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富营养化难题亟待破解

2015-11-13信息快讯网

“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后,我们实施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约15%,有效遏制了流域水污染趋势。但是,目前流域河湖污染仍然严重,部分地区城乡供水安全问题仍然突出,这已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九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讨论会上,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巡视员、总工程师林泽新在会上表示,太湖流域的水安全形势相当严峻,太湖治理要坚持不懈。

水质改善,蓝藻仍存暴发可能

2007年,太湖水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22.5%。同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实施后,太湖水质达标率持续提升,去年已达38.7%。“根据现在的趋势,今年的达标率有望达到50%。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80%。”林泽新预计。

不过,太湖的污染治理仍旧面临严峻的挑战。“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超水体纳污能力,污染源治理难度仍很大。”林泽新说,“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太湖流域工业化进程快,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集,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水污染治理措施相对滞后。”根据2013年的数据,年废污水排放总量为64.7亿吨,为流域水体纳污能力的2-3倍。

工业污染方面,工业园区等集中式污水处理较好,但部分工业、企业分布零散的地区,污水处理厂管网延伸难度较大;对农业污染,则是重视不够,投入偏少。林泽新说,数据显示,太湖流域平均化肥施用量约40千克/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6倍;平均农药施用量约1.61千克/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7倍。

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是:22条主要入太湖河道中,近一半河道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太湖处于中度富营养水平,富营养化面积75%以上,重富营养水域占全湖面积10%。林泽新提醒:“局部湖区的生态已由‘草型’转变为‘藻型’,只要外部气象等条件具备,太湖蓝藻就可能大规模暴发,太湖富营养化控制和氮磷削减难度非短期内可以解决。”

“三位一体”,更需倡导节水

太湖管理局已着手对太湖、望虞河、太浦河、淀山湖等重点河湖进行水生态修复,实施河网综合治理、河道轮疏、入河排污口整治等措施,改善水环境。

在大力整治污染的同时,还要做哪些努力才能保障用水安全?林泽新认为,当务之急要加快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完善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环境改善三位一体的工程体系。

除此之外,在净水、调水的同时,水安全还需节水来保障。林泽新建议,太湖流域应全面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规划和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功能区管理等制度;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推广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坚持全民节水,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安全保障新机制。

文汇报记者 赵征南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