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画院“以诗征画中国画展”开幕
乐震文根据王维诗作《积雨辋川庄作》所创作的作品。(上海书画院供图)
本报讯 (记者 徐维欣)诗词和书画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两颗璀璨的明珠,两者意境相通、意蕴相连。不过近年来两者在创作关联上似乎有所缺失,为弥补这一缺憾,上海书画院特意举办“以诗征画”活动,经过甄选,146件入选作品昨天在上海图书馆开幕的“吟赏诗情·品味画意——以诗征画中国画展”亮相。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著名山水画家乐震文表示,此次展览除了展现别样“诗情画意”之外,更是画院“开门办院”理念的一次切实实践。
经过多番斟酌,此次征画活动最终确定李白《九日》、韦应物《滁州西涧》、王维《青溪》、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四首适宜山水、花鸟、人物创作的诗作为创作题材。初选绘画作品来自全国各地500余件,经过评委会评选,确定入选作品。上海书画院还邀请萧海春、车鹏飞、张强辛等名家,对入选作品进行复评筛选,根据作者对诗词的理解以及画题的巧妙创新,选出一、二、三等获奖作品,共计6件。
著名山水画家萧海春是本次活动的评委之一。他介绍说,上海书画出版社曾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举办过“以诗征画”活动,此后这一活动“断档”近20年。“中国画与中国文学原本就靠得很近,但是,现在不少中国画家对传统诗词不甚了然,需要有合适的方式让他们补上这一课。中国传统文学的精髓能够让我们的画家走得更远。”萧海春说,“以诗征画”其实古已有之,宋代画院就曾以“深山藏古寺”等为题甄选笔意俱全的能手。“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作品的意蕴反映的是作者的综合素质,体现“绘画要有意境,有诗情和神韵,更需画外功”的理念。对于此次展出的作品,萧海春坦言,这样的“命题”式的创作,让参展画家明显突破原来已经有些“轻车熟路”的固有思路,效果十分明显。
除了让画作寻找“诗魂”,此次面向全国征稿、突破地域限制也是上海书画院开门办院的一次积极尝试。乐震文表示,此次展览只是一个开头,明年上海书画院还将进一步回归经典。“我们计划举办‘走进宋元’征画活动,让绘画与文学有更加充分的融合,让画家不再一味闷头画画,更加注重其背后的人文修养。”与此同时,上海书画院的门有望打开得更大,“大家所说的‘海派书画’还有着一定的地域限制,通过打开大门,我们更希望能够打造一个覆盖面更广的‘江南艺术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