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欧美同学会入会申请表见证:胡适不欺

2015-08-28信息快讯网

【特稿】欧美同学会入会申请表见证:胡适不欺-信息快讯网

 

胡适入欧美同学会申请表(红圈所标处即为胡适所填“学士”)

■李传玺

近日在欧美同学会翻阅有关资料,看到胡适先生填的两张入会申请表,在学历一栏填的都是“学士”。

学历问题是“胡适研究”一大学案。美国两位华人大家——唐德刚先生认为胡先生博士学位是“大修通过”;余英时先生则认为唐先生是“臆测”,胡先生博士学位当时未拿仅是学位论文没有及时向哥大缴上一百本。本人是赞同余先生的,其一,因为美国的规矩不是哪个人——即使再有名——想改就能改动的,杜威后来想把“大修通过”改为“小修通过”未必可以;其二,1922年1月,博士论文以《先秦名学史》为名出版时,他对前言作了个“附注”:“不断的研究,较成熟的判断,文字的简明以及专家的指教,使我的中文著作增加了许多新材料,这都是我在美国写这篇论文时所得不到的。最近四年,我很想有机会对这篇论文作彻底的修订,但由于工作的繁忙而搁置下来,这就是它长期未能出版的原因。”既然一点都没修改,何来大修与小修,即使改成“小修通过”,胡适如此不也是太不给导师们“面子”了么?当然还有美国华人女学者李又宁的观点,她认为是“大修通过”,但不是因为胡适论文质量问题,而是在于当时胡适真正主修的导师是夏德,此人是美国第一位丁龙汉学讲座教授,虽如此,在校内只是一件学术点缀品,主持胡适博士论文答辩的六位教授除了夏德外,其他人包括杜威对“汉学”完全不知所云,故而胡适的博士论文答辩才会出现这个结果。

但不管怎么说,胡适回来任教北大时,确实没把博士学位带回来。

三十岁不到的小家伙,竟然在北大开起了中国哲学史课。而且一改陈汉章等老先生的讲法,“这一改把我们一班人充满着三皇五帝的脑筋骤然作一个重大打击,骇得一堂中舌挢不能下”(顾颉刚语)。虽如此,但还是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称赞与欢迎。一年过后,胡适把他的讲义稍加整理,以《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之名公开出版,蔡元培先生欣然作序,从“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四个方面给予高度评价,并建议商务印书馆在书名下加上“胡适博士著”。这一加就坏了,在美国和胡先生就白话文进行激烈论辩的老乡梅光迪一见不乐意了:你明明没拿到博士,怎么弄这个名头去唬人呢,这不是弄虚作假么,这不是人品有问题么。胡适学位“学案”正是由此而来。以至于还在美国的好友朱经农一见,连忙于1919年9月7日给胡先生写信:“今有一件无味的事体不得不告诉你。近来一班与足下素不相识的留美学生听了一位与足下‘昔为好友,今为雠仇’的先生的胡说,大有‘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神气,说‘老胡冒充博士’”,“只有请你把论文赶紧印出,谣言就没有传布的方法了。”——这是余先生认为胡先生博士学位没拿到就是因为论文没印出缴上的一大证据——由此可以看出胡适博士学位问题在当时美国引出的“热闹”。

胡适一回来应该说就加入了欧美同学会。随着欧美回来的人越来越多,由此加入欧美同学会的人越来越多,入会和会务必须加以规范。于是1925年初,欧美同学会决定凡会员重新填表申请登记(以前没有表与申请,凡欧美回来的同学都算自动入会)。2月7日干事会议议定了两项标准:曾在大学或专门学校毕业后在欧美各国实习或研究者;曾在欧美各国中学以下肄业复于回国后在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毕业者。胡适1月19日最早一批填表。当天胡适日记曾记:“晚上颜骏人请吃饭,有一班政客。席设欧美同学会。同学会的建筑已完功;此次建筑由周寄梅、贝季眉、颜骏人等主其事,成绩极好。此会在北京要算一个最华丽的会所了。”2月7日,胡适申请获干事会通过。在现存七百零四张欧美同学会表中,胡适表有两张,一为五十二号,一为二百八十五号,时间、内容一致,可能表一式两份,自存的一份胡适没有带走,就这样作为档案保留下来了。胡适表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凡申请者要有两名介绍人,胡适介绍人一栏空白。

本人对两张表学位栏留心细看,填的均是康奈尔大学哲学学科的“学士”。看来胡适先生在学位问题上是诚实的。虽然此时论文已经寄往哥大,博士学位只需去应个“授予”形式的“卯”就可以了,但胡适先生还是不欺,博士学位暂时没拿到就没拿到,眼下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是“学士”就是“学士”。

顺带说一下,七百零四张表中,胡适共介绍了二十八位先生入会。他们基本上都是大家:陈源、潘渊、袁同礼、周鲠生、章元善、张慰慈、张歆海、饶毓泰、傅斯年、孙叔群、汪敬熙、杨亮功、周炳琳、姚从吾、王亮、王化成、张佛泉、张玺、冯式权、张龙翔、罗士苇、张景钺、王焕如、王序、陈之迈、顾味儒、张熙若、兰采瑜。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