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屈原为何有思“美人”之苦?|嘉宾新著先睹㊷

2019-10-20信息快讯网

张炜:屈原为何有思“美人”之苦?|嘉宾新著先睹㊷-信息快讯网

【栏口词】热点问题的学术解读平台——讲堂至今已举办了140期,汇聚了280余名各界精英和学界领军人物。2019年的“嘉宾新著先睹”,摘编嘉宾从2018年7月至2019年年底出版的新著、序、主编说,展示学者们最新研究成果,彰显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中国力量。栏目将从7月13日起至12月,每周2-3期。7-9月已刊发35篇,10月将刊发11篇。

昨天感受了莎翁和狄更斯的老师乔叟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今天来读读中国诗骚传统之祖——屈原,领略中国作协副主席、万松浦名誉院长张炜(讲堂第136期嘉宾)的《《〈楚辞〉笔记》(增订本)》。作者在1998年秋后,常避于山中老屋读《楚辞》,20年间常读常新,终于汇感成书。“迎着屈子的一双美目,一寸一寸抚摸着遍开鲜花的汨罗两岸”。不同于作者的小说,这场心灵之旅的共情中,张炜以历史和审美体验来解读古人,积淀传统文学的深厚。

张炜:屈原为何有思“美人”之苦?|嘉宾新著先睹㊷-信息快讯网

《〈楚辞〉笔记》(增订本),张炜著,责编吴艳红,中华书局2019年4月出版,定价48元

【正文选编】

《诗经》忽略的南国:接受灵异襄助的楚地

人、鬼、神三者相互交织的精神世界,是楚地所特有的一种共生状态,这在《诗经》里并不多见。在楚人巫气弥漫的吟唱中,我们感受的是另一种文化,它阴气浓盛,怪异而野性,一切皆与北方有异。

如同宿命一般,当年周王朝的采诗官没有抵达南部,或者说涉足尚浅,也就把那片未曾采撷的幽深土地留给了后来。打开《楚辞》,好比大幕开启,人们马上看到了一个耳目一新的国度,他们的吟哦时常发出“兮”和“些”的声音,那是不同于北方人的拖长的尾音,也许相当于“啊”和“嘿”。当一阵阵“兮”“些”之声从浓浓的雾气、从崇山峻岭之间传出的时候,会形成一种由远到近的震荡,一种声音的诱惑。

苍苍山水迎面而来,雾气退向两侧。我们看到了具体的人,看到了一些清晰的神色。在这片土地上,人们要生存,也须奋力劳作,迎接和抗争无测的命运。他们在追逐物质的同时,也会收获一份精神的享受,获取闲暇和愉悦,发出各种各样的歌吟。屈原是这些吟唱者当中最杰出的人物,也是一个集大成者。

楚国民歌与巫术结合一体,显现出另一种颜色,有特别的诡异和灵动。那些费解的词语、隐秘的地域,自然山水赋予他们独有的灵性,让其焕发出不可替代的创造力。

我们不禁质疑:楚地之神从何而来?巫术从何而来?它们又如何接受人间的邀约?这一切实在难解。在这片雾气缭绕的土地上,无数神奇都仿佛自然而然地发生,以至于成为生活的常态,化为人们精神的呼吸。在北方人看来,南方即便远离了宫廷的肃穆庄严,也会寻觅到另一种强大的依赖:接受灵异的襄助。这需要通过一场超越世俗权力的接洽仪式,从而进到另一个时空维度。在那个遥远而又切近的神鬼世界里,有着不同的法则,正是通过对这种法则的寻找、求助以至于依傍,南国才获得了信心。就在这群声呼号放歌之中,无可比拟的、令人震悚的威力一点点释放出来,极大地强化了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力量。正是在一种神秘外力的支援之下,南国才得以世代繁衍、发展和壮大。

张炜:屈原为何有思“美人”之苦?|嘉宾新著先睹㊷-信息快讯网

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

思君之苦:“美人”悖论的特异审美

无论是靠近权力中心的诗人,还是一生都被庙堂疏离的文人,似乎其中的一部分都有难以摆脱的思君情结。它作为传统文学的一个伤疤和痼疾,成为一个硬结,硌着无数人的心。伟大的屈原也在诗中一再表达对于“美人”的思念。有人认为这里的“美人”是楚怀王,也有人认为是顷襄王,但无论如何都是指高居庙堂权力中心的那个人物,即所谓君王。“美人”让屈原颠沛流离痛苦不已,以至于走向亡命之途,可直到最后诗人还是在思念他。我们作为几千年后的旁观者实在不解。到了唐代杜甫,这种思君情结发展到了极致,就是“每饭不忘君”。

