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虫鸣——上海自然博物馆发布“听有虫”有程序,让孩子听虫“有门道”

2019-08-04信息快讯网

且听虫鸣——上海自然博物馆发布“听有虫”有程序,让孩子听虫“有门道”-信息快讯网

昨天,上海自然博物馆“夜听虫吟”——2019年“我的自然百宝箱”启动仪式暨绿螺讲堂特别版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办,活动将持续至2019年10月25日。

馆方还发布了 “听有虫”小程序,这是人工智能在“鸣虫声音识别”方面的首次尝试。

上海昆虫博物馆馆长殷海生受邀为公众带来了题为《闻声识虫话暑秋》的科普讲座。殷馆长通过节气和中国传统的虫文化,鸣虫的形态结构、发音机制以及鸣声分析,介绍鸣虫的种类和鸣声特点,阐述昆虫在自然界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且听虫鸣——上海自然博物馆发布“听有虫”有程序,让孩子听虫“有门道”-信息快讯网

讲座结束后,主办方还举办了“鸣虫工作坊”。工作坊由专家沙龙、昆虫标本制作、户外活动三个环节组成。华东师范大学的何祝清老师为观众带来户外鸣虫声音采集的培训。观众在科普达人的指导下开展昆虫标本制作。当晚,科学家亲自带领公众在大宁灵石公园收集鸣虫声音,学习户外鸣虫采集方法。

且听虫鸣——上海自然博物馆发布“听有虫”有程序,让孩子听虫“有门道”-信息快讯网

2019年“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是通过博物馆发起的“鸣虫识别”的公民科学项目。上海自然博物馆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昆虫研究团队,试图绘制“鸣虫声谱数据库”,解决科学家采集鸣声样本的难题。上海自然博物馆希望在公众与科学研究两者之间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公民科学”的新形式,鼓励公众“像科学家一样”观察自然、记录自然,采集的数据通过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平台收集并分享给鸣虫研究的科学家,推动未来的昆虫鸣声研究。

活动期间,馆方还面向公众招募一批“自然联络员”,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近30个城市,将成为本次公民科学项目的“种子选手”。他们将有机会参加鸣虫采集的线上培训,以及全国范围内鸣虫声音的采集行动,还将作为“鸣虫天下”展览的“公众策展人”。

且听虫鸣——上海自然博物馆发布“听有虫”有程序,让孩子听虫“有门道”-信息快讯网

“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一项品牌教育活动,旨在鼓励公众走进自然、记录自然、收藏自然。自2016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4年,活动围绕“四季、沪语讲自然、家园动物”等主题展开,形式丰富多样,共有超过十万名观众参与到活动当中。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持续陪伴热爱自然的市民朋友,让更多人有机会在家门口尝试开展有趣的科学探究。


作者:沈湫莎

摄影:袁婧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自然》:为何癌细胞易于扩散?它和邻居细胞竞争时“出老千”
陕北民歌唱响古城西安,上海音乐出版人送给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一份大礼
良渚虽是一个地名,但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文化,它与上海有着密切的关联
上海越剧院全明星阵容参演香港“中国戏曲节”
上海的城市品格是如何形成的
自然的自然
你看好《上海堡垒》吗?它能接棒《流浪地球》的“科幻重工业”?
文汇早读 | 开放资源借助“外脑”,博物馆文创开发不再单打独斗
开放近百件文物IP,借助“外脑”,博物馆文创开发不再单打独斗
还未到八月,人类已提前耗尽2019年自然资源年度“预算”
让自行车像宠物狗一样跟着主人跑,清华在《自然》发文:类脑计算芯片取得突破
自然面前,人类永不甘心认输!如何给城市降温?从古代“空调房”到现代神奇科技
约旦将装甲部队沉入海底,欲打造水下军事博物馆
这里的简牍被称作我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 汉简在全国占比超八成 如今要建博物馆向百姓开放
暑期新避暑圣地 国家海洋博物馆迎客忙
“创新黄金期”创业做什么?除了“三个细胞长成肺”,还有这些……
研究发现恋爱中的女人不易感冒,网友惊呼:终于找到了“爱”生病的原因……
眼见为证!需求旺盛!看上海办公楼里的“经济细节”
眼见为证!需求旺盛!看上海办公楼里的“经济细节”
深入南疆腹地, 这群上海专家想为基层百姓健康争取更多机会
毛毛虫秒变毒蛇!新晋自然界影帝:我敲凶的,就问你怕不怕
立秋将至,高温下线台风登场,下半周上海有风雨
打破围墙,上海闵行打造15分钟养老宜居生活圈
自然资源部:拟明确临时用地使用期限不超两年
1949年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唱片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环球时报社评:美方妄加关税,中方反制自然不缺席
人类胎盘是无菌环境没有微生物组,但可能有潜在病原体!《自然》刊登最新研究返本还原
环球社评:美方妄加关税,中方反制自然不缺席
观众质疑“博物馆不给吃东西,又不让孩子乱跑”,评论亮了!
“今晚来的都是真爱!”风雨夜上海博物馆迎来712名观众 | 在现场
中国十大最美博物馆,假期带孩子去一次吧
“海风”吹到“东方美谷”,奉贤博物馆举办海派书画名家作品展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