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九院为何诞生如此多医学“01号”| 2020年终盘点-LMLPHP

根据2019年度上海市三甲医院科技竞争力报告,上海九院累计有239项专利授权,为上海医院系统最多。图源:视觉中国

是医生,也是发明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记者看到别开生面的一幕:上个月,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迎来5项科技成果与相关企业的集中转化签约,授权转让协议总金额突破2亿元,再创医院转化金额新高。这也意味着,来自这群医生们的发明将驶入向临床产品转化的快车道。

在这家医院,医务人员手握发明专利的,不在少数。近年来,上海九院积极探索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努力打通从科技成果到落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根据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上海市三甲医院科技竞争力报告,上海九院累计有239项专利授权,为上海医院系统最多,跻身名副其实的“转化大户”。

不仅医务人员的创新热情在这座三甲医院持续迸发,一批国内国际首创的新成果也从这里真正走出实验室,变成医疗产品,造福患者。

疏解 “患者之痛”,唯有坚持自主创新走转化之路

上海九院最新的5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项目是:骨科戴尅戎院士团队的“自体骨髓干细胞快速筛选-富集-复合生物材料循环系统”,眼科范先群教授团队的“眼眶外科智能3D显微内镜系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吴皓教授团队的“迟发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麻醉科姜虹教授团队的“一种经鼻气管插管的导管固定装置”以及骨科赵杰教授团队的“成纤维细胞诱导退变髓核分化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疾病”。

一个个项目背后,隐藏着一个个“患者之痛”。以吴皓团队的“迟发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为例,该项目旨在于母亲孕中乃至孕前就开展筛查,检测试剂盒在开发中还一再强调基层应用,包裹着“覆盖面”的柔软用心。“大城市已能做到‘聋而不哑’,即通过早期筛查,在孩子出生后很快就干预,安装人工耳蜗。但我国幅员辽阔,需要推广更早期、更可及的筛查手段。”吴皓说。

话说起来容易,但从一个科研发现到转化为一个产品,过程之艰,探路者自知。在上海九院骨科,有两张珍贵的证书被摆放在显著位置——2019年1月16日,上海市药监局向上海九院骨科团队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要知道,中国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过去一般只颁给企业,这是科研机构拿到的第一张医疗器械注册证。一年后的2020年1月1日,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布〈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试行)〉的公告》实施,次日,上海九院骨科就拿到了新规实施后的第一张个性化骨盆假体备案书。

“这两个‘第一’是对上海九院骨科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走医工结合和科学成果临床转化道路的肯定。”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九院骨科学科带头人戴尅戎很自豪。上世纪80年代,戴尅戎及其团队就开始了医学转化探索之路,其在国产骨水泥、多孔表面人工关节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尤其是结合3D打印技术,戴尅戎团队开启了人工关节定制时代,让“削足适履”式的假体应用,变成真正服务每名患者个性化需求的“量体裁衣”。

打造临床医学研究“创新工坊”,加快向研究型医院转型

今年恰好是上海九院建院100周年,类似的“01号”,其实记载在上海九院各优势专业的发展历程上。

40多年前,在简陋的条件下,中国现代整形修复外科开创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开始了将显微外科做得更精、更细的探索。因他的诸多独创技术,很多过去无法做到的手术一一变成了现实,让无数患者重获新生。

拥有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院士、张志愿院士的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也是患者口口相传的“金字招牌”,名气蜚声海内外。始终坚持创新,勇于开拓新路,口腔颌面外科已成为上海九院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最多的学科。

上海九院为何诞生如此多医学“01号”| 2020年终盘点-LMLPHP

勇于挑战难题、寻找全新解决方案,是上海九院的文化基因、立院之本。早在1989年底,医院就成立了科研办公室负责全院的科研管理工作。从那时起,每年一本的“学术榜”记录下当年院内的学术成就。30年来,册子越印越厚,2019年的这一册,分量尤重——上海九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首次突破100项,SCI论文发表数在全国医疗机构排名中进入前十。最新发布的2019年度上海市三甲医院科研竞争力评估中,九院更是排名第二,与排在首位的瑞金医院仅0.26分之差。

科研硕果来自几十年的厚积薄发。如何能让这份科研热情更进一步,让医院真正成为围绕患者之需、患者之痛而开展临床医学研究的“创新工坊”?借力国家与本市的医学创新与转化的一系列政策东风,近年来,上海九院正着力向研究型医院转型发展:大力推进临床研究,构建“协同创新、多学科交叉”的整合临床研究平台矩阵,上海精准医学研究院(依托九院实体化建设的上海市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内首个3D打印临床转化中心等重磅机构渐次落地。

上海九院还自主开发临床研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临床研究全流程数据智能化管理;组建临床研究型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形成以病人为中心、以解决某一疾病临床诊治或某一技术临床应用为目标的多学科临床研究团队。

从政策、经费、平台、人才等多方面予以保障,医院希望将丰富的临床经验真正化为未来医学的“宝藏地”,由此形成一批创新技术、指南、治疗方法。

当好“最后一公里”的助跑员,多渠道促进医学创新项目产业化

临床科研的终点从来不是论文,而是为了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命质量。邱蔚六院士就常对学生说:“医疗是基础、教学是根本、科研是灵魂。”他认为,对教学医院来说,三者缺一不可,而总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病人。

随着医务人员自发的科研成果竞相迸发,如何让成果完成从论文到产品的转化,令广大患者“用得上”,医院层面在此间的作为,一点不亚于马拉松“最后一公里”上关键的助跑员。

为此,上海九院建立了医院层面的临床研究公共平台,鼓励学科交叉;在成果转化方面,医院成立成果转化办公室,负责全院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聘请成果转化法律顾问,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路径;在资金方面,医院设立“科技成果孵化基金”,用于鼓励职工发明创造,医院“创客基金”更是用于支持创新成果的样品研制等,做好转化前预备工作……

“有的已成功转化,有的正在转化路上,大部分项目已与企业对接,走上产学研医的通路。”记者在上海九院成果转化办公室目睹到一张转化进程表格,长长的项目列表有的潜力巨大,已有不菲的估值或巨额转化经费;有的转化经费乍一看并不“弹眼落睛”,却是弥补临床服务空缺的贴心发明,寻求转化意向合作的企业亦不在少数。

“新的时代,创新与突破是最大的发展动力。”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郭莲说,凝炼百年岁月积淀,医院将不断总结经验,向更多疑难复杂医学问题发起攻关,在实现更多原始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开阔。

12-06 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