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女儿”樊锦诗:什么是“莫高精神”(一)

2019-08-29信息快讯网

8月27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了“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名单。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公示名单。她也是作为唯一入选的文物行业代表。

樊锦诗先生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在2018年12月18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樊锦诗先生获得“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荣誉称号。

此次特整理推送樊锦诗先生于去年12月的一次访谈,以飨读者。在6个小时的访谈中,樊锦诗先生介绍了莫高窟文物保护与开发的历史进程,阐释了她心目中的“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编者按

“敦煌女儿”樊锦诗:什么是“莫高精神”(一)-信息快讯网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我为什么到敦煌去


我先生在世时,我们俩人经常互相开玩笑,他说:谁像你这么“傻”?我说:那谁让你娶了一个“傻子”老婆?我这个人,其实比较简单。在我那个年代,简单也有它的好处。

我出生在抗战期间,不当亡国奴、打败日本鬼子的那种激情,对我们很有感染。比如说我们唱的歌是《松花江上》,听说日本人怎样残忍。我真的见过炸弹,天上扔下来一个黑黑的炸弹,就落在上海我们居住的屋子不远处。还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没有忘。因为家里孩子多,我跟姐姐两个人寄放在外公外婆家,那个公寓就在愚园路。有一天傍晚,呜窿呜窿,一卡车日本兵,叽哩哇啦地下来,冲进了我们的公寓,过了好大一阵,就把那些高鼻子的外国人押下来。小时候家里人讲岳母刺字,刺的是“精忠报国”,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什么叫汗青,我们当时也不懂,但这些东西,对孩子还是有影响的。后来抗战胜利了,我当时还不大,才七岁,跟大人一样,疯了似的庆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大概十到十一岁。当时社会风气很好。不久抗美援朝,我们当然也不懂,但小学生中间也动员,让我们写慰问信和捐款。我们把一点儿小钱拿去捐了,然后学校又跟我们讲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上世纪50年代有一个搞兵器的人叫吴运铎,身负重伤,被誉为中国的“保尔”,他写了《把一切献给党》,我们都看了。这个人身负重伤,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后来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对这些人都非常崇敬。我小时候特别爱看书,记得小学毕业的时候,《水浒传》《西游记》早都看完了,初中又看了一些外国书。

那时候家里也比较民主。比如说我高考,挺可笑的,都没告诉我父亲。有一次他忽然想起,问我现在念几年级了。我说我都高中毕业了。——啊,你都高中毕业了?那你怎么打算?我说我已经高考都考了。——哦,你高考都考过了?你考的哪?父亲并没有责怪我。我说我报考了北大,但是不知道能不能考上。我当时是脑袋一热就填了北大,因为那个时候是还没考就要填志愿。父亲呢,也不管考上没考上,很兴奋。他说那好啊,你要考到北京大学,和现在就是完全不同,你的世界不一样了,眼界也不一样了。然后就很兴奋,把他在北大当过讲师的证书拿出来叫我看。

考上北大后一看,父亲说的确实不错。光北大的图书馆,里头就有许多藏书;我所在的历史系,里面有很多名家。我去的时候,北京大学历史系刚成立考古专业。老师讲课,就像现在咱们搞学术的这样,一讲到某个时代,他一定会讲这个研究过去是怎么做的,外国人是怎么研究的,中国人怎么研究的。然后指定一些参考书。学考古的一定要搞田野,这个田野有程序,怎么去开荒,怎么去调查,然后怎么下挖,挖到什么地方怎么做,出了文物又怎么做,有什么记录,有什么需要拍照,这样一套程序。老师那个时候也跟工人差不多,需要动土嘛。所以真的觉得,跟中学生时代完全是不一样的,真的是另外一个天地。

在那个时代的氛围下,我觉得我们学习就是要报效国家。这个不是大话,我们心里都明白,国家培养了我们;特别是周总理做了一个报告,说七个农民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所以我觉得我们是国家培养的,也确实得报效国家,国家需要我们,当时真是这样。

