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证2300年城市史,成都将把东华门遗址打造成新地标,创世界文化名城

2019-07-22信息快讯网

佐证2300年城市史,成都将把东华门遗址打造成新地标,创世界文化名城-信息快讯网

▲五代绿釉兽面纹瓦当。

今天(22日),四川省文物局对外发布成都东华门遗址考古发现与收获。

据东华门遗址考古领队易立介绍,2013至2019年,为配合“天府文化中心”项目的建设,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青羊区东华门街至成都体育中心一带,发掘揭露出大面积的古代城市遗存,主要包括:秦汉六朝大城生活区、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

佐证2300年城市史,成都将把东华门遗址打造成新地标,创世界文化名城-信息快讯网

▲发掘区航拍全景图。

五代摩诃池一度成皇家园林

首先是秦汉六朝大城生活区。秦惠王二十七年(前311年),张仪、张若等筑成都城,其中大城为蜀候、蜀相、蜀守治所,此后的两汉六朝时期,大城一直为成都的政治中心。东华门遗址约处在大城的中部偏东,发掘出土了排水沟、水井、灰坑等,以及大量的陶质器皿、瓦当、筒瓦、板瓦、钱币等生活遗物,与当时城内高等级的衙署府治或宫室殿宇等建筑物存在密切关联。

佐证2300年城市史,成都将把东华门遗址打造成新地标,创世界文化名城-信息快讯网

▲从上到下,由左至右分别是东晋兽面纹瓦当,汉代“十四年”款铭文砖、汉代朱书“三石”款陶片、汉代“成亭”款陶罐残片、汉代云纹瓦当。

其次,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摩诃池,又名龙跃池、宣华池、宣华苑,是隋唐至两宋时期成都城内著名的池苑园林景观。池开凿于隋代,相传为蜀王杨秀(573-618年)展筑成都子城的取土处,池名得自梵语。

唐代中叶以后,此池声名渐起,已为城内一大胜景,是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的宴饮和游玩去处。除却园林景观的功能外,摩诃池亦为唐代成都全城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活用水保障。五代前蜀立国于成都,王建改摩诃池为龙跃池,王衍又名宣华池、宣华苑,大兴土木,环池修建宫殿,一度成为皇家园林。后蜀孟昶在位时, 于宣华苑广植牡丹, 故又名“牡丹苑”。两宋时期,尽管摩诃池的范围已开始缩减,但仍不失为城中一大盛景,名仕往来者络绎不绝。

佐证2300年城市史,成都将把东华门遗址打造成新地标,创世界文化名城-信息快讯网

▲从上到下,由左至右分别是唐代邛窑青釉褐彩注壶、五代绿釉兽面纹瓦当、南宋黑釉茶盏。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营建蜀王府,填池以做基础。东华门遗址发掘的摩诃池池苑园林,建筑年代从隋唐至两宋,延续600余年,主要有池岸、步道、庭院、殿基、沟渠、水井、小型水池等,还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皿和建筑构件,基本展现了池苑东岸一带的建筑格局面貌。

最后,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明代蜀王府,即明代蜀藩王的府邸,旧址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中心城区。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正式下达在成都修建蜀王宫殿的诏令,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竣工,前后营建近9年。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蜀王府先后生活过的蜀藩王共计10世13王。

蜀王府在明代历史上曾出现两次宫墙颓坏,三次火灾,经过两次维修,但未遭大的损坏。明末,张献忠攻陷成都,建大西政权,曾一度据王府为宫;清顺治三年(1646年)遭毁灭性破坏,存续时间长达256年。东华门遗址发掘的蜀王府建筑群,主要由城墙、道路、河道、凸台、踏道、桥梁、木构建筑、水池、台榭、码头等各类设施组成,功能上主要是宫城内的苑囿区,占地范围南北长约240米、东西宽约100米,总面积超过24000平方米。出土遗物包括陶瓷器皿、建筑构件、铁器、木料、动物骨骼、植物果核等,其中几件“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瓷器,为明代宫廷瓷器中罕见的精品。

佐证2300年城市史,成都将把东华门遗址打造成新地标,创世界文化名城-信息快讯网

▲从上到下,由左至右分别是明代蓝釉刻划龙纹碗、明代宣德官窑青花大碗、大碗底部有“大明宣德年制”字样,明代青花花卉杂宝纹盘、明代琉璃套兽、明代琉璃天马。

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

2018年9月,四川省文物局与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将“2019年东华门城市考古遗址保护开展本体保护与展示利用规划方案编制与实施”纳入中意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合作内容。

