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的这碗面成为“非遗”了!你吃过吗?

2019-09-12信息快讯网

镇江的这碗面成为“非遗”了!你吃过吗?-信息快讯网

中秋前夕,镇江南乡宝堰镇村民吃了几百年的干拌面有了新荣誉。其制作技艺被丹徒区政府列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干拌阳春面,也称“宝堰干拌面”,如今已经家喻户晓。宝堰盛产水稻和小麦,面食也是当地居民的主食之一。久而久之,这里的人们独创了一种干拌面。据了解,清末年间宝堰先民常吃手擀面,有钱的人家能吃上“捞面”,用荤油、酱油与捞上来没有太多水分的面拌着吃。这就是宝堰干拌面的雏形。机制面出现后,宝堰人很快接受了新生事物,使用了机械加工的面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宝堰人又在拌面的酱料上下功夫,除了加进葱姜蒜,还有五香八角和专门的香料。

镇江的这碗面成为“非遗”了!你吃过吗?-信息快讯网

宝堰“金泉饭店”的老厨师蒋根子介绍,宝堰干拌面好吃就在专用酱料上,熬制的过程中最多放了20多种配料。所以,宝堰干拌面诞生的200多年里,特别是近几十年,酱料的内容一直是秘密,只有得到师傅传授,徒弟才有能力做好宝堰干拌面。如今的厨师如果要开店卖宝堰干拌面,必须要花学费拜师学艺熬酱料,否则根本经营不好面馆的。

在制作干拌面之前,选上好的“三七粉”(即一百斤小麦只出七十斤面粉)加工成水面,轧得不软不硬,柔中带韧,筋道十足。根据客人的需要,干拌面在制作时有加了碱的水面,也有不加的,有细的,也有中宽的,但一般宝堰干拌面是细的,通常人们下面条,都是在碗中放好汤料,面条煮熟后叉进汤碗,即使是“干拌”,也是佐料先在碗底放好的。

而宝堰干拌面与此不同,先将一大锅清水放在炉火上煮沸,完全烧开后,掌勺者手一扬,把一堆切成筷子长短压制好的水面抛入沸水。少顷面熟,汤不浑面不糊,掌勺师傅左手拿着一只竹篾编就的锥形面勺,右手持一只筷子,双手配合,默契协调,面勺好似一张网,筷子犹如长鞭,驱赶着一拨面条如鱼儿入网般窜进面勺。接着,掌勺师傅左手凌空发力,上下两三个来回,甩干面条中的水分,迅疾把面勺中的面条丢进碗中,一旁的助手,顺手浇上一勺早已配制好的酱料和一勺滚热的荤油或麻油,再撒上少许葱花,就上桌奉客了。

镇江的这碗面成为“非遗”了!你吃过吗?-信息快讯网

食客则边拌边吃边吃边拌,只见面条慢慢地舒涨开来,越拌越多。宝堰干拌面清香扑鼻。嫌不够,再加两个嫩嫩的荷包蛋,伴以一碗清汤,腻口就喝上一口,别有一番滋味。

宝堰镇现有大小面馆近30家。近年来,当地政府精心推出旅游和美食活动,在2017年举办了丹徒区第一届宝堰美食生活节,成立了宝堰面条协会,将宝堰干拌面隆重推出。现在除了镇江市区遍布宝堰干拌面馆,周边的南京、苏州、无锡、上海及安徽、浙江等地都有了宝堰干拌面的一席之地。

来源:镇江发布、今日镇江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赵征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