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义工”白先勇,倾尽余生只为昆曲

2018-04-28信息快讯网

“昆曲义工”白先勇,倾尽余生只为昆曲-信息快讯网

如果和80年代以前生人说起白先勇,首先想到的多半是其作家的身份,聊起的则是那本《台北人》。可如果要问起“90后”“00后”,首先蹦出的词怕是“昆曲”,绕不开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牡丹亭》。

在今天下午召开的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宣布将本届特殊贡献奖颁给“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

是的,过去的十几年间,他致力于昆曲的推广与普及。2004年的一出青春版《牡丹亭》,他试图告诉年轻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2009年他首倡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让昆曲赏析成为高校学子的通选课程,2018年4月10日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在北大的推出,就是多年深耕高校最好的成果;这些年,由他担任总制作的昆曲《玉簪记》《白罗衫》《义侠记》一部接着一部上演。在他的倡导下,艺术家用当代人的眼光与思想重塑老戏,让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成为昆曲的忠实拥趸。

白先总爱把“我是一名昆曲的义工”挂在嘴边,也正是在他和几代昆曲人的共同努力下,600岁昆曲焕发时代活力。耄耋之年的白先勇,如老骥伏枥,为昆曲推广普及甘做“义工”。

“昆曲义工”白先勇,倾尽余生只为昆曲-信息快讯网

用青春版《牡丹亭》让昆曲重焕青春

暮年的全力以赴,源自童年的情根深种。1945年,不到十岁的白先勇在上海美琪大戏院第一次看昆曲。他的“起点”很高。彼时正值梅兰芳复出,与俞振飞合演《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段“皂罗袍”就这样印在少年人的心中。直至1987年他在复旦大学做访问教授,上海昆剧团演出《长生殿》,白先勇第二次与昆曲邂逅,年少时的“昆曲梦”被唤醒了,他下定决心为昆曲做点什么。

“昆曲义工”白先勇,倾尽余生只为昆曲-信息快讯网

2001年,昆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白先勇瞅准时机,希望推出青春版《牡丹亭》。作家出身的他,参与到剧本整理之中;他还召集两岸三地的艺术家,由昆曲老艺术家担任艺术指导,吸引一流舞美主创参与昆曲制作。而为让昆曲在新千年重获青春,白先勇大胆提出启用年轻演员。一是为传承,让青年昆曲人在舞台磨砺中快速成长;二则希望以青春面庞吸引青年观众。在他看来,要把年轻人,尤其是高校学子吸引到剧场,先要把这个古老剧种的青春生命召唤回来。

还记得2005年第一次在北京大学演出,当时北大有95%以上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昆曲,然而一场演出过后,学生们感慨:“宁愿醉在《牡丹亭》中,永远不要醒过来。”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集结两岸三地的艺术家开启首演,十余年来走过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内外三十多所重点大学演出。粗略算算,“义工”白先勇亲身参与了150多场。

“昆曲义工”白先勇,倾尽余生只为昆曲-信息快讯网

▲在英国伦敦,昆曲《牡丹亭》同样得到观众的热烈反馈。

深耕校园,让学生从观众成为演员

这些年,白先勇口中的昆曲新一代年轻演员“小兰花”已长成。于是,他又把目光从台上转到了台下。在他看来,把好戏介绍给青年观众,还要在高校设置昆曲课程,启发青年学生对我们中华文化瑰宝昆曲的兴趣及认识,他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台北大学开设了昆曲课。2009年,由白先勇倡议的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展开。是创新也是传承。早在上世纪初,蔡元培、吴梅等热爱昆曲艺术的学者曾将昆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引入北京大学。一个世纪过去了,学生的热情不减,不仅学听昆曲、学唱昆曲,更学演起了昆曲。本月(4月)由白先勇担任制作人的校园传承版《牡丹亭》首演,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6所北京高校的大学生,唱起水磨调有模有样。看着台上“姹紫嫣红开遍”,白先勇又有了新主意:“香港也有学生演《牡丹亭》,台湾大学也演过《牡丹亭》,如果两岸三地的同学们合起来串演,那才有意思。”

“昆曲义工”白先勇,倾尽余生只为昆曲-信息快讯网

▲白先勇在北京大学为大学生普及推广昆曲。

“昆曲之美,也是中国文化之美。昆曲不仅是一出出戏,也是明清时期中国最高的文化成就之一。”在白先勇看来,推广传承昆曲就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虽是“圈外人”,他却深感使命重大:“如果昆曲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衰弱了,那我们就是民族的罪人。”带着这份文化使命,已是耄耋之年的白先勇,继续走在为昆曲鼓与呼的路上。


作者:报记者 黄启哲

编辑制作:黄启哲

图片来源:许培鸿摄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