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呼吸 | 京剧《回身》:回首翘望,身不由己,整装待发,传承艺术

2019-12-02信息快讯网

戏曲·呼吸 | 京剧《回身》:回首翘望,身不由己,整装待发,传承艺术-信息快讯网

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暨2019第五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11月29日至12月5日在长江剧场举办。京、昆、越、滇、绍、豫、花灯、高甲、黄梅等九个剧种的九部小剧场戏曲作品逐一亮相。特邀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多位青年学者撰写剧评,畅聊年轻人心中的小剧场戏曲。

回首翘望,身不由己,整装待发,传承艺术——评实验京剧《回身》

张孜乐

一把浑唐槊、一把笔砚神抓倚靠着两把红椅,演绎着戏曲人生。2019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暨第五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于11月30日上演了实验京剧《回身》。

在《回身》中,导演兼主演李佳麒一人分饰三角,除了饰演李佳麒本人、戏中戏的李存孝,还有小王桂卿,并展开一场祖与孙、师与生之间的情谊对话。李佳麒将自己的艺术人生融于戏中,在叙述自己的半生沧桑的同时也带领观众回望自己的过去,将《雅观楼》的片段穿插于其中,把自己从小放弃花脸选择武生到后来受教于小王桂卿的往事生动地呈现于舞台。他从《雅观楼》回望过去,也从《雅观楼》再次出发,迎向未来。

李佳麒是京剧麒派表演艺术家小王桂卿的《雅观楼》在中国台湾的唯一传人,46岁的他重拾这出高难度的武生独角戏,不管在唱功还是身段表演上都是无可挑剔的。唱腔化短为长,酣畅朴直,京白饱满有力,将人物的风趣、愤懑都表达地极为自然。身段与步法结合眼神与面部表情,将李存孝及他自己的内心思绪诠释得淋漓尽致,将提炼生活后再现生活的功力给予充分展示。

戏曲·呼吸 | 京剧《回身》:回首翘望,身不由己,整装待发,传承艺术-信息快讯网

近年来,各种新编剧目层出不穷,借力经典却又跳出传统的戏曲演出模式似乎已成为一种“潮流”,由台北新剧团打造的《回身》势必也是其中之一。传统题材必然是中国戏曲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当人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呈现时,便会尝试重新解读传统,为中国戏曲注入新的活力和表现方式。台北新剧团将《回身》自定义为“实验京剧”,既为实验,那自然有它的创新之处。

首先从最为直观的视觉角度来说,整个舞台的道具十分简洁,除了演员所需的身段道具以外,最为醒目的便是舞台左侧一条挂于黑色布景之上的白色投影,此为用于播放小王桂卿所演绎的《雅观楼》的片段。这样的舞台设计可体现时空交错的虚拟舞台的设计理念。李佳麒在舞台上与投影上的“李存孝”同步演绎,好似瞬间回到了往昔他在舞台上演出、在师傅家学习的场面。但该设计在增强了剧情的代入感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视觉混乱,观众的注意点会游移不定。此外,在其中的一段表演里,李佳麒在进行身段表演的同时并没有演唱,演唱的部分仅仅依靠投影中影像里演员的演唱而来,因此声音的质感略显粗糙。

戏曲·呼吸 | 京剧《回身》:回首翘望,身不由己,整装待发,传承艺术-信息快讯网

从听觉上来说,《回身》与其他新编京剧最大的不同即是简洁乐队伴奏以及口语化的说白,并且演员所有的演唱也不是在胡琴的伴奏下进行,而是由唢呐代替京胡作为伴奏。李佳麒回忆往事的整个叙述过程也都是运用普通话进行表述,字正腔圆的吐字发音与传统京白有很大区别,这样的表述更像是演员在与观众聊天,讲述故事,拉近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剧目更显年轻化,但同时削弱了京剧的韵味。此外,最具现代化的地方便是剧目中主人公回忆、诉说往事时的背景音乐。该背景音乐并非现场演奏,而是通过前期的制作在现场通过音响直接播放。音乐时而以钢琴作为主要乐器,时而由古筝、笛、二胡通过电脑混编而成,效果更倾向于如今影视剧中的背景音乐。如此大胆的音乐创作想必是音乐设计者考虑到了作品的时间定格。整部作品是从当今的时间点与视角回顾过往,因此,配乐与念白都和当今的审美相符,而不仅仅局限于严谨的乐队编制与念白方式。

