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球音乐服务公司“看见音乐”打造的“中华音乐全辑” 《乐典》计划,今年迎来袁雪芬、徐玉兰、吕瑞英、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等越剧名家之作。婉约优美的江南戏曲通过上海的 “看见音乐”在线平台抵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触及全世界8亿乐迷。“过去中国音乐、戏
曲往往以演出或唱片形式向外传播,而我们希望通过数字音乐领域的技术创新,更多渠道地向世界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 “看见音乐”创始人沈佳说。
“看见音乐”以全球音乐发行为核心业务,管理全球940万首音乐版权,服务全球7500家音乐公司,合作超过45万名音乐人,向全球300多个渠道发行音乐。今年,公司推出“2020音乐抗疫计划”,征集世界各地80多位音乐人的上百首作品,第一期合辑《看见曙光Ⅰ》全球推荐曝光量已突破8000万次。音乐创作人、歌手吉克隽逸新专辑《Global Citizen世界公民Ⅲ》,通过“看见音乐”旗下平台“星球发行”全球首发。
技术主导,让全球音乐版权管理分发更智能高效
创立“看见音乐”之前,沈佳曾在土豆网负责过原创播客管理,他亲眼见证不少创作达人从草根变为网红,也亲历了视频版权正规化进程。
“看见音乐”联合创始人邹小曼曾在网文领域从业近十年,她和沈佳都清楚版权IP的重要性。“我们见证了数字版权时代的到来,中国如今有了超车机会,在音乐领域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沈佳说。
2013年,“看见音乐”的初始版本有音乐人平台和音乐媒体,包括线上音乐杂志、音乐排行榜“ING榜”等。音乐人在平台拥有自己的主页,进行音乐推广、与粉丝互动、发布音乐和演出信息等。媒体部分则针对音乐爱好者的内容需求吸引更多受众关注,最终还是服务于音乐人的推广需求。在此过程中“看见音乐”发现,有很多音乐人的作品被侵权,他们往往一心投入音乐创作,却没有额外的精力参与版权谈判、签约、管理和维权工作。
“有的音乐创作人、歌手作品很火,可是版权费却一分钱都拿不到,多年来还要打零工以维持家用,这非常不合理。”沈佳告诉记者,2014年初,“看见音乐”开始建立帮助音乐人扩大全球发行渠道、获得更高版权收入的“星球发行”,一年后该系统正式上线。据介绍,复杂的音乐版权体系和分散的终端消费渠道,是去中介流程的互联网化音乐版权管理公司被需要的根本原因。
目前“星球发行”提供创新型超级音乐发行服务,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音乐打包和全球发行系统,以及国际DDEX传输和打包标准。音乐人在这里上传作品后可选择上架渠道,如国内的QQ音乐、网易云音乐,或国外的Spotify、Apple Music等,平台会提供从音乐国际版号配发到全球渠道签约、上架、推广,再到数据汇总、外汇结算、维权等整套版权发行服务。 “作为技术主导的公司,‘看见音乐’致力于把这套全球版权管理、分发系统做得更高效和智能。”沈佳说。
据悉,“星球发行”自动化程度高、发行成本较低,已有音乐人通过该系统获得每月高达数十万元的版税收入。眼下,“看见音乐”不仅向全球几乎所有顶级音乐渠道分发音乐,更具备本土化优势——与中国互联网公司、影视、时尚和社交媒体行业建立联系,为音乐人创造新收入来源和营销机会。公司与华为、小米、金山、中国移动、腾讯影业、抖音、VUE等众多渠道平台达成合作关系,音乐得以在各大流媒体、手机、运营商、互联网电视、车载、航空、应用等更多场景被更多人群听到。
随着更多中国音乐在世界舞台被 “看见”,越来越多的外国代理商和厂牌也表示看好中国的广阔市场,并把作品版权委托给“星球发行”以期受到中国乐迷欢迎。“看见音乐”与多家海外知名唱片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星球发行”还拥有超过百万数量级海外歌曲版权代理授权,其中不乏猫王、鲍勃·迪伦等“大咖” 的精选音乐作品。如今还有不少海外音乐人使用“星球发行”,比如五年前来到上海的乌克兰音乐创作人Misha Kalinin。他说:“我在‘看见音乐’发行单曲《Flow》后还将带来新专辑,感谢‘星球发行’把我的音乐介绍给中国乐迷。”
实时数据引领未来,助力中国声音“走出去”
“看见音乐”不满足于只做发行服务,还致力于探索更多音乐人衍生服务。公司推荐音乐人参与法国高定品牌YSL举办的音乐与时尚结合品牌活动,邀请马伯骞、杨芸晴等新锐音乐人参与其中,帮助他们拓展更多版权以外的市场机会。在数字化宣传领域,王嘉尔、张靓颖、张杰、黄子韬、鹿晗等知名艺人,也曾通过该平台进行发行和宣传服务,加大海外影响力。在产品技术研发和迭代过程中,公司还于今年最新上线了音乐版权售卖服务专业平台。
从发行、推广到经纪和演出,“看见音乐”正在打造一体式的音乐服务产业链,帮助音乐人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事实上,“星球发行”上有很多艺人在版权之外出现了其他需求痛点,比如宣传推广服务等。这促使“看见音乐”回到产业链,为音乐人打造更多既方便又低成本的运营工具。同时,公司旗下的音乐服务秉持两条定律:一是不影响音乐人创作,二是不参与其他渠道的竞争。
根据国际音乐产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化数据分析将是未来的主要阵地之一。“看见音乐”已经积累起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实时音乐数据库,从分析歌曲特征到听众喜好,能在发掘新人、打造爆款、版权估价、演出定位等方面起到很多作用。“通过地域、播放热度等分析,我们已成功引进全球著名电子音乐节、开启音乐创作人巡演等,因为数据能帮助判断演出在哪儿可以一票难求。”
去年,公司发起“中华音乐全辑” 《乐典》计划,用音乐描绘56个民族的文化和129种方言所代表的音乐记忆,打造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声音地图”。据悉,《乐典》全辑共计756张专辑,分为《器》《戏》《谣》三大系列,高保真无损录入中国民族乐器、戏曲和歌谣,超过1500名民乐工作者和非遗传人参与其中,所有专辑全部上线完毕预计要超过四年。去年年底,《古琴》《马头琴》《古筝》《艾捷克》四张乐器专辑率先在全球平台发行,封面纹样是由非遗传人完成的精美刺绣作品。目前《乐典》计划已引起多个海外国家关注,“看见音乐”将联合国际音乐合作组织IMCO、全球音乐行业服务平台Music Ally等,结合该IP与全球线下展演等活动,让中国声音以稳健有力的步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