1962年下半年,是北大毕业前最后一次专题考古实习。我选择了去敦煌莫高窟。宿白先生是我们实习组的指导教师。宿老调查研究了全国各地的石窟寺,首次以科学的考古学方法调查、记录和研究中国石窟寺遗迹,打破了过去仅限于从美术史角度研究石窟寺的状况。在敦煌文物研究所还听到了宿老的“敦煌七讲”,这次讲授为敦煌石窟的考古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赴莫高窟的专题考古实习,一直影响以后我对敦煌石窟考古的研究工作。1963年毕业分配,我就到了敦煌。

“敦煌女儿”樊锦诗:什么是“莫高精神”(一)-信息快讯网

工作中的樊锦诗


在敦煌学管理


我到敦煌研究院后,实际上,最早的任务就是做《莫高窟考古报告》。在北大毕业离校前,苏秉琦先生专门找我谈话。苏先生是北大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为中国考古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慈祥地对我说:“你去敦煌,你要编写考古报告,编写考古报告是考古的重要事情。比如你研究汉代历史,人家会问,你看过《史记》《汉书》没有,不会问你看没看过某某的文章,考古报告就像二十四史一样,很重要,必须得好好搞。”就这样,我带着一个北大毕业生的使命远赴敦煌。光阴荏苒,没想到我在敦煌工作已逾半个世纪。也没有想到,我承担的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任务,竟然长期未能交卷。经过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到新世纪才出版了第一卷,现在还在继续编撰,那可能是几辈子都做不完啊。

这里有客观原因,1960年代我刚来的时候还是个学生,才开始熟悉,“文革”就来了,工作停顿下来。“文革”结束后,研究所的工作稳定下来。1977年我担任了文物研究所副所长,第二年便满四十岁,这时候我的研究刚起步,又去担任了管理工作。我从来不把它叫成领导工作,而认为是管理工作。对于管理工作,我一开始不了解,因为我们读书的时候,并没有管理学的内容。作为考古人,当然有一套程序,也多少有一点管理。但是总的来说,对于一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我不知道怎么管理。那就慢慢学呗。实际上,当时心里非常矛盾,其实我留下来,就想搞点研究,而越投入进去搞管理,我就越没时间去搞研究。

1979年敦煌莫高窟对社会、对世界开放。当年想得也很简单,觉得开放嘛,就是当讲解员,告诉他讲什么,然后拿上个手电到洞里,不就完了吗?但是后来逐渐发现,不是那么简单的。最后只能学,慢慢学,特别是后来的“申遗”,使我懂了管理以及对外合作。我知道遗产的管理工作不是我原来想象的,既然那么重要,那我就干。这么一干越来越迷上了。

这里说一下背景。我们这个单位,1944年成立时叫“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文化部来接管,就说光叫“艺术”不对,应该是文物,就改成了“敦煌文物研究所”。这个名字一直用到1984年,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的领导都觉得,一个小小的所,四五十个人,担任那么大的责任,又保护又研究,而且已经对外开放了,所以他们认为叫“所”太小,改名叫“敦煌研究院”。

“敦煌女儿”樊锦诗:什么是“莫高精神”(一)-信息快讯网

1950年代 敦煌文物研究所清理窟区的积沙


水涨船高,我从副所长变成了副院长、常务副院长,主管保护工作。保护不好敦煌,就是我的失职,因为敦煌太了不起,太珍贵了。从公元366年一直延续到明代,我们现在基本上没怎么发现明代的东西,估计那个时候敦煌已经有点动荡。元朝被灭掉,蒙古人又回到了蒙古,但那些人决不罢休,经常来骚扰明朝北部边疆,所以明朝政府就加固长城。大约16世纪中叶嘉峪关长城修起来了。嘉峪关一封闭,敦煌就成为边荒之地,洞窟的开凿也就停止了。国内敦煌艺术研究所是1944年成立的,从16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整整400年无人问津。道光年间有一个县志还记载过它,如何如何地好,有个地理学家叫徐松,他写的《西域水道记》也记载了它。很多人还是知道它的,但是已经荒废了,没人管了,更没人去开窟了,就这样破败了。清朝同治年间,又来了一次大动乱,白彦虎这些人来了。比如那么高的壁画人像,眼睛被抠掉了。我们考古发掘发现过梭子的痕迹。还有,俄罗斯十月革命以后有一拨白俄逃到新疆,他们有武装。新疆省跟甘肃省一合计,将这些人缴械,给他们划了一个地方,就这么让他们住在莫高窟。你说他们怎么住?肯定要搭炕、搭灶,然后乱写,写一些吓人的话。这么一弄,大概有一两年吧,搭的炕、灶就冒烟,有的洞就成了黑黑的,有的没有黑烟也罩了一层雾。

