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2019-07-01信息快讯网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这些天,在各种娱乐新闻刷屏的时候,

许多人没有注意到,

有一位师傅离开了人世。

他就是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

出镜的摹印师,

故宫第三代摹印传人:

沈伟。

6月15日去世,年仅55岁。

3年前的《我在故宫修文物》,

也许是沈师傅最大的一次媒体曝光。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深宫高墙,刀笔玉石,

才是他的日常生活。

但谁也未曾料到,

千呼万唤的纪录片续集没出来,

这位老师傅却先一步离去。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许多人对沈师傅会有深刻印象,

与纪录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旁白在介绍各位工匠时,

对其他老师傅的用语是:

“对传人的事情很乐观。”

“因为徒弟多、师父少,又被返聘。”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而在沈伟登场时,

旁白用的话是:

“他是现在故宫唯一的摹印传人。”

唯一的,

他还没有徒弟。

故宫摹印,三代单传。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在中国印坛,

曾有南陈北金的说法。

金,指的是金禹民大师,

北派篆刻代表人物,

更是故宫博物院摹印的开创者。

金禹民只有一个徒弟,名为刘玉;

刘玉只有一个徒弟,便是沈伟。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中国的书、画、印三者是一体的,

尤其是印,不可或缺。

让一个中国人看一幅字画,

无论他能不能看懂,

如果落款处没有红色大印,

总会觉得少些东西。

可见这份审美已经刻入骨子里。

由此可见刻印师傅多么重要。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水浒传》中形容水泊梁山的一位英雄:

凤篆龙章信手生,

雕镌印信更分明。

人称玉臂非虚誉,

艺苑驰声第一名。

这位玉臂匠——金大坚

便是擅刻印之人。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所以在故宫的书画修复工作中,

沈伟最后的盖印是重中之重。

他成功了,一切大功告成;

他失败了,之前的修复工作全作废。

沈伟自然比谁都小心,

盖章时要比着镇尺,

生怕出一点意外。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即便如此,他还是说:

“人家辛苦几个月修复的,

这盖印就几分钟,

盖坏了都得重新做。”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对于自己负责的这一部分,

他嘴上说的云淡风轻,

手上从没有丝毫懈怠。

这份认真坚持了三十多年。

读印、临摹、刻印、盖印。

这些步骤看着简单,

但大多数人在读印上就认输了。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故宫随便拿出一幅书画,

往少了说也有百年的历史。

尘封这么久,

早已破败不堪。

有时候连人脸都看不清楚,

更别提角落小小一枚方印。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有时修复书画多年的老师傅,

到章这里的时候,

也不敢轻易下手,

要找沈伟来看一看。

印章的字可不是简体字。

繁体已经很难辨认,

更何况还是篆书。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遇到有千年历史的文物,

上面盖的章更是多达百个。

比如故宫藏的《兰亭序》摹本,

上面足足有148方印章。

每枚印章本身有特定的朝代特点,

印随人走,刻印人的不同,

导致了不同的风格、字体、布局。

而像沈伟这样的摹印人,

就需要能读懂每个印上,

运刀手法的轻重、疏密之别,

以及各种细小的差异。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沈伟手里有许多印章合集。

四字的、七字的、八字的……

最大的一个印上有25个字。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从大到小,从多到少,

从皇帝到太后,

全都收录其中。

他的读印数量,

不亚于读万卷书。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当年在纪录片中,

他还说要放到电脑中存起来,

方便以后查找。

不知他的愿望是否已经实现。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刻印是一门手艺,

更是一门艺术。

天气、心情、氛围,

都会影响工匠的发挥。

所以沈伟很在意修身养性。

平时在故宫里撸一撸御猫,

种一些西红柿、茄子,

摆弄修剪下盆栽。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对他来说,

这里真的已经是半个家。

他1983年便进入故宫工作,

之后才被刻章组的师父看中,

收为徒弟。

师父告诉他:

“我观察你很久了,

你能干这个,我不会看错人。”

沈伟懂规矩,更知道守规矩。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故宫里的修复师傅,

带徒弟的方式就是最传统的方式。

沈伟第一年没干别的,

就是磨石头、磨工具。

之后又学了两年写篆字,

这些都做过之后,

师父才让他碰印章。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匠人忌浮躁,

做文物修复的匠人更是如此。

既要能耐得住寂寞,

更要能认真对待

落下的每一刀,每一笔。

沈伟曾经提到过,

自己唯一担忧的,

就是第四代传人还没着落。

他也怕师父传下来的手艺,

绝在自己手里。

但现在又哪有那么多年轻人,

能耐住性子当五年学徒呢?

一不赚钱,二不出名,

对他们来说太难了。

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走了,无数文物上有他的印,三代单传的手艺下落未知…… -信息快讯网

原本以为时间还有,来日可期。

谁能料想,

第四代传人的消息没等到,

他去世的消息先来了。

如今只有他用过的刀具,

刻好的方印,

以及他盖下红印的文物,

懂得他的认真、晓得他的技艺,

记录着他的一片匠心。

最后,愿沈师傅安息。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梨视频、艺非凡、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新闻网

86岁何占豪亲自执棒《梁祝》,吕思清返场加演双重版本!音乐会“三代同堂”传佳话
又一批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文物“安家”上海,为丝路研究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
莫高窟过半壁画曾患上“癌症”?达·芬奇名作《岩石圣母》后竟藏有另一幅画?文物“生病”了怎么治?看红外技术如何起死回生
悼念徐中玉先生:他的豁达,是因为骨子里的硬朗
几乎每个爱阅读的小孩书房里都有他的绘本,这些画究竟有何魔力
每台中国儿童骨科手术都烙印着他的名字,98岁中国小儿骨科创始人之一吴守义教授仙逝
每台中国儿童骨科手术都烙印着他的名字,98岁中国小儿骨科创始人之一吴守义教授仙逝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消防管辖面积达78万平方米!走近守卫故宫的消防员
今天是党98岁生日!全市近万名学子在16个区爱国主义基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利比亚东部政府“水陆空”全面封禁土耳其:来就打,在就抓
朱媛媛辛柏青与他们错失的《潜伏》,汤唯与《如梦之梦》……他的镜头记录中国话剧不为人知的三十年
语录侦探 | 戈培尔满嘴谎言,但他的确没说过“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
浙江女医生延续三代行医梦 纵使青丝变白发仍不忘初心
山洪暴发致使进入莫高窟唯一道路中断,文物安全暂未受影响
爱玉成癖的乾隆皇帝,他的收藏里藏着良渚文化玉器密码
摇滚界的“李白”、中科院的博导:你不一定看得懂他的研究,但一定听过他的歌
故宫游客“人从众”,萌到犯规的“故宫猫”却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大张伟冲上台致敬新裤子,原来“吊儿郎当”只是他的保护色
想在故宫修文物?今年4万人报考只招了88人
上海越剧院:长三角“迁徙式”练功,带两门新手艺回上海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