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物修复员赵嫣一的故事

2018-04-10信息快讯网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物修复员赵嫣一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仿制文物如同做外科手术,需要静心精心。在工作室的无影灯下,赵嫣一正在仿制藏品。

【开栏的话】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

90多年前,在风雨如磐、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青年勇立时代潮头,用“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的时代最强音,掀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时代在变,青春奋斗的主旋律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加壮阔的征程在我们脚下展开。当代中国青年正接续前行,努力把自己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从今天起,推出“奋斗的青春”专栏,走近各行各业的年轻人,用镜头记录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勤勉进取、恪尽职守的点滴,展现他们为梦想、为幸福而奋斗的风采。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展厅第二部分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无疑是必看展品。对于参观者来说,隔着厚厚的玻璃罩,仔细观摩那晕黄纸本背后的澎湃激情,跨越时空与历史文物相会,那个革命热潮风起云涌的时代仿佛近在眼前。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经过岁月的沧桑洗礼,文物原件的纸张早已泛黄发脆,已然不适合再安放于展柜中接受灯光的持续照射,展馆中陈列的这件《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是一本精确仿制件。从纸张到字体,从水渍到磨损,仿制件几乎达到与原件“神形兼备”的程度。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负责这一重大仿制任务的,是一位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保管部的赵嫣一。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物修复员赵嫣一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 两年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仿制文物近90件,这些工作都是由赵嫣一独立完成的。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文物中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耐住寂寞爱上文物修复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物修复工作室不足十平米,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一张红色工作桌几乎占据了房间一半的面积,无影灯下,大大小小的毛笔、毛刷、工具整齐排列,圆形调色盘中是深浅不一的墨色,一台小型色彩分析仪随时“待命”;右手边是带有通风装置的操作台,最正中的位置摆放着几页根据文物原件打印出来的精细放大图像和色彩分析数据;边上则是整齐叠放的经过手工染色、深浅不一的成品宣纸……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物修复员赵嫣一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仿制原件,首先要从材料入手。借助办公桌上的显微镜,赵嫣一探究纤维的结构特征,考虑选取合适的仿制材料。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物修复员赵嫣一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做旧纸张是用茶水染制宣纸,须一气呵成。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物修复员赵嫣一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回家路上。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物修复员赵嫣一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 业余时间做做手工。

赵嫣一静静地坐在操作台前,对着灯光,用粉擦仔细地为手上的《新青年》杂志创刊号《青年杂志》仿制件“润色加工”,并不时对照图纸,确定擦痕深浅。

赵嫣一原本学的是经济,由于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研究生阶段跨专业考入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文物保护方向,毕业后应聘进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小赵坦言,在学校主要学的是古代纸张和书画修复,但革命文物的修复技术和工艺有很多不同之处,需要自己去揣摩研究。

“每次仿制前要仔细研究原件纸张纤维、油墨、印记等因素。对于《共产党宣言》这样的一级文物,提取检材的次数都有一定要求,有时需要通过原件上散落的零碎纤维进行检测,确定纸张类型,寻找合适的仿制材料。”文物仿制,除了仔细,还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赵嫣一边介绍边拿起一张宣纸,在500目的细撑上铺平,用毛刷蘸上用来染色的茶水,在纸上刷上一层、两层、三层……每一遍染料刷过,宣纸干透后的颜色就会加深一层。“仿制工作工序繁多,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传神仿制耗费数月心血

小小一件文物,想要传神仿制,工作人员往往需要耗费数月心血。很多革命文物诞生于战争年代,当时的印刷工艺有一部分因为技术进步已被淘汰,怎么恢复失传的技艺,是仿制工作最大的困难。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物修复员赵嫣一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用棕刷小心翼翼轻刷,才能还原原件印刷时留下的痕迹。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物修复员赵嫣一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仿制件上的“锈蚀”印迹就是用这把小毛刷一点点“种”出来的。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物修复员赵嫣一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仿制完成后,用分色仪检测仿制件颜色与原件是否接近。

赵嫣一言语不多,但一说起文物仿制就打开了话匣子,“有些纸质文物由于保存条件的关系,在辗转沿革中留下各种印痕,这些印痕既不规则也无规律可循,需要我们小心尝试,使用各种器具进行仿制。”

仿制工作有时会借用外科手术器具,而遇到更特殊的情况就只能一点点摸索。赵嫣一指着手边正在仿制的《青年杂志》介绍道:“像这种订书钉的锈蚀,我们是用酸洗的方法对新的订书钉进行处理,等到长出斑斑锈迹后再按需取用在仿制件上,一点一点模拟‘长’出锈蚀的印迹。”

“2016年,我们共仿制文物32件;2017年仿制55件。这些工作都是由赵嫣一独立完成的。”中共一大会址保管部主任陈晓明说,“这些文物除了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等上海本地展馆服务外,不少还是特意为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外省市兄弟单位提供的文物仿制服务,仿制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书籍,报纸、信件和手稿都有涉猎。”

枯燥单调的文物仿制工作,在赵嫣一看来却是受益良多,“仿制文物既保护了珍贵的文物原件,也能更好发挥革命文物的宣传教育作用。潜心研究每件文物的细节,更让我对革命先烈满怀敬意。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文物中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作者:叶辰亮

摄影:叶辰亮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王柏玲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立体呈现周恩来在上海的奋斗足迹
以好奇心贴近文物,《国家宝藏》第一季研讨会揭秘“网红”是如何炼成的
华山医院联合中科院提取蚕丝蛋白,可修复固定颅骨!2020年投入临床应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
“国家宝藏”守护者:让“活”起来的文物讲好精彩中国故事
邹容纪念馆在上海徐汇华泾镇开馆
全国首创,驻沪部队官兵手持“红色护照”可走遍22家红色场馆
传承弘扬上海“红色文化”系列报道 | 清明细雨中,红色文化地标让人慢下脚步
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来沪调研长三角这件大事!李强同调研组座谈
上海一女子地铁站不安检 与工作人员起冲突
尖脆清亮骨笛声穿越八千年,上音《笛韵天籁》将上演
国家文物局就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拍卖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事发表声明
疑似圆明园被劫文物虎蓥以41万英镑价格被拍卖,国家文物局曾谴责并号召全球收藏家抵制
“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黄土埋皇上” 陕西:根植文物厚土,努力彰显文化自信
陕西回应兵马俑受损事件:120件(组)展出文物已悉数回国,不会因偶然事件停止文物对外交流
“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黄土埋皇上” 陕西:根植文物厚土,努力彰显文化自信
延续民族歌剧的红色血脉
讲好“党的诞生地”故事,北大师生在中共上海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
这几天在湖北湖南考察,总书记最关心的是生态修复!
文汇独家|日本议员参观中共一大会址,他们说了啥?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揭秘《共产党宣言》惊心动魄的保存故事
【汶川地震十年】探访“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