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抑后扬,中国花滑迎来成长

2019-03-26信息快讯网

先抑后扬,中国花滑迎来成长-信息快讯网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金博洋以一枚世锦赛男子单人滑铜牌为赛季画上了完满的句号。当他从短暂的假期归来后,一切仿佛变了模样。先是受脚伤困扰多次退赛,随后在平昌冬奥会与领奖台擦肩而过;去年的米兰世锦赛上,滑出进入成年组以来的最差成绩;而在本赛季前半阶段,金博洋一路从芬兰摔到了法国,直至如今在埼玉找回自我。

金博洋在本届花滑世锦赛的表现就如同自己这个赛季的缩影:短节目出场第一个动作勾手四周跳就踉跄摔倒,影响了一整套动作的发挥,带着比预期低了至少10分的成绩进入自由滑后,他却交出了178.45分的赛季最佳表现——最终金博洋在这场整体竞技水平甚至超过去年冬奥会的顶级对决中位列第五,为中国男单在来年的世锦赛上争取到了一个额外的名额。

先抑后扬,过去一年,整个中国花样滑冰都从这样的历程中走过。“每一位选手都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每个人都在赛场上完成了自己最好的两套节目。遇到的困难越多,就越能积累经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到来之前,遇到困难绝对不是坏事。”作为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申雪与整支队伍共同经历着这一路起起伏伏,一度跌入谷底的中国花滑也在本届花样滑冰世锦赛迎来了蜕变与成长——经历了冬奥会失金的遗憾以及此后一系列伤病,隋文静/韩聪逆转夺冠,重回第一集团的同时,也为中国队在双人滑项目上争取到了总共三个世锦赛名额;在平昌甚至未能进入自由滑对决的另一对组合彭程/金杨,以生涯最佳的第四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花滑在双人滑项目上的人才厚度;在李子君退役后一度出现人才断档的女子单人滑也看到了新希望,在青年组与成年组赛事间奔波了一个赛季的陈虹伊,以第19名的成绩完成了运动生涯的首次世锦赛之旅;而在欧美选手统治的冰舞赛场,王诗玥/柳鑫成为唯一跻身自由滑对决的亚洲组合,第15位的排名也比去年更进一步。

完成新奥运周期的第一次世锦赛,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意味着踏上一段充满无限可能却又布满荆棘的全新旅程。体验到“重回世界顶点的奇妙感觉”后,隋文静/韩聪将面临潜在的伤病困扰,以及俄罗斯不断涌现的双人滑组合前赴后继地轮番挑战。本届世锦赛,三对俄罗斯双人滑组合悉数跻身自由滑,其中两对分列二、三位。在中国花滑队总教练赵宏博看来,作为传统优势项目的双人滑要在三年后的冬奥赛场上展现优势,必须借助集团作战的力量。这意味着,除了届时可能仍在巅峰的隋文静/韩聪,彭程/金杨的发挥亦至关重要。尽管仅有21岁,但这已是彭程的第六次世锦赛之旅,对于中国花滑而言,她与搭档日渐成熟的意义不言而喻。

相较之下,金博洋所面临的挑战要严峻得多。当初,他的横空出世源于在比赛中对四周跳的大胆运用,但这一被认为极易损伤运动员身体的动作,也为金博洋此后遭遇的一系列伤病埋下伏笔,而在国际滑联颁布新规削减四周跳基础分值后,金博洋已站在了运动生涯的十字路口——新规之下,选手的动作执行分可以进行5分以内的加减,这意味着此前连续两届世锦赛季军金博洋已不可能仅仅凭借四周跳的难度分冲击世界大赛奖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具备高难度动作能力的年轻选手即将涌向成年组赛事,就连在本届赛事上演巅峰对决的美籍华裔名将陈巍与日本传奇羽生结弦都会受到不小冲击。对于这一趋势,曾一度因拒绝国家队外训安排而被卷入舆论风波的金博洋有着清晰的应对,“未来我不会过多追求更高的动作难度,而是去完善每个动作的细节,争取更多的加分。”在金博洋看来,比起技术上的调整,心态或许才是更重要的因素,“之所以能在自由滑表现得好,只因为我在赛前就下定决心,要对自己狠一点,不怕摔。希望今后三年的每一场比赛,我都能像这个夜晚一样。”

