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学生要学唱校歌、品读校歌;清明时节,学生要赴龙华烈士陵园祭奠英烈;铭记校史,学生自导自演短剧《青锋从军》,抒发少年的家国情怀……这是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德育工作的寻常剪影。

近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分析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呈现的新特征,提出要促进知识学习与实践感悟相结合、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校园文化创建与社会环境净化相结合,不断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会议结束后,部分与会代表走进南洋模范中学,实地了解该校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将立德树人要求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校本探索。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前身为1901年创办的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附院,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1959年被列为上海市首批重点中学,现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全国文明单位。

1950年4月,毛泽东主席应该校高一学生请求,为壁报题字“青锋”,勉励学生争做“青年先锋”。数十年来,“青锋”二字已镌刻进南洋模范中学的师生心里。

与会代表在校观看了《青锋从军》短剧的排演过程。该剧选取同学们收到毛主席题字后张贴壁报创刊号的场景,展现了该校培育具有“青锋精神、模范追求”时代新人的积极作为。

隔壁教室里,青马班师生正在围绕“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主题进行研讨,师生们发言踊跃。这也是该校推进知识学习与实践感悟相结合,做实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新时代,南洋模范中学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志愿活动师生全覆盖到“区政助理”课题实践,不断激发师生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凝练中国智慧的使命担当。

从一校到一域,南洋模范中学所在的上海市徐汇区,近年来基于较好的区域化党建基础和丰富的德育资源,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建立共享体系,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龙华烈士陵园、钱学森图书馆、气象博物馆……更多社会资源正在“为教育所用”;馆校合作百课计划、思政教师成长计划、创新人才青马计划……众多专项不断为立德树人夯实根基。

来源:新华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2-05 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