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拱宸书院让阅读有声有影有温度 捧起承载大运河记忆的读本

2018-02-04信息快讯网

杭州拱宸书院让阅读有声有影有温度  捧起承载大运河记忆的读本-信息快讯网

▲拱宸书院里的“廿四书弄”吸引市民前来静静地阅读书籍。|文华摄

这里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沿岸一处很有意思的分界点。房子的这一头,是玻璃幕墙高耸的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餐厅、健身馆、电影院……处处彰显出现代和时尚;另一头,是桥西历史街区,青石板铺就的古街、木屋、中医馆静静林立。而这幢将现代商业文明与古老传统文化巧妙连接在一处的两层小木楼,门前牌匾上书“拱宸书院”,正是以大运河上著名的拱宸桥命名。

书院可谓名副其实,其内设置与藏书,皆与大运河有关。逛完商厦,转身走进古朴的书屋,捧起一本承载杭州大运河记忆的读本,走进的是历史,也是运河人家的一方精神家园。

“廿四书弄”寓意美好

“拱宸书院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称为书院有些夸大,不过它功能齐全,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拱宸书院院长任轩介绍,房屋二楼主要是藏书,大多都是关于运河的书籍,有的来自街道收购,有的来自热心市民的捐赠,一些书籍还是孤本。除了藏书、阅读功能,拱宸书院下设有拱宸书协会、运河诗社、江南民乐队等10支群众文体团队。书院的一楼大堂则是交流沙龙区,几乎每周都会邀请著名诗人、作家、资深传媒人、画家及非遗传承人等担任书院的“院士”,到这里和读者交流互动。

书院左侧一间约20平方米的小屋,屋内灯光常年不灭,任轩把它命名为“廿四书弄”。“‘廿四’的含义有三个:二十四小时、二十四节气和二十四史。二十四小时是指书弄全天开放,二十四节气是指书弄全年常态性开放,至于二十四史,是因为拱宸书院同时也是一家研究运河历史与文化已长达十多年的民间机构。书弄内展示了我们的许多研究成果。”任轩介绍,书屋目前存书3000多册,一部分是讲大运河文化及历史沿革的书籍,一部分是全国各地100位作家、诗人捐赠的大运河相关书籍。“希望这个书屋能让运河的故事为更多人所知,为爱阅读的人、孤独的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个思想空间,一个运河边特殊的阅读点。”任轩表示。

走进“廿四书弄”,书屋正如其名,狭长如里弄,布置很温馨。木质的书架顶天立地,一个透明的圆形窗口正对着桥西直街,刚贴上了新春的窗花。座位上有小小的书桌板、插座、绿植,你可以看书、休憩,也可以给远方的朋友寄一张关于运河的明信片。浏览书架上的书,《运河南端 水韵拱宸》 描述了梦幻空间般的百年富义仓、大运河南端标志拱宸桥、“运河第一香”香积寺;《大河无言》 则以诗歌的方式记录了大运河畔的点点滴滴。还有作家北村的 《周渔的火车》、人民文学奖获得者海飞的小说 《看你往哪儿跑》。59岁的郑田辉是这里的常客,他来自安徽阜阳,是附近商场的保洁员。从书屋“开张”的第一天起,他便利用每天午休的1个多小时来这里坐坐,翻几页书,如今这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一直挺爱看书,这里对所有人开放,很温馨。”郑田辉说,在这里读书很安心。

传统书屋也能融入现代科技

随着央视 《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相继推出,全国掀起朗读热。受此启发,任轩脑洞大开:阅读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要有声有影,还要有温度,传统书屋能不能也跟上这个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时尚? 央视朗读亭“漂”来杭州时给他带来了启发,在拱墅区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一个约4平方米的“公益朗读屋”诞生了。

“大家好!我是夏天,我今天给大家朗读的是《中国梦》。今夜,你入我梦来,带着女娲补天的彩石……”在稚嫩的童声中,小朋友坐在“演播室”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经过后期的处理,这段视频将在‘运河读者’App客户端播放。这间‘演播室’最近可是人气爆棚,朗诵者有75岁的老大妈,也有四五岁的小朋友,他们都想在这里展示自己的风采。”任轩介绍,演播间虽小,但设施齐全,功效很好。

“读者进去后都是自助录制,只要设备没有出现损坏,就不会有工作人员出现,“使用须知”已在门板上详细罗列。进到屋内,点击触摸屏,便可一键录制。”任轩表示,这样可以尽可能营造私密的空间,让朗读者全身心投入。朗读者只要愿意,除了周一闭馆日外,其它时间内24小时都可以来这里尽情朗读。朗读画面的影像资料,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读者留存,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推送。任轩还计划,今后将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来到朗读屋内,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给大家讲讲运河文化的诸多精彩之处。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叙事方式,图书馆仅停留于文化层面温情脉脉地怀旧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以更积极的姿态介入当代城市文化发展中。”任轩表示,千年古运河以往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璀璨迷人,因为它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声、光、电,而传统书屋也可以融入现代科技,让纸张有声、有影、有温度。

(本报杭州2月3日专电)

*报独家稿件,来源请注明出处。

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这些话掷地有声
让“城市遗产”讲述有温度的人和事,政协委员提案关注城市文化记忆
周末阅读 | 推理十诫,曾是悬疑写作圭臬,让当下无数“柯南”躺枪?
“成人不得阅读!”《纽约时报》推出儿童月刊
杭州超山再现十里梅花香雪海盛况
书院门前的野山楂
2017年上海市健康微信公众号累计阅读超5481万
兼顾“为学”与“修身”,走出一条传统和现代兼容并蓄之路——— 千年岳麓书院再现当年兴盛
北大教授陈平原:信息爆炸的时代,过分地贪多求博,对阅读是一种戕害
自由空战首次进入空军飞行院校教学
美解密“通俄门”调查备忘录 特朗普称监听事件是“美国的耻辱”
文汇深呼吸 | 经典阅读“速成”之风何以蔓延?
浙江遂昌小伙卖掉杭州房、辞去公务员回农村!爸妈气得大骂,结果……
“小巷总理”梁慧丽如何“绣”出有温度的社区?
杭州建立车位共享平台 破解城市停车难“顽疾”
逝者 | 《宝莲灯》编导李仲林逝世,他把有声的戏曲改变为无声的舞剧
才读初三,已被清华大学预录取!这位杭州“工科小男生”还很喜欢写作文
新形象很另类,你见过“不文艺”的徐静蕾吗?她自导自演的影片快集齐了所有影坛大腕
超九成瓶装水样品受到塑料微粒污染,这些塑料微粒来自哪里?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世卫组织将评估风险
在景美人和的浦东书院镇里,听赵静、何麟、奚美娟吟咏诗歌,赞美女性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来杭州万松书院赏耐阴植物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