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苏里号”参观记

2019-05-13信息快讯网

“密苏里号”参观记-信息快讯网

夏威夷之行,我最大的愿望当然是去“亚利桑那号纪念馆”参观。因为在世界战争史上,就偷袭而言,大概很难找出比当年日军偷袭珍珠港更成功的战例。

不无遗憾的是,在出发之前就已得知,该纪念馆正在维修,此行将无法进入在“亚利桑那号”舰沉没位置上修建的纪念馆参观。不过我们还是按预定计划前往参观,因为纪念馆照样为各国游客播放反映这一战例的纪录片,而且还安排游客坐船绕“亚利桑纳号”纪念馆一圈。游船近距离绕行一圈,与进入纪念馆参观的效果相差无几。船上的服务员均为军人,身穿二战时期的水兵服,笔者与其中一位合影。看电影和坐船游览均为免费项目,但我对接下来的收费项目更抱有期待,这就是登上“密苏里号”战列舰参观,尽管30美元的收费并不便宜。

在纪念馆就能看到停泊在远处的“密苏里号”,因为要绕一大圈才能上舰,所以往返均需坐指定的旅游车。说来惭愧,虽已年逾花甲,居然从未登上过军舰,这次得以在异国他乡实现这一愿望,这本来就大喜过望了,而且这还是一艘具有无可比拟的历史符号的军舰,当然更令人心潮澎湃。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盟军的受降仪式就是在当年9月2日停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尽管“密苏里号”的前甲板相对宽敞,但要站下3000名相关人员,还是显得有点拥挤。但美方坚持这一选择,道理很简单:当年的太平洋战争,从中途岛战役开始,直到此后的瓜达尔卡纳岛战役、硫磺岛战役以及最后的攻克冲绳岛战役,所有战事均发生在海上,美国海军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因此将受降仪式安排在军舰上举行,对美国海军而言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密苏里号”战列舰1944年1月下水,并随即服役投入对日作战,是二战期间美军最后一艘入列的战列舰。该舰服役后相继参加了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以及对日本本土的作战。“密苏里号”舰长270米,宽33米,满载排水量为5.8万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

1955年,“密苏里号”首次退役,直到1986年在里根执政期间,该舰经过改造后再度服役,随后于1991年参加了海湾战争,并发射了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此后,“密苏里号”于1992年再度退役,1999年该舰从后备舰队解封,回到珍珠港成为纪念舰,与沉没在海底的“亚利桑那号”共同成为二战历史的遗产,供各国游客参观。由于前往夏威夷的日本和中国游客特别多,所以该舰还特意安排了日语和中文导游。

走上“密苏里号”,最显眼的是其9门16英寸(约406毫米)的舰炮,射程达37公里。每枚炮弹重1.2吨,装载火药300公斤。上世纪80年代重新服役后,该舰配备了32枚“战斧”巡航导弹和16枚“鱼叉”反舰导弹。在该舰的泊位前,竖立着当年盟军最高司令尼米兹海军元帅的等身大铜像,在登舰之前游客纷纷与其合影留念。如今“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已成为航母的一种级别。

当年在受降仪式上,由美国麦克阿瑟将军和日本外相重光葵、日本关东军末任司令梅津美治郎先行签署,随后是尼米兹元帅、国民政府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和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以及新西兰等各国代表相继签名。中国名列第二,由此可见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民14年抗战的高度认可。

如今在该舰前甲板处不仅有当时的现场照片和投降书复印件,还有当时签名的一支红色钢笔。麦克阿瑟先后用了6支笔签名,这些笔都相继赠送给重要的朋友留作纪念。时任日本外相重光葵于1932年在上海虹口公园参加所谓“淞沪大战祝捷纪念活动”时,被当年的朝鲜义士尹奉吉炸伤了一条腿,因此他走路需要借助拐杖,走起来一跛一跛的,而美方故意让他从舷梯上登舰,因此他在登舰过程中显得狼狈不堪。

中国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国际格局瞬息万变,根本不需要30年。二战硝烟甫散,冷战阴风又起。美国在战后制定对日遏制政策,旋即改为扶持日本,甲级战犯摇身一变重新进入政坛,这当然会导致日本对战争的反省成为一锅夹生饭。日本自卫队也应运而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已成为一支在全球名列前茅的武装力量。昔日在美国主导下制定的和平宪法,如今安倍也在全力推动修改。如果尼米兹元帅和麦克阿瑟将军仍健在,真不知会作何感想?


作者:陈鸿斌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宋琤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