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诗人李瑛去世,他曾含着泪用三个整夜写下《一月的哀思》

2019-03-28信息快讯网

93岁诗人李瑛去世,他曾含着泪用三个整夜写下《一月的哀思》-信息快讯网

3月28日凌晨3点36分,著名诗人李瑛去世,享年93岁。

李瑛1926年12月生,河北省丰润县人。16岁开始写诗,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毕业后参军做记者,后任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社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获中央军委颁发的胜利功勋荣誉章,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

他一生笔耕不辍,著有近百种诗集、诗论集。李瑛被认为是当代抒情诗人的代表,他的长诗《一月的哀思》传诵至今。更难能可贵的是,李瑛的诗歌创作不断随时代的变化而创新,这也使得他的诗歌生命力相对旺盛长久。

李瑛的人生轨迹与中国的发展共振,他曾说自己的命运始终处在动荡的岁月里。

李瑛早年曾在沦陷区读中学,因为对日本的统治怀着仇恨,心里又有很多困惑得不到解答,便去图书馆看书,寻求书本中的答案,也因此开启了与文学诗歌的缘分。

之后,他辗转进入北大学习。大学四年间,李瑛一边读书,一边打工,一边进行创作。在大学期间,他还参加了地下党。

毕业后,本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斗志,李瑛又去往了军队。1949年,他和二十多个大学生一起跟随第四野战军部队南下做军事报道,并被任命为队长。上世纪50年代,他又被派去朝鲜战场工作和采访,前后去了三次,一直到1953年,朝鲜战场停战才回来。

李瑛曾回忆说:“当年的很多战斗生活,在我的生命里沉积下来,给我的创作带来丰富的营养。”

“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包含深情的《一月的哀思》是诗人李瑛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品之一。 李瑛说,这首诗是他含着泪,用了三个整夜写出来的,“我表达的是我对周总理的由衷的爱,我相信这也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感情;只是我怕我的笔对他高洁的人品和他创造的永垂不朽的业绩表现得不够。”

这首诗在《光明日报》首发后,李瑛曾收到七百多封读者来信,其中甚至有周恩来爱人邓颖超的来信。之后,这首诗歌被收入多部诗刊集选,并有法文译本出版。

李瑛曾这样评价自己的诗歌创作:“我不聪明,但很勤奋。也许写得并不好,但每一首都是我兢兢业业写的,每一个字都是真情孕育出来的。也不轻易发表。有的诗写完放一放,反复修改,改不好就作废了。我要求我的诗有时代气息,有思想含量,有美学追求,最好能使读者感动、激动,可不能像批量生产的塑料玩具。”

【李瑛诗歌欣赏】

我们用什么哺育诗歌

用血里的铁锻打钉子

用骨头里的磷点燃油盏

用钉子和油盏

建造诗歌

当然,还要有一把苦荞米粥喂养

还须搅拌泪的辛酸、汗的盐碱

必要时,还须跑回失去的岁月

把自己的声音找回来

当然,更须让它睁大眼睛

瞩望未来

否则,它们只能是废铁和石头

如果能把我们的诗酿成

一滴蜜、一束光或一团火

就可以以它建设新生活和

尊严的城市

银 杏

——一位研究古代史的朋友去世了,嘱

在他骨灰上栽一棵银杏

他不情愿地倒下了

便选择永远地站立,墓上

为他栽一棵多梦的银杏

这是他颀长的身子

这是他的手和前胸

这是他的嘴唇和眼睛

枝权疏朗,像他一样清贫

叶子繁茂,像他一样热情

是基因中有太多的雨,太多的风

他身边是两个亲昵的邻居

银子的月亮在西

金子的太阳在东

他喜欢唱歌,霞光便为他

扯起琴弦,又邀来

唱山歌的鹧鸪 唱甜歌的蜜蜂

他还要继续做未了的工作

它便为他讲记忆和历史

岁月如潮,呼啸在头顶

雨露浇它,轻风吹它

盈盈眸子里溢满深情

银杏,庄严屹立着是他的生命


琴 键

只有简洁的黑色和白色

只有沉默

八十八个庄严的琴键

在台灯照耀下

和谐地偎依着

静静地站在时间深处

无论自然音阶或变音

都真诚而坦率地

使瞬间变为永恒

对于生命

对于世界

对于美

我们

并不比它们懂得更多

真该庆幸人间还有它们

综合自网络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范昕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