整部作品最为凸显之处便是其在思想上的升华。当视觉与听觉上的冲击力逐渐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时就需要注入新的元素来使得作品内涵更为饱满,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回身》中李佳麒在回忆往事的同时也是在对过去遗憾的释怀,并愿重新出发,传承艺术,整体立意看似寻常,却是当今人们对于艺术亦或人生最好的抉择态度。在戏曲剧目中,少有演员可在舞台上演绎自己的人生经历,诉说自己的故事,但李佳麒在《回身》中做到了,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观众通过他对往事的演绎,在了解演员的同时更加了解了李存孝、小王桂卿与京剧艺术。可以看出,李佳麒对于《回身》的演绎也是尤为情深,以至在谢幕时可清晰听见他的哽咽。

戏曲·呼吸 | 京剧《回身》:回首翘望,身不由己,整装待发,传承艺术-信息快讯网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一部好戏真正的意义便是在传承经典传统文化、音乐的同时让观众听懂戏曲、看懂戏曲,并从中得到思考与启发。《回身》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极具现代性的念白与音乐颇显京剧新活力,同时对其艺术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创新设计使得剧目的程式性削弱,较为规整的唱段也大多是在演绎《雅观楼》的片段。或许这也是台北新剧团为其冠上“实验”二字的原因。总而言之,《回身》还是可将其戏曲价值诠释到位的。

作者:张孜乐

图片:主办方供图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市民龙舟联赛总决赛落幕,古老运动在申城新一代中传承
在艺术学校里必须学会什么?听听这些院校掌门人怎么说,看看这个博览会给了哪些启示
匠“芯”传承,这场比赛一展浦东集成电路工程师风采!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20演出季正式发布:《正红旗下》等八大亮点项目即将到来
视频 | 小剧场戏曲展演升级“国字号”,助力演艺大世界活力涌流
雨水“穿”身上是啥体验?沪上百年建筑里的艺术展凸显“持续新生”魅力
以荀派大家命名的基层京剧团,排了一出现代戏歌颂雨花英烈
张云雷用张火丁写段子,被程派艺术研究会反击:请和程派艺术保持安全距离
彩绘四大名著,另一种复原与艺术体验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正在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金字招牌
方寸之间绣绝活儿 六旬彝族老人的非遗传承梦
演员邀约制推动出新作,上海越剧院《宴祭》揭幕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
展示全国工艺美术名匠、非遗工艺类传承人精品,奉贤举办“天工开物”邀请展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聚合各剧种名角展艺创新
癌症治疗兴起“第四次革命”?《自然》刊登重磅研究:找到了癌基因真正在哪里!
戏曲·呼吸 | 破·立·寻——评台北新剧团实验京剧《回身》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至爱”
用传统山水呈革命史诗,石鲁百年艺术展将在国博推出
戏曲·呼吸 | 论世间“爱恨情仇、生死轮回”之《故人心》
艺术有没有“史”?跨界研究如何“牛头对马嘴”?
传递爱与艺术的名义,又一国家级美术展将亮相上海
戏曲·呼吸 | 历久弥新的高甲戏:看《阿搭嫂》“传统”中的“不传统”
音乐剧在中国已迈入“产业化时代”,“演艺大世界·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成立
视频 | “小剧场戏曲节”正成为小剧种的“福地”
戏曲·呼吸 | 评绍剧《灿烂八戒》:起承转合见功力,守正出新显魅力
厚植技能沃土 传承世赛精神,杨浦展示“上海服务”技能风采
京剧演员姜亦珊意外离世,年仅41岁
戏曲·呼吸丨评京剧《赤与敖》:传统形式焕发现代活力
戏曲·呼吸 | 观京剧《赤与敖》:水一样浸透的力量,火一样吞噬的魔力
传承红色经典,公交781路邀请市民参加定向越野
化学学科知识里也隐藏着学习做人的细节:传授“物质不灭”知识,传承“知行合一”理念
纪念“一二·九”运动| 铸中国心传承大师精神,华东师大排演大师剧《孟宪承》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