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梦想•新春走基层 | “95后”演员有了“50后”戏迷

2018-01-15信息快讯网

新时代新梦想•新春走基层 | “95后”演员有了“50后”戏迷-信息快讯网

寒潮下的上海气温跌破冰点,上海沪剧院的基层演出却进入最密集时期。上周六浦东新区祝桥镇文化中心接连有《大雷雨》《陆雅臣》两台传统戏上演。演出下午一点半开始,记者却发现,早上九点,“50后”戏迷马先生就赶到后台“蹲守”,等待他的“偶像”——上海沪剧院青年团“95后”演员洪豆豆。

像这样的基层演出,上海沪剧院仅一月就有32场。目前已经进行的十多场演出中,老中青三代演员足迹遍布浦东、闵行等多地的乡镇街道。走基层演出可不是“蜻蜓点水”,当天专门为青年演员“把场”的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有着更长远的计划:携手当地镇政府,派资深演员为当地业余沪剧爱好者提供专业指导;与当地企业合作,计划每年为祝桥镇观众带来多场公益演出。潜得深才能抓得牢,从乡野成长壮大的沪剧,在反哺基层中正获得更为长久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演出现场,演员梳头、化妆、更衣,整整一个小时。和剧场演出相比,要完成的准备工作一样少不了。在报告厅临时改成的化妆间里,洪豆豆和其他青年团成员迅速进入状态。他们在大巴上还在玩手机游戏、听流行歌曲,可一旦粉墨登场,眉眼里顿时有了超越年龄的庄重沉稳。在没有空调设备的剧场里,身着单薄的戏装,姑娘们伸出的兰花指冻得发红,却依然全情投入。

正是被这样的表现所打动,“50后”马先生成了这群“95后”的戏迷。演出间隙,他一边向洪豆豆展示此前的合影,一边连声称赞:“年轻人真正好!我永远支持你们!”常年在基层舞台“摸爬滚打”,青年演员不仅累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也攒下了艺术生涯的第一批“忠实观众”。周末的演出现场,既有马先生这样的老面孔,也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早上八九点就赶来等候演出的资深戏迷。散场时,年轻人的表现已经获得不少老戏迷的认可,他们激动地说:“这群年轻人,有戏!”

基层观众的热情也感染着青年演员。洪豆豆还记得有一次下乡送戏结束后,一位老乡特地把自己种的苹果塞到她手上。她感慨:“他们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上海沪剧院继承自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而百姓质朴纯粹的支持厚爱,则给予这批年轻沪剧人更多坚守的动力。

走到基层观众中的不止是年轻人。当天与青年团合作演出《大雷雨》的是沪剧院“老法师”钱思剑。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演出在基层,他早已习惯了日场夜场连轴转的节奏。在他看来,频繁密集又富于挑战的基层演出,也恰恰是锻炼意志、打磨艺术的良好契机——没有专门的化妆间,演员就在杂物间描眉戴头套;话筒突然不响了,那就练一练嗓子。

对于沪剧人而言,“沪剧回娘家”不止是地理意义上的,更是心灵层面的。回到剧种起点,从观众中寻找共鸣与感动,给了沪剧人大踏步向前发展的底气。茅善玉说:“新春将至,常回家看看,和哺育沪剧的‘娘家人’在一起,踏实。”

“50后”上海阿姨无偿捐献稀有血17年,被封“熊猫女侠”
18部音乐剧年末集中来袭 优质演员“反哺”本土音乐剧市场
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基层延伸
95后哥哥晒捉弄妹妹日常成网红 二胎兄妹欢乐多
上海这个街道2.7平方公里内聚集了4家三甲医院,基层政府怎样当好医院“店小二”?
大城善治,基层建设探新路
党建领航 凝心聚力 打造共建共享共荣的“共同体”——闵行区新虹街道举办城市基层党建品牌发布会
基层数据上“云端”民生实事有着落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上海,正在织就一张更加安全的城市密网
国务院每年报告全口径国有资产“明白账”
【新时代 新梦想 新春走基层】寒潮下的夜急诊,停不下的“白大褂”
新时代新梦想•新春走基层 | 寒潮下的夜急诊,停不下的“白大褂”
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在广东安徽两地启动
“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为基层送文化大餐
市教卫党委和市教委到上海大学开展基层调研,针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痛难堵点,上海将形成“四个清单”
朗读《哗变》,北京人艺青年演员“勇敢地触摸经典”
对话张译:演员如果做不到“真听真看真感觉”,观众就不会相信你
95后男生也美妆,5人中就有1人用BB霜,男生为何越来越“娘”?
2018第一季度北上广深36%岗位平均月薪过万,四分之一95后求职主动投小型企业
50后至80后爱读历史传记,90后00后偏好悬疑推理小说!这个大数据里面有你吗?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