在陈巍战胜羽生结弦成功卫冕世锦赛后,日本选手对男子单人滑的统治格局正在逐渐瓦解。而在女子单人滑领域,俄罗斯选手的地位仍然难以撼动,扎吉托娃与梅德韦杰娃分获金牌、铜牌,前者由此成为继金妍儿后又一位实现冬奥会、世锦赛以及大奖赛总决赛大满贯的女子单人滑选手。无论是与这两位俄罗斯名将,或是苦苦追赶双姝的日本新星纪平梨花相比,陈虹伊都有着短期内不可逾越的差距。除了自身成长,她的蜕变还需要一定外力的助推。据申雪透露,其实在本届世锦赛前,中国花滑队就在为这位年轻小将物色合适的外教人选,“需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来找,只要她本人满意,就会去为她联系。”

结束本届世锦赛的征程后,中国花样滑冰队将迎来一段久违而短暂的调整时间,只不过方式与以往有些不同。“以前大家都一起放假,这一次会根据队员们不同的外训时间,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假期。”为了更好地备战三年后的冬奥会,申雪以及整个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也都在不断成长,“这一年,协会磨合出了很多经验,也做了很多努力,今后还会针对每一名运动员安排参赛计划,服装和编排。今年是尝试的一年,对我们来说,就是保留那些好的,努力改变那些不好的。”


作者:谢笑添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沈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应勇会见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欢迎来沪开展各领域科研
167年前的上海是什么模样? 中国内地最早的城市年鉴《上海年鉴(1852)》将翻译出版
徐銤院士:中国发展,需要快堆。我们要建造世界最安全的核电站!
哈萨克斯坦代理总统何许人?精通汉语曾来中国学习,从政生涯一路开挂
【中国那些事儿】“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发展新契机 这座意大利港口城市重焕生机与活力
驻美使馆:美巴士车祸遇难者中,有1名疑似中国公民
首年2亿!南京、扬州城际建设迎来重要进展
日本护理专家:上海养老服务成长比日本快,特别是认知症服务
通讯:“一带一路”新风景——中意旅游合作迎来良机
时政新闻眼 | 签了!这一项习主席说“天经地义”的合作迎来“大单”
《这就是原创》迎来中阮和折纸的碰撞,萧敬腾陈粒王嘉尔秒变“小学生模式”,展现创作之美
世锦赛四大项目均不乏亮点,中国花滑经历挫折迎来成长
记者昨走进上海首家对公众开放的垃圾焚烧厂:地面干干净净,空气中也没任何异味
记者手记 | 闯入西方世界的亚洲人
300架飞机350亿美元!空客拿下中国大订单,波音凉了……
【央广时评】中国和法国:发出共鸣、达成共识、实现共赢
中国,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聚焦《外商投资法》(下))
来中国投资,拥抱开放新机遇(开放谈)
中国足球为什么如此糟糕?北大出身的清华物理系教授说:全是因为没文化!他还开了公开课讲足球
西湖将迎来大变身?周边部分路段或只允许通行景区公交及慢行
中国大戏院迎来16部海内外佳作,多为亚洲首演,这一次艺术总监田沁鑫也要出手了!
西藏定日县迎来最小骨科患者,援藏医生巧接骨
短距离自由泳迎来接班人?何峻毅100米夺冠成绩为宁泽涛后最佳
特别策划 | 博鳌走过19年之成长篇
华东师大副校长戴立益:不唯身份重实绩,各类人才共成长
上海已成为国外养老服务经验登陆中国第一站:“推广认知症服务,上海成长速度快过日本”
成长在“一带一路”| 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中国
跌跌撞撞击败华夏幸福迎来中超三连胜,伤病已成上港队头号难题
崇明中国花博会国际招展工作有序推进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