百科故事、动手实践的“自然探索坊”以及发散思维的“奇思妙想屋”等板块。除了趣味故事,各种可怕的、有趣的、美妙的科学实验和自然手工在书中比比皆是,比如利用厨房用品白醋、小苏打和紫甘蓝汁模仿火山喷发,用熟石膏和水打造专属甲虫等。
科普作家卞毓麟认为,“这套书能让孩子们领略生命演化和生存策略之神奇,在学习自然知识的同时领悟科学探索的方法,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潜移默化地形成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是‘形神兼备’的‘寓教于乐’精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评价,这套丛书是可以带走的“自然博物馆”,堪称目前国内青少年科普图书领域的一股清流,吐露着特有的芬芳。复旦大学教授钟扬曾写下:“《自然趣玩屋》从上海自然博物馆这棵科普大树上摘取了30颗甜美的果实,献给最忠实的观众——小朋友们和他们的家长。这些精选的果实来自5大分枝:植物、昆虫、鸟类、古生物和地质,它们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会开启我们了解大自然奥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