“敦煌女儿”樊锦诗:什么是“莫高精神”(一)-信息快讯网

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  1908年


为什么藏经洞发现以后就被盗了呢?没人管。政府要求就地尽量控制,王道士不是不知道,但是政府不管,他又没有文化,就不管了。那些来的外国人,其中有大考古学家斯坦因、伯希和等,他们把敦煌文物拿去研究。1910年清政府下令把留存的运到北京,这一部分有八千多件,保存在现在的国家图书馆。所以敦煌文物主要有四大家: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再就是印度,其他都不多,零零散散。留在敦煌有多少呢?只有两三百件。常书鸿先生去的时候,敦煌已经成了一个蛮荒之地。

“敦煌女儿”樊锦诗:什么是“莫高精神”(一)-信息快讯网

1946年 敦煌艺术研究所勘察、维修洞窟


历史苍茫,这么宝贵的财富,它要是没有了,我们怎么交代?作为院长,真的有很大很大的责任。所以要不断去探索。实际上,这个探索持续了70多年。当初常书鸿先生是个大画家,看了敦煌,就来搞保护。他看到一片破败,没有离开,而是想办法。他觉得太珍贵了,先要保护下来,这就是大师啊。1945年抗战胜利,有名的画家都走了,专家也走了,常先生不走,他老婆也走掉了,他也不走。如果他走的话,这个单位就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会不会设立机构?会,但当时中国一片烂摊子,成立的也可能只是一个保管所,不会是一个研究所。但常先生没有走。所以接管的时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部来接管国民政府教育部管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文化部后来觉得太远,鞭长莫及,就将管理权下放给甘肃省政府,而且是有条件的,重大的业务举措要汇报。常先生留下继续当所长。常先生起点高,眼光也远,所以他不断招进来的都是大学生。如果他当时不招,可能我们也不会去。如果是一个保管所,弄几个小学教师甚至农民就可以,我们跑去干啥?正因为有他,所以敦煌研究院起点高,常先生做了20年所长,创业奠基的作用太大了。

“敦煌女儿”樊锦诗:什么是“莫高精神”(一)-信息快讯网

1982年,段文杰先生上来,在人文学科上,真的是往前推了好大一步。1982年全国谁在搞敦煌学?没有。段先生一上来,就狠抓实干,再就是办杂志,《敦煌研究》就是他办起来的。他对人才也很爱惜,到全国招募人才,我老说他是爱才如命。他对我呢,也比较放心,跟国外合作是我的点子,他非常支持。前几任院长对莫高窟的保护都很重视,所以让我分管,我敢不重视吗?就我的性格来说,也不能不重视。

我们开始“申遗”是在1985和1986年。申请世界遗产以后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可以调动各国的力量,共同合作来保护它。我当时觉得申请一个遗产这么复杂,什么都要填,比如它的价值、相关病害、文献根据、经度纬度、地理位置,反正什么都要填;里面还有关于法律的,本国关于保护这个遗产有什么法律。第一部《文物法》是1982年颁布的,我们肯定填上了,国务院还出台过好多关于保护这类文化遗产的规章、办法,我也都填上了。这里很多篇幅是在说管理,然后我就慢慢理解,我们那个时候相关法律还很不健全。

我知道了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到底怎么管,我还是不懂。后来跟外国人合作,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大使是一个澳大利亚人。1987年,我们已经“申遗”成功了,我就找他。通过他找了美国洛杉矶的盖蒂基金会。我们跟美国盖蒂基金会是1988年开始接触,1989年正式签约合作。我本来的想法是希望他们提供技术,结果对方的专家认为我们缺乏管理。他说了一句,你们中国缺的是管理,我当时有点不服气。后来事实证明他说的是对的。

20世纪80年代,我们已经碰到了保护和旅游的矛盾。还没与外国人接触以前,我就已经体会到保护工作高深莫测。这是一个多学科的学问,还涉及到好多仪器,我们没有。保护工作是基础,保护好了,搞考古的、搞历史的就是水平很差,只要东西在,我做不好别人可以做,下一代人可以做。如果这个东西没有了,以后做研究就全都谈不上了。我越是明白这一点,便越觉得管理任务重要。

