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推特上发布“澳军割喉阿富汗少年”漫画的第45分钟,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
他气“炸”了,几乎没时间咨询外交顾问,压根儿没讨论是否让外长或防长代他出面。
接下来的一周,国际舆论场见证了中国的掷地有声和莫里森的“变脸莫测”。
“中国赢了,毫不费力。”《悉尼先驱晨报》5日评论道 ,莫里森的愤怒一定发自肺腑,才会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回应”他国外交部发言人。他的怒气让澳大利亚花了一周的时间讨论这事儿,还在国内展开了一场自我检讨和自我批评。
国内分成了两派。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5日报道,一派认为莫里森别无他法,这是对抗“胁迫”的唯一选择;另一派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莫里森的慌乱和愤怒衬托了中方的强大。于国外,曾在奥巴马-拜登时代负责亚太地区的前助理国务卿丹尼·拉塞尔(Danny Russel)评价他的发言,“笨拙且考虑不周”。
“自我检讨”止于对莫里森外交技巧的冷嘲热讽。商界人士、部分工党(在野党)政客对中澳关系“重启”的呼吁,对莫里森向中国释放积极信号或主动“打电话”的期待,没能成为澳国内主流媒体阵地“反思”的主要成果。《悉尼先驱晨报》刊出的一幅漫画暴露了心意:捕鼠器上“推特”的标志闪着光,一只袋鼠被吸引,向闪光的方向探头探脑。
澳媒这样为莫里森挽回颜面——“真性情”的他疏于外交技巧,无法克制心中的怒火,中了中方的“陷阱”。澳大利亚舆论场上因此流传着“陷阱”阴谋论的三种可能性:其一,澳大利亚两党会因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产生分化,从而被中国“分而治之”;其二,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外交压制”是“杀鸡儆猴”;其三,由外交争端引发的贸易限制或将成为中方的“政治武器”——澳大利亚曾经是与中国求同存异、在贸易关系上互利互惠的典范,用以作为针对目标,让国际看到不尊重中国的“代价”。
一如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澳大利亚从不正视两国关系恶化的症结,
澳媒认为,这一周的外交舆论战中国赢了,但接下来是一场关乎澳大利亚主权的“持久战”,在这场“持久战”中澳大利亚需要向“伟大而强大的朋友——美国”求援。
拜登任职副总统期间合作密切的同事,美国新政府拟任国家安全团队成员的“老熟人”拉塞尔对《悉尼先驱晨报》宣称,(对中方)让步可能是澳大利亚最糟糕的选择,“如果你的反应是妥协,那么你一定会承受更多。”
他例举美国候选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于本周发布的一则“挺澳”声明,“沙利文在推特中说,‘澳大利亚人民为保护世界的自由和民主作出了巨大牺牲。一个世纪以来,美国人民将于澳大利亚人民并肩同行,团结民主国家以促进我们共享的安全、繁荣和价值观’,这就是‘美国领导力’和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区别。”
拉塞尔称,澳大利亚坚定捍卫主权的行为符合美国的利益,“这不是利他主义也不是观赏之举......如果澳大利亚不捍卫,那么地缘政治环境将对我们十分不利。”
至于拜登政府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拉塞尔“透露”,让“志同道合”的国家在相关货物的供应和需求上开展合作。比如,针对澳目前的遭遇,其他国家可以帮忙购买被中国“限制”的澳大利亚货物,形成“买家俱乐部”以缓解澳方经贸层面的痛苦。
颇有意思的是,《悉尼先驱晨报》就所谓中方“杀鸡儆猴”的说法,如此比喻澳大利亚的“求援”,“所幸,鸡还活着,并且等待猴的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