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星鱼》的三个瞬间 | 周晓枫

2019-05-29信息快讯网

有关《星鱼》的三个瞬间 | 周晓枫-信息快讯网

2017年8月,我在水族馆,望着面无表情游来游去的鱼,一筹莫展。

数月前,跟朋友交流过,看能否写个跟海洋动物有关的童话。我始终充满疑虑,隐隐觉得,无论是童话这一体裁,还是海洋动物的角色限定,都似乎超出自己的驾驭能力。虽然此前我创作了自己的第一个童话《小翅膀》,也写过关于动物的散文,但童话加海洋动物,如同氢氧结合成新的化学物质——水的样子,看似与两者无关。

我面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族箱,内含水体达两万多吨,里面生活了两百多种、两万多只海洋动物,其中有几条世界上最大的鱼:鲸鲨。鱼类优雅,可它们冰冷又淡漠,与人缺乏交流与互动;鲸鲨缀满星斑,无声游动,它们的美近在咫尺,又在我永远无法融入的彼岸。游客来来往往,而我沉默地站了很长时间,毫无灵感,根本不知从何动笔。

我在海洋世界旁边的酒店住了一周,每天都去鲸鲨馆,哪怕每次的观看效果都大同小异、收获甚微。我重复观看,采访饲养员,也乘坐小型橡皮筏划入水族箱,亲自用长柄木勺喂食鲸鲨,并趁机轻微抚触它的额头——鲸鲨的皮肤,质感像最细腻型号的砂纸。返京的前夜,我夜宿鲸鲨馆——离开白天的熙攘和喧嚣,那里会是什么样子?

夜宿帐篷各有名称,起到编号作用。我选择的那顶,取名“鲸鲨”,处于第一排最中间,是距离水族箱的亚克力幕墙最近的位置,视线没有任何阻挡。子夜,我打开帐篷的拉链,独自坐在这片水域面前,坐在这片最小的海洋面前。人们早已入睡,周围,是真空般的宁静。鲸鲨从深邃而空旷的幽蓝色中缓慢向我游来,温柔又忧伤……那个瞬间,我的感受,超越自己的文字经验所能形容。我想起童年的水晶球,里面凝结着童话,每当摇晃就会下雪;而现在,比例相反,水晶球变得特别巨大,我变得特别渺小——相同的,是那里面,藏有一个美如幻觉的魔法世界。我长久凝视,一次次等待,仿佛从深蓝色的虚无中出现的鲸鲨。它们来自哪里?谜一样。多么奇怪啊,从分类学上,鲸鲨仅1科1属1种;而且关乎摄影的高科技至此,我们依然难以拍摄到鲸鲨分娩的图像。那个夜晚,恍惚的我错觉:鲸鲨,像是来自这个世界之外。事实上,这是我被触发的第一个灵感瞬间。

之所以能够创作《星鱼》,我还要感谢另外两个带来灵感的瞬间。

当我去海洋世界的酒店办好入住手续,上电梯,先上来一位女性和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电梯门即将合拢时,我感觉外面有个影子,赶紧按键——进来一个和刚才一模一样的灰T恤男孩,原来是双胞胎。整个过程,无论是电梯门合拢还是电梯运行时,双胞胎之间,包括和那个可能是他们母亲的女性之间,没有任何交谈,保持一种奇异而近乎聋哑的安静。这个场景让我印象很深,假设是一个母亲说说笑笑带着一对双胞胎,未必引起我的注意,大概因为常见的缘故。他们极其安静,说不出是默契还是疏离的那种氛围,让我深深地记住了那对神秘的双胞胎。当然,游客中有许多双胞胎的小朋友;就在我入住酒店期间,海洋公园还举办一个双胞胎的优惠活动。在《星鱼》里,弓、弩兄弟双胞胎的角色设定,来源于这个吉兆般的相遇。

即使如此,我当时的构思还没有完全突破水族馆的边界,故事的发生空间太小。想象力受到限制,我感觉自己就像受困的鱼,游动几下就会碰壁。那时高龄的父母想回老家看看,我陪着。当路过吉林市的陨石博物馆,我心一动,进去参观。那里入口处的走廊,长而幽暗,模拟深蓝色的星空。步入其中,我感觉星空有如鱼群,自己有如置身子夜的水底隧道。我买了一张特别门票,可以触摸陨石,可我难以克服仿佛正在非法碰触文物甚至圣物的惶恐——这大概是我此生所能触及的来自最遥远的事物。我触摸熔壳,它经过大气层的烧灼,就像伤口的结痂;我触摸上面的凹痕,再次恍惚,感觉它们分布的密度,和鲸鲨身上的星斑非常相似。

有两个点,我们就能画出一条直线;有三个点,我就拥有了一个故事的平面。以此为基础,我创作了童话《星鱼》,写一对双胞胎兄弟,由星星变成大鱼,失散后在大海中相互寻找……这是关于梦想、自由、亲情、成长、友谊与责任的故事。

为了写作这个童话,我从珠江三角洲走到东北地区,也从陆地走向海洋。《星鱼》中写到人类的海产养殖区,内容很少,但我担心表述不够准确,专门去了沿海养殖区。我乘坐用于运输扇贝的船只,前往长山群岛中距离陆地最远的海洋岛,并在这个偏远外岛住了一周,出海,了解养殖和捕捞的过程。

假设没有这些了解和体验,我写起来会犹疑。在将近三十年的写作训练中,我得出经验:那最不像捷径的道路,才是真正的捷径;而看似是捷径的,不过是陷阱的另一种包装。“深入生活”,并非是写作的套话,恰恰是写作的真谛。这是笨拙而有效的办法——我认为素材和灵感,都在途中。作家应该像战地摄影记者一样,尽量靠近,甚至是不顾危险可能地靠近题材,尽量以直接而强烈的画面去呈现;这样做的益处,是他即使缺乏足够的事先储备,但伴随专注的观察、深入的体验、细腻的描写,其中蕴含的意味和意义也将秘密抵达。

所谓笔触,要让作为工具的笔,有动词化的接触和碰撞;同时,要让笔端具有神经元般的感知细胞。做到这些,写作者首要的,是尽量缩短与素材之间的距离。《星鱼》是对我自身能力的挑战,无论作品好坏,我都深感幸运,深怀感激。因为我仿佛跟随着主人公小弩,感受大海的咸涩,感受它的狂暴与温柔、荒凉与绚丽、残酷与慷慨,感受陌生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对我而言,这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成长。(《星鱼》,周晓枫童话新作,新蕾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作者:周晓枫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舒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