所以跟外国人合作以后,有一个好处,我觉得他们确实有科学的理念。比如,我们中国人提倡修旧如旧,实际上这种说法会引起误解:它是旧的了,你们还要往旧里修。所以现在改成:保持原状不能破坏。你不能把它修坏了,画蛇添足也不行。所以对一些基本的理论,比如什么叫真实性,什么叫完整性,需要重新深入理解。为了这两个概念,国际上都有过争论。教科文组织下面的世界遗产委员会集中了各国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他们把智慧都集中起来,大家讨论,为了完整性、真实性的概念,专门出过文件。

简单地说,所谓完整性就是你现在这个状况,要完完整整地保存,不能去动它,动它不就把完整破坏了吗?还有,不能选特定时代保护,因为国外有过类似的教训,他们把某一个时代的留下,其他时代的就不要了,那也不对。所以对莫高窟,我们不管是哪个时代的文物,通通要保护,不能认为清代的不好,就完全不要它。还有,洞窟里不能去添加东西,那也是破坏;你也不能把它修坏了,修坏了也是破坏。所以这要求非常严格。另一个完整性就是环境的完整性。现在的问题是,好多遗产的环境被破坏了,不存在了。不管大小遗产,它都在一定环境之中,这个环境是跟遗产是共生共存的。认为莫高窟这个洞窟之外的地方可以盖商店,可以摆摊,可以做这做那,就会破坏环境。

什么叫真实性呢?就是说不能做一点假,修旧如旧就是真真实实地把它保存下来。这个要做到很难,真的很难。梁思成提出修旧如旧,他有很多好的理念。但问题是有几个人记得?他的故居都给拆掉了。

当时出国,到日本、美国去看,有很多触动。你看日本小小一个国家,对文物的保护做得这么好。你到他们的实验室,环境非常干净,而且做事情很规范。保护的确做得很好。然后又到美国去看,看人家的实验室。我对啥都有兴趣,因为是我负责啊,我必须得有兴趣。比如说看了一个东西,是金属的,它有裂缝,但表面看不出,有一个仪器能测出来,我说这个神。所以跟我们有关系的,我都注意看。我们也要有实验室。我们当时的保护工作没有几个人,所以赶紧把人找齐,多学科的,不是光搞化学的,还有搞物理的、搞环境的、搞建筑的、搞工程的、搞地质的,都需要。缺什么我们就搞什么,缺什么我们就办班,一边把实验室逐步建起来,一边把人员逐步培养起来。我们现任的院长就是1991年来的。

“敦煌女儿”樊锦诗:什么是“莫高精神”(一)-信息快讯网

包罗万象的敦煌壁画


因为我的认识在提高,所以我才会有这些想法。我们要真正做到符合世界遗产的标准,这其中有好多规矩,比如要按程序办事,不能坏了就去修补;先要评估,要调查清楚,对材料、病害、气侯,都要弄清楚。拿出准确的调查报告后,可以提一个建议,之后还要论证。动手前,首先要去确定是这个材料还是那个材料合适。要实验,从好多材料里选拔。还要去现场看,之后才能动手,不然不就容易修坏了吗?所以整个过程非常严格。

