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96年,复旦大学为何今天重设人类学系?
早在1921年,复旦开始讲授人类学课程,是中国最早开设人类学教研的高校;在当时复旦大学的年鉴中,就明确提出了成立人类学系的设想,而这一等就是96年。今天,复旦人类学专业所有师生的梦想终于成真,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正式成立,未来将致力于人类学与人类遗传学人才培养,全面探索中华民族的起源与演化的历史和现状。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今天,复旦人类学在文理交叉、学科融合的传统下,将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思路和工具应用于人类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包括证明东亚人群非洲起源、汉族形成于人口扩张、汉藏同源、出生缺陷的若干遗传机理等,在国际上赢得了斐然声誉。
在此基础上,复旦大学人类学学科聚集了全校文理医科的优势研究力量,在学科发展的模式和方向上走在国际前沿,成为引领国际人类学与人类遗传学研究方向的领军团队,尤其在亚太人类学与人类遗传学研究领域,已成为世界级研究中心。
人类学与人类遗传学两大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复旦大学人类生物学在全国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一面独特而鲜明的旗帜。据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系主任王久存介绍,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作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设置的第七个系。通过借助对人类基因组的分析,全面探索中华民族的起源与演化的历史和现状,全面解析东亚遗传结构和人群谱系结构,重构民族类群的演化历史,揭示人群差异,挖掘遗传资源,为重要体质、生理、病理表型的遗传分析提供精准研究对象,为中华民族的身心健康作出贡献,同时也为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成立仪式后,李辉、王红艳、王磊、卢大儒、姚大力、李士林等复旦学者分别以《Y染色体Q单倍群扩张与北亚史前文明萌芽》《岀生缺陷研究策略的思考》《探索生殖疾病中的新孟德尔表型、基因及机制》《基因编辑与遗传病治疗》《蒙古高原游牧人群及其文化的起源:读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法医人类学应用性研究》为题作成果报告。(见习记者 李晨琰)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