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想“有声站台”、走访沪郊乡村……东华学子奔走于申城各个角落,用智慧“绣”出城市美好蓝图

2019-08-15信息快讯网

构想“有声站台”、走访沪郊乡村……东华学子奔走于申城各个角落,用智慧“绣”出城市美好蓝图-信息快讯网

等待一站地铁的时间大约是3-5分钟,等待一辆公交车的时间长则达到15分钟,一分钟听书大概能听240个字,如果我们将在站台上等待的碎花片时间利用起来,一年能阅读多少本书籍?

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东华大学“书声琅琅 站台墨香”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长久以来的思考。

今天夏天,实践团走访了十余个公交站台,就上海市社会人群阅读习惯和“有声站台”建设展开调研,团队负责人丁怡婷说,基于手机的普遍使用和上海全民阅读的推进,实践团选择从阅读角度切入,致力于将等车时间的阅读变成“悦读”,让枯燥的站台充满朗朗读书声。

在实践中,队员们不但走近了专家,还走进了专业音频分享平台取经,为项目执行“寻医问诊”。乘客体验、阅读习惯、书目选择、技术支持、宣传推广、试验运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团队计划通过公众号的方式打造“有声站台”,让乘客们在站台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万卷书。

据了解,下一步他们将结合大数据分析、智能推荐,针对不同群体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地铁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有轨电车2号线路站、有轨电车2号线光星路站、松莘b线路龙城路站等四个站台将成为首批试验投放的站台。

构想“有声站台”、走访沪郊乡村……东华学子奔走于申城各个角落,用智慧“绣”出城市美好蓝图-信息快讯网

“碎片化的时间成为互联网争夺的重点后,用耳朵代替眼睛,正在让阅读有了更多可能。而全民阅读不该受场地环境的限制,只要你爱读、想读,随时随地可以读。”东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毛莉点出了团队深挖等车时间利用这一细节背后蕴藏着的城市文化建设的可能。

记者从东华大学了解到,今年暑假学校打造了“城市绣花针”实践专项计划,催生了一批“书声琅琅 站台墨香”实践团这样的队伍——环境学院多年关注城市生态环保问题,以河长制为切入开展水质调研,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进程;纺织学院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结合专业特色探究纺织行业协同发展道路;化工生物学院重视沪郊乡村发展,走访六个示范村,探索乡村振兴可行性战略……秉承着“绣花精神”精神,东华学子奔走于申城的街头巷尾,通过社会实践将自己所学落实在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中,期待用智力实践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

作者:朱颖婕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