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对课”遗憾“下线”,当有志于探索个性化教学的教师遇上“减负令”该何去何从

2018-03-30信息快讯网

十年“对课”遗憾“下线”,当有志于探索个性化教学的教师遇上“减负令”该何去何从-信息快讯网

让三年级的孩子学习对对子、给五年级的孩子上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 ……从2000年开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丁慈矿便将古代私塾中的必修课“对课”搬进了现代课堂,让语文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只是后来,呼吁“减负”的禁令越来越多,这门课便在2010年左右结束了。

一方面,人们期待独到且多样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大家又担心所教知识超出“范围”,增加孩子“负担”,学习一些非应试的知识则又“浪费时间”。当有志于探索个性化教学的教师遇上“减负令”,应该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恐怕得先从“减负”到底要减什么“负”说起。

跳出学习的功利性,教得“多”未必是件坏事

第一批上过丁慈矿对课的学生,如今大多已经大学毕业,或是走入职场,或是继续深造。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硕士的方凯成谈及过往时光,始终念念不忘那一堂堂酣畅淋漓的对课,而那时陶冶出的古典情怀,让他走上了学习文史哲的道路,如今也依然浸润着他的心灵。“我们当时不觉得自己在‘学语文’,而是在当文人墨客。”

“我给三年级的学生出过一个上联‘春风来海上’,孩子们对得特别好——‘秋雨过江南’‘冬雪落山中’……”时至今日,丁慈矿还是能清晰地回忆起学生们对出的佳句。而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本事,是在逐步渗透声律、平仄、对仗等看似枯燥知识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

丁慈矿提到,最开始他会让学生念诵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打油诗”,比如宋代诗人邵雍写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之后,孩子们会接触《声律启蒙》,感受韵律、节奏之美。有时候,《蜀道难》《春江花月夜》 等一些难度较高的名篇名作也会出现在这群小学生的课堂上。

丁慈矿坦言,他的本意并非教孩子们“学会”这些作品,而是带领他们感受文字和韵律之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些文字虽然孩子们一时可能理解不了,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大声诵读并为之陶醉。”事实上,当师生都跳出学习的功利性,仅仅抱着兴趣和欣赏拥抱知识,那么教得“多”、学得“多”未必是件坏事。

让孩子乐在其中的“负”比“一刀切”的“减”更好

事实上,像丁慈矿这样具有独特个人风格和教学特色的教师还有不少,但他们开设的“个性化”课程在应试环境中就显得有些突兀了。“曾有个别家长质疑,大量诵读经典诗文有什么用?”丁慈矿笑道。

或许我们还是要回到那个根本的问题:减负之“负”到底是什么? 在曹杨中学校长杨琳看来,“负”应该是“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也就是那些重复的、无效的、妨碍学生健康发展的课业负担,所以当我们呼吁减负时,切忌走入盲目“一刀切”的误区,必须明确的是,“减负是为了增效”。

那么什么是增效? 杨琳提到,孩子在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时,常常“乐在其中”,甚至“不知疲惫”,所以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为学生减负的第一步,是挖掘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学科领域,进而搭建更多平台,满足其个性发展需求。

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校长张计蕾看来,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最基本的、面向所有学生的。“但是,它绝不是教学的枷锁。”现代与未来的教育,不应仅仅看“标准”的文字来应对考试;而应见“标准”的精神,培养能力。“一个有较强‘专业性’的教师,是能够对每一个孩子负责任的,是能够按照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学习风格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多元发展、差异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每一个学生有效传授知识的。”

“我们鼓励青年教师朝着‘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日常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个性风格,因为只有教师的个性发展,才能引领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和多元成长。”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赵瑛群认为,校方要善于引导教师向多样化教学转变,向综合能力的提升转变,从研究“教什么怎么教”更多地向研究“学什么怎么学”转变。

“学校中学与教的环境发生了改变,教师也被赋予了更多身份与角色,如设计师、工程师、心理师等,通过技术手段分析学习数据和学习结果,设计适合的学习过程、环境和路径,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将会成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能力、新专长。”赵瑛群这样说。

文:朱颖婕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沙漏》《春天的缺点》……“05后”佳作频现:“这是属于个性的声音”
老教师“扎堆”退休!上海最缺的教师竟然是……
这才是有温度的教育!浙江试点小学生早上推迟半小时上学
减作业、降考试难度只是课业减负“退烧药”,不治本会反弹!教育大拿说,这样才“治本”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快来看看有你的老师吗?
为幸福而奋斗 因奋斗而幸福 | “最凶”女教师既教做人又授技能
钟扬教授生前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指出:教育最重要的是释放学生的学习力
键盘生风云,网文恰青春!中国网络文学20年带来的惊喜还不止这些……
教学生快乐,耶鲁大学2018春季全新课程成创校316年以来最热课程
从小米、富士康讲到工匠精神、中国梦……这个区摆脱了学科教学和思想教育“两张皮”
如何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专家: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和项目平台
肿瘤专家汤钊猷院士说,肿瘤治疗进入“个性化”阶段,控癌防癌更需要人文力量
“上海经验”夯实“人民满意的教育”基础
扩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长江学者”增大对思政课教师支持力度!
90后“美女教师”加了5000名男网友,2年内靠“网恋”骗了50万
新高考的神奇效应:“西学东渐第一校”打出“科技”牌,学生轻松接触科技前沿,教师完成职业转型
美国400名中小学生及教师家长走进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感知中国文化
我们真正期待的教师,要么是师范院校培养不出来,要么是培养出来但数量远远不够,这到底是为什么?
“减负不是简单减少作业量,而是要斩断学校和机构的利益链条”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