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61年,廖美琳见证并推动中国肺癌诊疗的发展,被誉为行业“执牛耳者”

2018-08-27信息快讯网

从医61年,廖美琳见证并推动中国肺癌诊疗的发展,被誉为行业“执牛耳者”-信息快讯网

廖美琳的书桌上有一道风景:医学英语词典、科学英语词典等各类词典堆起了一栋“高楼”。“我现在每周还坚持看十几个小时的文献,因为我要看门诊,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对病人负责。”廖美琳说。今年已84岁的她,依旧每周出门诊,坚持阅读文献,掌握肺癌诊疗最新进展,词典是她的工具书。

从医61年的廖美琳见证了中国肺癌诊疗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有人将肺癌治疗进展比作蜗牛,形容太慢了,大量病人等不到有效治疗就离世了。但近些年,这只“蜗牛”加速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肺癌诊治新药、新技术层出不穷,肺癌成为近20年治疗效果进展最为明显的肿瘤之一。“(病人生存)以前讲天、讲月,现在终于讲年了。”廖美琳说,医学就是一个相加的过程,每一步都算数。

肿瘤治疗是“一步步爬过来的”

“医生不要灰心,病人不要死心。”与肺癌接触近半世纪,她得出这样的结论。1957年,廖美琳从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胸科医院,做起了呼吸科医生。1970年,胸科医院计划开设我国首个肺癌专科病房,廖美琳迎来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她被调入这个新病房负责相关工作。

“当时的治疗办法太少了,医生对肺癌基本是束手无策的。”廖美琳回忆,为了解决临床上的棘手问题,图书馆成了她的第二个家,与肺癌相关的书,她都没放过。如果看书也找不到答案,她就去求教别人。“1970年,我对肿瘤治疗所知无几。两三年后,老师派我去北京学习,并嘱咐一定要拜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孙燕医生。”廖美琳说,这个拜访对她影响深刻。

回到上海,廖美琳与同事着手肺癌倍增时间和手术治疗预后的研究。1978年,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华内科杂志》。这是廖美琳发表的第一篇有关肺癌的论文,也是她成为肺癌肿瘤内科医生的一个转折点。

上世纪80年代,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手段仅限几个化疗药物,外加手术。做了100多例后,廖美琳把病例分析总结一下,发现他们用手术加特定化疗的方法,患者五年生存率竟达到了36%。这是廖美琳做的第一个临床研究,由此开始了一个又一个肺癌的临床研究。

此后,廖美琳目睹并参与新技术的落地、肺癌诊疗时代的更迭。“肿瘤治疗绝不是有了新方法就要把前面的有效治疗方法丢掉,而是要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廖美琳说,肿瘤治疗就是每一步加一分、加两分、加三分,一步步爬过来的。

为医的目标不是各类指标,而是怎么对病人好

谈及学科未来,廖美琳反复说,希望给医生多一点时间。

如今,廖美琳坚持每周一、二在胸科医院看门诊,她看病不快,每次看10个病人。她说,肿瘤医生一定要跟病人接触、谈心,才能真实知道病人的痛苦。“为医的目标不是各类指标,而是怎么对病人好。”廖美琳说,当医生“良心要正”,这种做医生的基础,任何时候、任何年代都不能丢。如今新疗法层出不穷,但看着患者为了吃上肿瘤药卖房举债,廖美琳的内心不是滋味。她带着学生们加紧参与国产肿瘤药的临床研究,希望随着国产肿瘤药的落地,能让肿瘤药整体降价,提高患者的药物可及性。

做肺癌医生近50年,廖美琳说,对肺癌的治疗越来越有信心。她相信将来肺癌是有可能治愈的,也真心希望肿瘤患者都能“吃得到药,吃得起药”。

人物小传

廖美琳,上海市胸科医院教授、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首席专家、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荣誉主席。作为中国肺癌领域奠基人之一,她于1970年参与创建在上海胸科医院开设的我国首个肺癌专科病房。1980年,她参与撰写中国第一本肺癌领域专著《肺癌》。

作者:唐闻佳

责任编辑:李勤余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