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首先意识到PD-1能够用来对付“癌症”的人没有获奖,这是为何?

2018-10-02信息快讯网

这个首先意识到PD-1能够用来对付“癌症”的人没有获奖,这是为何?-信息快讯网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肿瘤免疫治疗获奖,但很快有不少中国学者认为,在肿瘤免疫领域做出突出原创性贡献的华人科学家陈列平被遗漏。

很多学者认为,这本不是个应该遗漏的人,如果日本人本庶佑也获奖的话。

“是本庶佑最早克隆了PD-1,但他当时不知道用它来进行免疫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一位专家表示,本庶佑1992年克隆的PD-1,但他是在1999年陈列平克隆了PD-L1并尝试在癌症免疫领域使用之后,才将其转向应用的。是陈列平走出了应用的第一步。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晓东也认为,这次两位科学家得奖的真正原因是PD-1抗体对抗肿瘤的显著效果,而从理论到实践,把PD-1抗体推到现在的是陈列平教授。

“就像人类基因组测序一样,一下子测出几万个基因,是不是这个计划的领头人应该获得所有这些基因的相关诺奖呢?并不是。”有专家表示,找到的确很重要,但知道怎么应用也很重要啊。所以有人说,本庶佑的确可以得诺奖,但有本庶佑就应该有陈列平。

免疫学者、现任福建医科大学免疫治疗研究所所长、耶鲁癌症中心免疫学部主任陈列平,1999年在肿瘤细胞表面发现PD-1的配体(PD-L1),随后发现利用抗体可关闭PD-1/PD-L1通路,将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引导向临床试验。

这个首先意识到PD-1能够用来对付“癌症”的人没有获奖,这是为何?-信息快讯网

▲陈列平近照

诺奖解读文章中指出:陈列平教授课题组在论文的摘要中富有前瞻性地写道,“这些发现可能带来基于T细胞的癌症免疫疗法。”

“陈列平的贡献是在肿瘤细胞和T细胞上。” 中美冠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毛冠平博士表示,他首先意识到这个发现能够用来对付“癌症”。

这个首先意识到PD-1能够用来对付“癌症”的人没有获奖,这是为何?-信息快讯网

▲淋巴T细胞电镜扫描图 (NIAID/NIH)

毛冠平说,虽然获奖者本庶佑教授,与其他两位教授合作找到了PD-1的两个配体PD-L1与PD-L2,并阐明了PD-1参与的信号通路,但研究工作被视为一个T细胞激活过程相关信号通路的发现,并没有把这个细胞通路和肿瘤治疗联系起来,也未意识到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过,也有学者指出,陈列平对PD-1的临床转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在生命科学上并没有什么原始的新发现。

昨天,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后的记者提问环节,当场就有人提出了“陈列平为什么不在获奖名单中”这一问题。

评委会回答:“我们已经说过,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为这个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很乐意讨论获奖人情况,却希望避免涉及未获奖人的问题,他们的资料大家可以从诺贝尔的网站上搜索到。”

为何华人科学家陈列平与诺奖失之交臂 评委会给出回应

今天早上,陈列平的同事、耶鲁大学医学院副教授、耶鲁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员傅新元在朋友圈里转了一段陈列平接受《自然杂志》Nature采访时的一段评论。陈列平说道:“我们都觉得这次发奖的逻辑混乱,首先CTLA-4并不是詹姆斯-艾利森发现的,而是法国人Pierre Goldstein发现的,而CTLA-4的抑制作用也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免疫学家、Parker癌症治疗研究所(Parker Institut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CEO Jeff Bluestone发现的,艾利森只是首次将其作用联到癌症治疗方面,这是他的贡献。而本庶佑虽然发现了PD-1,但是机制并不是他发现的,肿瘤治疗更是与他无关。但这两位在宣传鼓动方面确实胜出我很多。所以我认为,对工作的宣传要比工作本身重要很多。”

此前,陈列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中国人不擅长讲故事,不擅长将复杂的科学变为简单的概念去让人们接受,这一点可能是我们最大的缺陷。”

当然,陈列平虽然未获诺奖,但他治病救人,比诺奖重要百倍。

陈列平主要工作

1990年代初,陈列平教授提出肿瘤微环境存在特异性的免疫逃逸关键分子的假说。

1990~1991年,BMS 科学家Peter Linsley发现B7配体和CD28以及CTLA-4受体的相互作用。这一途径后来被普遍认为是T细胞从初始状态活化的关键途径。(PNAS, 1990; JEM,1991)

1992年陈列平教授在历史上第一次将B7共刺激分子引入到肿瘤领域,验证了共刺激分子在肿瘤免疫领域的巨大潜力,也更加坚定了他寻找肿瘤相关的免疫逃逸分子的信念。(Cell,1992)