今年7月19日,东华门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方案专家咨询会召开,邀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詹长法、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张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戴炳与G D’Anunzio University of Chieti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学教授苏珊娜·费里尼(Susanna Ferrini)、意大利大学考古联合会主席朱利亚诺·沃尔佩(Giuliano Volpe)、罗马第三大学考古学方法与技术教授丹尼尔·莫纳科达(Daniele Manacorda)等中意双方专家进行讨论。

佐证2300年城市史,成都将把东华门遗址打造成新地标,创世界文化名城-信息快讯网

▲从上到下,由左至右分别是唐代庭院内的井台、五代时期水井、摩诃池沿岸的宋代水井。

易立说,东华门遗址的发现,充分表明这里自战国末年以来,即为张仪所筑大城的核心生活区,证实了以往仅见于传说或文献记载之“摩诃池”的确切存在。尤其,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和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工艺精良考究,为研究长达2300余年的成都城市史提供珍贵参考依据,是考察成都古城形态及其演变进程的文物窗口和时空坐标,同时也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根基与文脉所在。

佐证2300年城市史,成都将把东华门遗址打造成新地标,创世界文化名城-信息快讯网

▲明代蜀王府苑囿区的河道及木构水榭建筑。

专家们一致认为:一、东华门遗址是具有极高价值的重要考古遗址。东华门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方案设计应致力于将遗址打造为成都市最为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地标,并作为成都市创建世界文化名城的支撑项目来认真对待;二、遗址展示要有整体考虑、重点突出,设计应体现与当代城市发展有机结合的思想;三、保护与展示方案应表达面向社会公众的理念,可突出水景、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利用,在以明代遗存为展示重点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历史时空的和谐分割,强化遗址在城市现在与过去之间的纽带作用;四、应加强前期基础性科学研究、临时性保护措施研究和预防性保护研究,注重团队间合作与成果的共享,避免出现遗址揭露展示后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的情况;五、意大利在城市考古、遗址保护展示方面有诸多可借鉴的案例,相关机构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为东华门遗址保护与展示设计工作做好专业咨询和技术服务。

同时,与会专家也表示,成都东华门遗址保护展示当前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遗址保护展示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定位和优先度;如何加快组建能够有力指导项目推进专家顾问团队;遗址中的唐代院落展示方式;构建中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合作平台具体方法、落地措施等等。

来源:本报记者 付鑫鑫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王星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安十二时辰》带火古都西安文化游,“网红城市”真正的流量自信是什么?
习近平: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图文故事 | 跟着总书记欣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被艺术家们视为“新纽约”的上海,该如何实现文化中心城市的“关键一跃”
江南馆街等成都考古遗址将按世遗标准打造
【独家视频】习近平:党中央支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看长江之变】北外滩滨江:从客运码头到“城市森林” 31万平方米公共空间还江于民
望楼传信、精密测量、城市规划……《长安十二时辰》里竟然有这么多“硬科技”
刚果(金)百万人口大城市出现首例死亡,世卫组织宣布埃博拉疫情升级,进入全球卫生紧急状态
致远舰经远舰后,这次揭开面纱的会是定远舰还是靖远舰?山东启动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新调查
中草药识味、灯谜猜药名,“中医中药中国行”上海市黄浦区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在大世界开幕
全男警“坐镇”,这个综合窗口名叫“四叶草”
对标更高要求,采取更实举措!李强、应勇对第二届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提要求
商场吹起“混搭风” ,“购物+文化”跨界体验渐成沪上休闲新时尚
文化创意单元赛举行,推进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长三角又添一座美到炸裂的剧院,宛若一叶轻舟,它的设计者曾让哈尔滨大剧院成为城市名片
千年文化名城绍兴“吸金”百亿打造文化产业新高地
10位上海老人与中印两国学生组成临时家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高温下,劳动者坚守岗位保障城市运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西沱古镇重获新生
从公主府到红楼: 传统城市里的现代校园 | 鲍宁
这个论坛上上发布了《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19》
夕阳余晖下的古格王国遗址 ,看一代王朝的兴衰
逆市上扬,成都车展开启车市“金九银十”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