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敦煌女儿》的敦煌10小时

2019-09-10信息快讯网

沪剧《敦煌女儿》的敦煌10小时-信息快讯网

在敦煌《敦煌女儿》演出结束第二天一早9点,作为2019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上海沪剧院创排的沪剧《敦煌女儿》专家指导座谈会于敦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围绕最新修改打磨的《敦煌女儿》演出作进一步研讨交流。匆匆午饭过后的12点,几乎是马不停蹄地,上海沪剧院全体演职人员,又前往三危山祭扫长眠于山上守望莫高窟的敦煌学者。紧接着下午14时,剧组又邀请昨晚观看演出的敦煌研究院代表座谈,倾听他们作为故事“主人公”的观演意见。而就在同时,一批演职人员已经搭乘前往陕西西安的飞机,为《敦煌女儿》“西北巡演”最后一站——西安的演出作准备。傍晚,沪剧电影《敦煌女儿》摄制组在滕俊杰的带领下,为敦煌研究院外景忙碌着。

这是上海沪剧院《敦煌女儿》剧组在敦煌的最后10小时,也是《敦煌女儿》八年磨一剑,始终为迈向文艺高峰求索奋进的生动侧写。而这也是为讲述好守望大漠的几代敦煌人,在戏里戏外,践行着文艺人扎根现实,为英雄立传,为人民而创作的使命。

沪剧《敦煌女儿》的敦煌10小时-信息快讯网

与会专家赞赏上海沪剧院对于现实题材戏曲创作选题的敏感性——早在2011年,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就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守护敦煌文化奉献一生的报道。彼时尽管莫高窟已是举世闻名,然而全国对于坚守大漠守护莫高窟的几代敦煌学者知晓度还不高,对于他们的感人事迹更是知之甚少。到了2015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当茅善玉被问起“最近在干什么?创作什么作品?”她汇报了《敦煌女儿》这一选题。那时距离她首度将《敦煌女儿》搬上舞台已有一年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正是这番话让她此前的困惑与迷茫一扫而空,重燃信心对这一课题进行再度攻坚。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后的五年间,樊锦诗不仅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称号,眼下她又作为唯一的文物行业代表,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名单。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提出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而近年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往敦煌“朝圣”东西交融下的灿烂文化,更是让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再度被擦亮,掀起“敦煌热”。

沪剧《敦煌女儿》的敦煌10小时-信息快讯网

国家对于樊锦诗的表彰,各地游客对敦煌燃起的热情与喜爱,让沪剧人与有荣焉的同时,更感到精心创作排演的责任所在。

对于3000公里外一家上海文艺院团能够六次深入大漠实地采风的创作态度,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也十分感动,沪剧人与敦煌人虽遥隔3000公里,却在传统文化的坚守上惺惺相惜。如果说此前六次还是主要创作人员围绕前期创作而进行的,那么此次借巡演之机,剧组全体演职人员的实地采风,更为舞台呈现带来全面的提升。剧组100多位演职人员不仅亲眼见证了剧中贯穿始终的禅定佛陀那一抹比之蒙娜丽莎还要美丽神秘的微笑;也聆听着数字敦煌影像之中佛涅槃塑像、敦煌飞天其背后的动人故事。而在三危山学者墓前,几位演员寻找着自己饰演学者的墓碑:这是首任院长常书鸿的墓碑、这是第二任院长段文杰的墓碑……一个个为他们献上表达敬仰与致意的花束,遥望墓碑守护的莫高窟“九层楼”,心中升起的敬意远比剧本研读、案头准备来得深刻。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韩生感慨,八年来伴随着演出的一次次修改打磨,其所呈现出的艺术品相与千年敦煌的文化分量越来越对应。的确,八年间,且不论剧本、舞台呈现的大改小改,光是重头再来就多达四次。而自最新一版去年5月试首演至今,该剧演出的近60场,更让一路见证的专家戏迷感慨一次一变样。尤其是临近尾声,大量LED数字影像让敦煌洞窟壁画、塑像得以震撼呈现,成为不少观众印象深刻的一幕。茅善玉说,对于《敦煌女儿》的创作,是沪剧院全体同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锤炼,而也正是这种锤炼,让沪剧院演职员被几代敦煌人守望敦煌文化的精神所感染,一步步“走向崇高”。

沪剧作为江南的剧种第一次创作西北地区题材,第一次用上海声音唱响“丝绸之路”,这不仅是一次演出,更是接受敦煌人的检阅。他们的付出赢得樊锦诗“工匠精神”的赞许:“《敦煌女儿》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沪剧院以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演好这出戏。主创用螺丝钉一样的工匠精神,不断演,不断改进,永无止境的把这部戏提炼提升。”

沪剧《敦煌女儿》的敦煌10小时-信息快讯网

戏外追随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守望敦煌的同行后辈同样感触良多。演出让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为之落泪,在发言中说道:“这部戏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真实反映樊院长和敦煌人的生活,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同时,沪剧《敦煌女儿》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它弘扬了一种精神,也是一首赞歌,这是《敦煌女儿》的赞歌、莫高人的赞歌、莫高精神的赞歌。”

沪剧《敦煌女儿》的敦煌10小时-信息快讯网

当然,作为亲历大漠生活的他们也提出不少修改意见,令该剧更贴近敦煌人的真实工作场景与生活经历。比如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建议“开场的风铃声用九层楼真实的声音”,不仅声音悦耳同时更有代入感;而讲解员丁女士认为樊锦诗刚刚出任第三任敦煌院长之时,外貌和精神状态比舞台呈现更为年轻活力。与此同时,戏曲理论家汪人元也建议,在这部“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全新的现代气质”的作品中,加强敦煌文化的浩瀚、伟大、神奇对于一个考古学者的巨大吸引力,以及樊锦诗投身其中所取得的某一个成就时候的巨大幸福感,使之成为传得开、留得下的舞台精品。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卫中

图:上海沪剧院供图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