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候选人俞明希(左)和尼日利亚候选人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在瑞士日内瓦出席会议|新华社
近日结束的G20峰会在会议宣言中强调“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一如既往”,然而,峰会仍未能就世界贸易组织(WTO)所陷困境找到明确出路,尤其是最为紧迫的WTO总干事遴选困局。
自阿泽维多8月31日正式卸任以来,WTO总干事人选至今悬而未决。原定于最晚11月7日公布WTO新任总干事的日程只能推迟,而计划于11月9日召开的旨在讨论最终人选的WTO总理事会特别会议也因疫情等原因再次延期。
WTO总干事遴选程序一般在现任总干事任期到期之前一年启动。由于上一位总干事巴西籍的阿泽维多提前离任,所以本次遴选提前于6月份开始启动,且磋商速度明显加快。
目前,前两次磋商顺利完成,从8位候选人中选出了两位候选人,分别是同时拥有尼日利亚籍和美国籍的恩戈齐·奥孔乔-伊韦拉和韩国籍的俞明希。
但于10月19日—27日展开的第三轮磋商在临近尾声之时陷入困境:就在大多数成员国,尤其欧盟表示支持伊韦拉,且WTO总干事遴选小组随后确定其为唯一推荐人选后,美国随即提出反对,明确表示支持俞明希。美国对伊韦拉的否决出乎主要成员国的意料,同时也使得第三轮磋商实际上无果而终。
美欧争夺WTO事务主导权是直接原因
实际上,当前的WTO总干事遴选困境只是WTO面临诸多困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美国多次阻挠WTO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大法官遴选,最终导致上诉机构在2019年底因大法官人数不足而不得不停摆,欧盟随后牵头设立临时性上诉机构,并吸纳中国等主要成员加入。阿泽维多提前宣布离职后,WTO原计划8月在现有的四位副总干事中选出一位代理总干事。但美国坚持要求美国籍副总干事出任代理总干事,而其他WTO成员则倾向于德国籍的副总干事,结果最终未能选出代理总干事。
WTO的困境源自主要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博弈,阿泽维多的提前离任就同这种博弈有关。而此次WTO总干事遴选的困境也使得美欧之间争夺WTO事务主导权的博弈愈发显现。2018年以来,美国贸易政策代表多次诟病WTO在关税减让和非关税壁垒削减方面乏善可陈,并明确提出对欧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抱怨。此外,美欧在WTO框架下的航空补贴争端也日益加剧。
从此次总干事的遴选过程来看,欧盟试图主导此次WTO总干事的人选结果,其27个成员国的选票实力也的确具备显著的影响力。第二轮磋商结果几乎印证了欧盟对WTO事务的决定性影响。欧盟在磋商结束前一天表示支持的两位候选人双双进入第三轮磋商。不过,美国对于最终候选人的反对出乎欧盟的意料,使得几乎确定的总干事人选再次充满不确定性。可见,美国并不愿放弃对WTO事务的主导权,而欧盟和美国在最后阶段的沟通显然不足。
▲世贸组织瑞士日内瓦总部。|新华社
美新政府或不会改变总干事遴选立场
WTO总干事遴选遵循协商一致原则,也就是说,需要164个成员国的一致同意,至少没有成员反对。因此,美国如果坚持反对,伊韦拉将很难顺利接任WTO总干事。从美国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协定》的操作来看,特朗普政府在大选后改变WTO总干事遴选立场的可能性较小。况且,无论如何特朗普政府都会持续至2021年1月,那么在这段时期内,WTO候选人遴选困局都难以化解。即使拜登政府就任以后,美国也不一定就会更改其立场,毕竟,阻挠WTO上诉机构大法官遴选的做法并非始于特朗普政府,而是之前的民主党奥巴马政府。
对于欧盟来说,虽说韩国候选人也是欧盟在第二轮磋商中支持的候选人,但迫于美国压力而改变已经公开表明的立场的做法不太符合欧盟的风格。
那么当前的WTO总干事遴选困局似乎又回到了两个多月前代理总干事之争的情形:美欧互不相让,代理总干事无法选出,四位副总干事维持原状。一种可能的情形是,总干事人选磋商继续,直到2021年美国新政府上任后再行实质性磋商。第二种可能的情形是,两位候选人轮流担任总干事,这在WTO历程中有过先例。此外,投票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的可能性最低,但也无法完全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