当然古代“君王”的概念有所不同,在某种意义上“君王”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相当于一种宗教符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稷和国家。大约就是这种混合纠缠、难以厘清的概念,使最杰出的诗人也无法摆脱其强大的磁性,这时候“君王”之于他们,一旦回到模糊的状态,就会透射出不可抗拒之美,散发出强大的热力和吸力;可是当它回到一个具体形象的时候,又会让人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痛苦。对于思君之苦,我们多少有点不屑甚至不能原谅和同情。我们不愿看到他们精神的中心有一个庙堂,庙堂的中心有一个君王。

就在两个极端的游移和徘徊中,诗人走入了幻想的迷途,这种幻想对于精神是至为有害的,从现实生活层面而言是致命的伤害,而对于烂漫的诗性又是另一回事了。它会产生一种迷离之美,幻觉之美,而且还有一种畸形之美。它们掺杂一体,构成复杂、曲折和深邃的审美效果,呈现出极为特异的艺术魅力。

有时我们觉得这种思君情结来自仕途的规束和汉文化的传统,有时又觉得这是一种生存策略的延伸、扩大,以及惯性使然。思君之苦深不见底,又令人心存犹疑:庙堂的温暖和安逸毕竟令人难忘,它一开始是现实的和世俗的,后来又变成了精神的。所有精神的困窘和心灵的不安,都是因为远离了庙堂,远离了那个中心。“美人”不在,其他的一切似乎都可以忽略了,而那个“美人”独立不倚的态度和冷淡的神情覆盖和笼罩了一切,使那些试图亲近者失去了任何建立情感渠道的可能性,于是只好依靠想象和揣度,与对方建立一点点心灵的联系。

无论是李白、杜甫还是屈原,他们的吟哦都强化了古典文学的忠君传统,这是一种庙堂本位的传统,也是一种丧失了主体性的政治抒情诗,其品质有点像《诗经》中的《小雅》一样,“怨悱而不乱”。“乱”就是乱政,是颠覆之心,“不乱”就是忠君。这种哀怨、忧伤之美少有虚伪,基本上是来自一种责任和诚朴。诚实和朴素是一种美,是一种真实,在诗人的全部经历中,它是具有说服力的。在悲愤绝望的时刻,屈原常常回到一种清醒的状态,这个时候他会给人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也远离了对“怨悱而不乱”的恪守,走向了另一种惨烈的实在。纵身一跃,进入清澈的汨罗江。从此荣辱不再,也最终免除了思君之苦。

张炜:屈原为何有思“美人”之苦?|嘉宾新著先睹㊷-信息快讯网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与楚怀王(约公元前355年―公元前296年)

《天问》:磅礴气势中回荡着贵族之音

显而易见,屈原的心绪与情感,兴奋沮丧及所有哀怨,大致还是反映了上层贵族的心理状态,与宫廷统治阶层的诸多矛盾纠葛联系一体,与底层关系则要少了许多。诗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思维指向在很大程度上与底层有着利益的一致性,深深忧虑的是国家和族群的前途。他对山河大地所表达的那种强烈的爱恋,更属于所有人。同时,诗人还具有贵族阶层的高瞻与深邃,开放与广阔,而这一切仍然属于全人类。他那个高高在上的世界,在底层人看来仍然具有魅力,充满神秘感和吸引力,而那些来自底层的吟唱,固然熟悉和喜欢,会产生极大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但也会缺少许多好奇和惊羡。

作为一个来自贵族阶层的诗人,其趣味是大为不同的,其痛苦也有别于普通人。他所关切的事物,从社会层面而言更为高阔和辽远,是关乎社稷、王权、国家、百姓的一些至大问题。诗人的“哀民生之多艰”,是一种引起无数人感佩的情怀,这说明他眼中有底层和劳民。虽然这怜悯和哀叹来自上层,是俯看的视角,但作用于人心的,仍然是至大、普遍和切实的悲悯。

屈原是一位继承了民间强大吟哦传统的诗人,他甚至沿着这个方向走得很远。在流放和远行的旅途上,诗人双目所及、两耳所闻,尽是流传了千百年的声音,它们回荡在天地之间,从大山背后和雾气深处阵阵传来。那是劳作的号子,是悠长的呼唤,是闲暇里的歌唱,是庄重的祈求与祝祷。诗人和它们一起求助于鬼神,在上下求索的神游中走过了一程又一程。

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阳光稀薄之地的贵族人物,野外的新鲜感是那么强烈。一旦那个不屈的灵魂与自然的粗砺、底层的野性结合到一起,就会转化为另一种巨大的力量。

