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件海派旗袍入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海派旗袍回到发祥地上海

2018-08-10信息快讯网

338件海派旗袍入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海派旗袍回到发祥地上海-信息快讯网

由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的旗袍被誉为海派文化的代表。近日,台湾收藏家王水衷将珍藏的338件海派旗袍和相关饰品慷慨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成就文博界一段佳话。昨天,文物捐赠仪式在沪举行,馆方从中精选出70余件举办 “衷藏雅尚·海上流晖——王水衷捐赠服饰展”。

“这些旗袍和饰品是我花费近30年时间收集到的,别人问我会不会舍不得,今天早上看到展览后,我觉得我最初的决定是正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最好的归宿。”王水衷说,每次捐赠自己的收藏,就像“嫁”女儿,百般地不舍,但真的“嫁”对了人,心里是非常高兴。海派旗袍回到发祥地上海,是物归其所,期望它们在学术研究、展览展示等方面发挥作用,实践美的诠释。

诞生于20世纪初的海派旗袍是极具上海地域文化特色的服饰,堪称传统文化与西式文化融合的典范。王水衷捐赠的服饰以海派旗袍为主,还包括清代旗女袍服、长马甲、倒大袖上袄等,生动诠释了20世纪初女性服饰的变化。其中,典型的长马甲、倒大袖圆下摆上袄、阴丹士林旗袍、火腿纹印花旗袍等均是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服饰。

338件海派旗袍入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海派旗袍回到发祥地上海-信息快讯网

“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映射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性格。旗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角度,从中可以看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已显露出现代城市文明的开放和个性,同时也保持着传统中国的风骨和韵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员张霞介绍,本次展览选取的70余件海派旗袍大多是常服,不属于特殊的群体或个人,也没有 “弹眼落睛”之作,但代表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万千上海女性的日常穿着。这些旗袍面料、纹样和款式精细考究,显示着与20世纪初欧洲同步的流行节奏,可以看出当时上海的文化、工业和百姓生活状态。

贴合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是海派旗袍的一大特色。据史料记载,彼时上海时装的核心是美术,往往由设计师在报刊上刊登设计款式,待读者看中制为成衣。画坛名流叶浅予、方雪鹄、张乐平、江小鹣等都曾做过服装设计。以叶浅予为例,他在1931年至1933年期间为 《玲珑》杂志画服装设计插画50余幅,并曾担任云裳服装公司的设计师。比如,本次展出的一件半长式旗袍,就与叶浅予设计过的一款格纹短袖旗袍的款式十分相近——长度至小腿中部,开叉及膝。对于该设计,叶浅予还有过专门的论述。在《最流行之新装》一文中,他写道:“目下最流行的是长旗袍,可是你在马路上走时,或下车上车时,你一定觉得她太长了吧……所以这里拟定半长式的旗袍,专为下午或出门之用。”既有出于穿着者习惯的考虑,也以美术家的时尚触觉,引导大众审美。

“海派旗袍之所以成为经典,正由于它内里是时代的风尚和文化的力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胡江表示,作为一座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主要职责是努力利用馆藏文物文献向公众展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三种独具魅力的上海城市文化。王水衷捐赠的海派旗袍和相关饰品,无疑为该馆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李婷

编辑制作:徐璐明

责任编辑:柳青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时尚丨上好的定制旗袍,师傅要测量的点达到36个!张曼玉、梅艳芳、章子怡...谁的旗袍扮相最惊艳?
时尚地标下,她们走了一场快闪旗袍秀
香港的海派 | 潘敦
各大医院做实制度惠及更多民众,上海“医学专家看普通专家门诊”举措赢得广泛赞誉
云南“三鼻孔”女孩上海九院矫形成功,呼吸、外形均恢复
上海人民出版社750种新书59场活动将亮相上海书展,20种推荐好书今出炉
上海书展100家分会场出炉,今起读者在上海文化云APP能线上预订门票
上海科学家成功创建世界首例有功能的人工单染色体真核细胞,染色体“十六合一”,细胞繁衍如初
上海博物馆赴斯里兰卡进行考古调查,填补“海丝史迹”研究空白
历史性一刻!9名宇航员将搭乘 SpaceX 和波音公司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私营公司载人航天时代即将到来
中华文化添彩美国革命女儿博物馆“2018世界博览会”
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美丽中国)
探秘:这可能是莘庄历史上最大的悬案……
让历史与现实相遇,思想与艺术交融——“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落下帷幕
根深叶茂 史苑繁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历史学的发展
这些小众细分博物馆蕴藏人文之城无限魅力:沪上126家博物馆中半数以上是新奇有趣的专业博物馆
环球时报社评:唱衰中国的人和力量都将是历史笑柄
美国共和党大金主科赫兄弟公开批评贸易保护政策 与特朗普隔空互怼
电视剧《合伙人》克隆《中国合伙人》, 故事新编还是重复创作?
上海从源头到龙头管控水质,国际一流移动水质检测车10月进驻国际进口博览会
首次加入上海书展分会场,升级版农家书屋让村民们“放下手机拿起书”
绝不放任历史虚无主义对英烈的诋毁
上海淮剧团首次进行乐队的夏季集训 “老法师”为淮剧锣鼓编了套教材
上海警备区就今年征兵政策规定和安排答记者问
“熊猫血”病人急等血源网上求助,看看上海乘警是如何做的
《延禧攻略》中的帝后情深分分钟“发糖”,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吗?
生动影像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中国最后的“慰安妇”》摄影画册今面市
人民日报钟声:牢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
台湾高中历史课纲"去中国化" 国台办回应:数典忘祖
东华大学科技旗袍将赴爱丁堡艺术节演绎中式哲学,今天国内预演
16卷《海派代表篆刻家系列作品集》首发,一人一卷立体呈现篆刻大家艺术轨迹
有趣、好玩、烧脑!丹·布朗新作《本源》继续围绕教堂、皇宫、博物馆展开故事
2018上海书展 |“海派文化地图”丛书首发,告诉你上海各区的前世今生
上海博物馆考古队在阿莱皮蒂遗址发现中国瓷器
张乐平漫画特展亮相机场,向海内外旅客呈现海派文化底蕴
博物馆故事|海派旗袍“回家”——“衷藏雅尚·海上流晖”服饰展布展花絮
动动手指,把博物馆“带”回家,沪上文物保护迈向“智慧化”
140岁的大龙邮票什么样?到上海邮政博物馆瞧一瞧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