“敦煌女儿”樊锦诗:什么是“莫高精神”(一)-信息快讯网

卧佛 中唐 第158窟


我们现在的壁画保护已经到了一个科学而成体系的高度,不是想怎么补就怎么补。文物原来究竟是什么材料、什么颜料,里面拌的什么胶、什么草,我们都分析过。要知己知彼,不能随便修。这个壁画为什么有病害呢?我们做过研究,简单说是有三个问题:第一是风沙。风沙非常厉害,我们跟美国合作之前年年扫沙子,年年用牛车、驴车往外拉,现在也有,但不是那么多了。第二是岩体裂缝,有好多横的裂缝、竖的裂缝。敦煌在地震带上,一旦有大的震动,咣当一片连画都下去了。为什么要加固呢?预防地震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渗水,有的地方水掉到缝隙里已经一千多年了,有老的裂缝,有新的裂缝,这些裂缝还在发育。水进去以后不会蒸发,会慢慢移动,石头里的可溶盐类溶化了,移动的水就等于是盐水。莫高窟的画的制作过程是,石头上先抹泥,抹了一两层泥以后再上去画。这个地方特别干燥,如果没有水,草泥就像拉筋一样把它拉住了。如果有一点湿气,泥巴就胀起来了,要是干了它就收缩。经受了一千多年的胀和缩,还有水、盐的腐蚀,壁画产生了很多问题。有的老在那儿胀着,鼓起来但不掉;有的是一大块离开墙了,弄不好就粉身碎骨啥都没有了;还有的没有掉下来,但墙潮的很,一下就酥掉了,我们称它为酥墙。还有一种画,它的草泥有时有两层,有时有三层。表面上画了一层叫画层,也可以叫颜料层,比如上面画了一尊非常漂亮的菩萨,它起皮了,鼓起来了,翘起来了,很可能掉下去。那么怎么修?我们请来了一个捷克专家,捷克专家说把高分子的修复材料稀释,装在给动物打针的针管里,往里面注射,一点一点地注,然后把它压平。怎么能把水抽走?这个目前还没办法。有人出主意了,说你们搞个玻璃罩。怎么罩?这个壁画也要透气,完全不透气就把这个环境改变了,也要出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始终在解决这个水的问题,寻找水的来源,现在我的理解是下雨渗下来的;但还有别的水源,因为我们搞发掘的时候洞里有树根,是不是地下水的渗透?所以好多问题要进一步查证的。

“敦煌女儿”樊锦诗:什么是“莫高精神”(一)-信息快讯网

都督夫人礼佛图 盛唐 第130窟


我是越管越明白,壁画的保护具有高度复杂性。还有,就是要少干预。为什么说少干预?有的人说都要修修,但那不是随便修的。这些壁画,如果它是稳定的,最好不动它。若是一动,就跟人开刀似的。你得对它有十分的了解,搞清楚病害的原因,不能盲目地整修。我们现在是把它的本色、材料弄清楚了,已经成了一个体系。凡是要修,都要经过这个程序,再分析、试验,包括它的小环境如何,温度湿度多少等。

抢救性的科学保护体系已经建成了,还有预防性的,什么叫预防性?就是搞监测,通过传感器将数据汇总,传到监控中心,再传到管理部门。我们现在是常年监测,积累了无数的数据,最后通过数据看壁画的状态稳定不稳定。用风险管理这种理论,搞预警的防护体系,所以洞窟里要监测,外面的大环境也要监测。监测是有几项指标要求的,也有临界值的要求。有抢救、有监测、有预防,敦煌研究院现在做到了这个程度,我想很多单位估计都做不到。


作者:叶祝弟   杨义成(本文系《探索与争鸣》编辑部2018年12月2日访谈樊锦诗先生记录整理稿,收录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激荡:一个人的四十年》,2019年9月出版)

编辑:刘力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时政新闻眼|习近平赴甘肃考察调研,首站来到敦煌莫高窟
时政新闻眼|习近平赴甘肃考察调研,首站来到敦煌莫高窟
考察敦煌莫高窟,习近平同游客热情交流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一眼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从《陌上》到《他乡》,故乡“出不去、回不来”的困境意味着什么
香港国民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侠客岛发文指出香港教育困局
现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特设中国展区,是什么“镇宅神器”让上海第一高楼稳如泰山
高岛屋为什么会回来?
圆圆的披萨,为什么包装盒却是方的
王蒙、秦怡、郭兰英、樊锦诗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美对台出售战机后解放军举行东海军演,台当局异常紧张,凌晨称“已掌握时间地点”
IBM高管谈人工智能:“深蓝”之后,我们已经不再下棋了!
“敦煌女儿”樊锦诗:什么是“莫高精神”(二)
金世佳、余皑磊、阿云嘎能有什么交集?话剧《威尼斯商人》让他们“牵手”
一天24小时,陕西在发生什么
循着敦煌琵琶和梅兰芳倩影,穿越中国人70年精神旅途
吴侬软语唱响大西北,上海沪剧院携《敦煌女儿》踏上“大西北”
90后员工最需要什么福利?如何提高职场幸福感?调查了1000家企业,这份报告这样说
敦煌,撩吗?
【中国稳健前行】当我们谈论“民主”时,在谈些什么?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