在《天问》中,诗人一口气问了那么多,天地人间无所不包,似乎难以想象一个人会有如此强大的追溯力和概括力。于是有人推断一定是来自民间的创造,因为它实在牵挂得太遥远,囊括得太繁杂:历史兴衰、政治案例、古老传说,更有无数自然奥秘、一个个历史人物,似乎要上天入地,一口气穷尽。“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然而它又是那样地规整和周密,对政事缘起和王权更迭极其敏感,追索叩问犀利而细致,对于神秘苍穹的拷问更多地联系了人间世事。我们似乎可以将《天问》看作上层与底层、民间与庙堂的混杂镶嵌,经过了一个贵族文人心灵之网的细密过滤,点点滴滴都染上了他灵魂的颜色。这首长诗的核心处,仍然回荡着一种贵族之音。

张炜:屈原为何有思“美人”之苦?|嘉宾新著先睹㊷-信息快讯网

屈原特种邮票“求索天问”与“忧歌离骚”,中国邮政2018年6月18日发行

理性的生长:参与政务的实用主义的迷失

诗人屈原所处的时代,是诸子百家极为活跃的战国,是一个理性发达的历史阶段,其中影响最大的也许是儒家和道家。

齐地神秘的方士文化与楚地诡谲的神巫文化可谓接近,它们互为补充,声气相通。在国与国之间时而对峙时而联手、分分合合的角逐中,实用主义大行其道,民族生存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在相当程度上匡正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个政治家更需要清醒的理性,所以屈原思想与艺术的生成,恰好具备了肥沃的土壤。

就屈原的身份而言,儒家思想对其影响深重,在他的诗章中,忠君、用世的痕迹处处可见,君臣、等级、礼法和秩序,一直被遵奉和恪守。他认为战国时期的动荡,特别是楚地的诸多乱相,主因就是背离了周公美好的治理传统。这是诗人的理想,它与整部诗篇的浪漫主义紧密结合,在精神取向上是一致的。

治理的思路需要清晰的理性,实用主义的思维与楚地神巫精神格格不入。他眼中的楚怀王和顷襄王之所以踏入迷途,其实就是一种昏聩,是理性的迷失。诗人是清明透彻的,一种彻底的理性主义在支撑他,但是在表达这一切的时候,诗人却使用了极度浪漫的手法。从审美上看,这场想象特异的茂盛生发,正源于理性的根柢,它深深地扎入现实的土壤之中。

诗人参与政务,时刻忧心社稷与民生,容不得机会主义。他始终坚持从社稷出发思考问题,联合与分裂、忠诚与背弃,都与国家利益紧密相系,这时候的诗人似乎一点都不浪漫。一个理性的硬核,是它在时时硌伤他,使他不知所之,无所适从。

正是这种矛盾与焦虑,让诗人不能自抑又无可奈何,因为他完全不是一个富有机心的政客,诗人越来越像一个迷途者,但我们知道,真正的迷途者却是他心中怀念不已、一直牵挂的那个“美人”,即那位君王。后来,这些悲苦难言的回忆只能加剧诗人的痛苦,如同在迷宫里团团打转、找不到出口。他应该是一个被深深误解的理性主义者,最后又因为理性的淹没变得迷茫焦虑。

生命的终点很快逼近了,越是接近那个终点,诗人越是加重了芳草和鲜花的披挂,越是让思维狂舞。久久凝视波涛汹涌的水流,只是在付诸实施的一刻,他忍住了。理性之光,它照彻诗人,让他变得通身明亮。“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九章·怀沙》)

这个时候,那个生命的炽热内核再次活跃起来,烈焰升腾,日夜焚烧,直到诗人的躯体再也无法支撑。

张炜:屈原为何有思“美人”之苦?|嘉宾新著先睹㊷-信息快讯网

秭归县(屈原故里)屈原纪念馆

楚国悲剧:选择了铁秦,放弃了绸齐

屈原的一生是政治的一生。他是一个政治诗人,一个庙堂里诞生的抒情者。记载中至少有过两次流放,一次比一次悲苦,一次比一次不堪,压力加大,苦难加重,最后穷途末路,一死了之。

楚国宫廷内部虽然纷争繁复,它将朝臣分成两大派别:亲秦派与亲齐派。秦国与齐国一西一东,一个是军事强国,一个是经济强国,在七雄竞逐的政治版图上,领土阔大的楚国倒向和倾斜于某一方,后果将是致命的。

齐地海风吹拂,物质富裕,昌明而奢华,其强劲的物质主义和商业主义在战国时期最为突出,它与现代物质主义的挥霍奢糜、与强大娱乐主义的末世情结,倒是颇为接近。当时处于齐国腹地的东夷族已经发明了炼铁术,从而使冷兵器时代发生了一次飞跃,出现了更加锋利的刀剑和箭簇,齐人拥有非同一般的军事力量:甲胄闪亮,军服炫眼,马匹强壮,战车坚固。记载中鼎盛时期的齐军气象非凡,所向披靡,只是到了后来,繁华和富裕走向了反面,它的豪奢浮华、物质主义、娱乐至上使国民慵懒颓废,国家政体变得虚浮无力,国民精神涣散,心理颓丧。除了铁的发明,齐国人还发明了丝绸和纺织术,成为天下最精美、最令人惊叹的物产。有了丝绸才有后来的“丝绸之路”,让整个世界为之惊艳。

如果说铁器代表了生硬与残酷,那么丝绸就代表了享用和安逸,它是日常生活中柔软的代表,是享受和娱乐的象征。后来人们几乎忽略齐国与铁的关系,却牢牢记住它与绸的关系。

位于长江流域的楚国,面对秦国和齐国伸出的橄榄枝,也就变成了“铁与绸的选择”。屈原自然会选择齐国,这缘于那种浪漫的文化血脉。在今天看来,似乎更接近于一种现代思想和审美方向。那些海雾微茫中的仙山与放逸,与冲淡的老庄思想有着某种相似之处。还有齐人邹衍关于大九州的浪漫想象,显然都在预示一条自由开放之路。

楚国有一句传播很远的民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意是,即便楚国只剩下三支氏族,也能灭亡秦国。作为外交大臣,诗人屈原几次出访齐国,并且有过长长的滞留期。总之,以诗人为代表的亲齐派一度占了上风,最终却失败了,楚国竟然选择了秦国。其结局就是楚怀王被强秦囚禁,楚国惨败,国破家亡,楚国都城被迫迁移,群臣溃逃。

这段历史不堪回首,与国家共存亡的诗人也走向了自己的末路,投向了大江。冰冷坚硬的铁割裂了绸,战胜了绸,从此,一个民族不幸的未来便依次展开。

(李念编摘自《瑰丽的南国》《思君之苦》《贵族之歌》《理性的生长》《在铁与绸之间》,原文9700字,标题另加)

【目录】

张炜:屈原为何有思“美人”之苦?|嘉宾新著先睹㊷-信息快讯网

【作者简介】

张炜,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栖霞市人,1956年11月出生于龙口市。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2014年出版《张炜文集》48卷。作品被译为英、日、法、韩、德、塞、西、瑞典、俄、阿、土、罗、意等多种文字。

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21部;读解古典文学专著《也说李白与杜甫》《陶渊明的遗产》《〈楚辞〉笔记》《读〈 诗经〉》等多部。作品获优秀长篇小说奖、“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奖等。近作《寻找鱼王》《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书获多种奖项。

张炜:屈原为何有思“美人”之苦?|嘉宾新著先睹㊷-信息快讯网2019年9月15日,张炜做客第137期讲堂《心灵世界的多维解读》

【编辑感言】

曾是鲁东大学(原烟台师专)中文系学生的张炜,自然知晓中国古典文学的灿然。当《古船》《九月寓言》的创作成绩斐然时,张炜清醒地意识到要补一课。如果仔细阅读这份楚辞笔记,你有时会难辨谁是张炜,谁是屈原。也许那些营养已经化在张炜的小说中。最欣赏前言中的最后一句话——“我打开我的书,我写下了我的字,我在大山孤院中。”这也许是最真实的作家。(李念)

【留言有奖】

张炜:屈原为何有思“美人”之苦?|嘉宾新著先睹㊷-信息快讯网

留言有奖,从速码字!欢迎各位读者在【嘉宾新著先睹】稿件下方留言,我们将从留言者中评选出若干优质留言者,送出嘉宾新著!(每月一评)

【嘉宾阵容】

张炜:屈原为何有思“美人”之苦?|嘉宾新著先睹㊷-信息快讯网

第31本开始的相关链接(1-10/11-20/21-30/31-40请从第11、21、31、41篇文末链接里查询):

李宏图:竞逐权力是欧洲上个百年的进步动因|嘉宾新著先睹11

启蒙是如何陪伴人类增长自我认知丨嘉宾新著先睹21

干春松:为中国引领世界,梁漱溟1931年做乡村建设丨嘉宾新著先睹31

陈众议等:乔叟为啥是莎翁和狄更斯共同的老师|嘉宾新著先睹41

栏目策划:李念

编辑:李念 刘梦慈
责任编辑:李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