1992年日本科学家Tasuku Honjo 从凋亡的B细胞系中克隆了PD-1,并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参与B细胞调节,跟凋亡相关的分子。Honjo教授的研究兴趣一 直在于自身免疫领域,所以他在PD-1分子的工作,多年来一直仅局限在B细胞以及自身免疫方面。(EMBO J, 1992)

5. 1997年,陈列平教授发现4-1BB抗体活化T细胞从而介导超强的抗肿瘤功能,使这一途径成为肿瘤免疫研究的热点。(Nature Medicine, 1997)

6. 1997左右,时逢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陈列平教授研究组开始从人类基因EST(表达序列标签)库中寻找新的B7同源分子,从而开启了一系列免疫调节新分子的发现工作。

7. 1999年陈列平教授首次克隆并鉴定了人类B7-H1的T细胞调节功能(Nature Medicine, 1999) 。陈教授在后面的几年之内又陆续鉴定了B7-H2,B7-H3,B7-H4等免疫调节分子。

8. 1999年Honjo教授发现PD-1敲除小鼠具有多器官的轻微自身免疫症状,这一工作清楚阐述了PD-1基因的免疫抑制功能,并揭示有可能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Immunity, 1999)

9. 2000年Gordon freeman在陈列平教授发现B7-H1之后,证明了B7-H1/PD-1的相互作用,并将这一分子改名为PD-L1。(JEM,2000)

10. 2002年陈列平教授首次证明了B7-H1(PD-L1)途径作为肿瘤免疫逃逸的可能机制。B7-H1在多种人类肿瘤组织而非正常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主要由干扰素来调节。重要的是,用抗体在体外或体内阻断该途径均可以恢复T细胞的免疫功能来攻击肿瘤。(Nature Medicine,2002)

11. 2004年,陈列平教授发现B7-H1(PD-L1) 敲除小鼠并没有明显的自身免疫表型,只是在肝脏有一定的免疫活化,这一工作进一步验证了B7-H1作为免疫负调分子的作用,并且验证了这一途径作为药物靶点的安全性。(Immunity,2004)12. 2005年陈列平教授发现抗体阻断B7-H1(PD-L1)或者PD-1途径均可以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Cancer Research, 2005)

编辑:沈湫莎

责编:许琦敏

综合自科技日报、知识分子、第一财经等。

小孩会否被冒领?如何找回走失宠物?是否处在癌症早期?……AI助你一键知晓
刚刚,10人荣获“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这个奖牛在哪儿,为何获奖者中有近一半人成为院士?
新作《影》本周五上映,张艺谋说:这是16年来他真正想拍的电影
丰收节后第二天,习近平考察了这个名字不一般的地方
消费助力公益,闵行这个展会开幕首日就认购4400多万!
这个国庆长假,在上海大世界遇见1978
还把《如懿传》当宫斗职场?这是伪装成职场的婚姻啊!
视频|祖国用“第一”为这个飞行大队命名 他们当之无愧
习近平行经三省,在辽宁他首先去了这座城市
清华学霸合唱团一曲《我爱你中国》为何如此打动人心?因为这是他们一生的写照
新晋诺奖得主2016年来复旦领奖却被质疑,引发轩然大波,听听他们当时的获奖感言
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ames Allison和Tasuku Honjo的获奖故事
艾利森尚不知获奖,本庶佑表示“很害羞”,诺奖评委员会独家揭秘生理医学奖颁奖缘由
人民日报今日谈:中国有我 我有中国
14.5万人观看天安门广场国庆升旗仪式
提高居村书记主任履职能力,上海专门办了这个培训班
国庆出行注意:有人坐了13小时火车,差点瘫痪,竟是因为这个姿势
免疫治疗得诺贝尔奖了,人类可以一劳永逸地攻克癌症了?你想多了……
96岁!亚瑟·阿斯金刷新最高龄诺奖得主纪录:朱棣文用他的技术早他21年获奖,而他还在写论文!
打响“文化牌”,浦东这个镇选出了自己的民间达人
这是我们的深情告白——“我爱你中国”点亮祖国夜空
张艺谋、庄文强、周润发“撞车”替身题材:这个档期谁的“假比真还真”?
文汇早读 | 今天,我们距离攻克癌症有多远?
完胜哈佛牛津剑桥,“谢耳朵”的母校又一次摘得诺奖!这所小众学院居然还是诺奖获奖率最高的大学之一
视频 | 卡门:为什么人人都爱这个狂野又危险的女人?
2018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刚果医生和伊拉克少女获奖
新晋诺奖得主因为一段视频被米兔了。有人说,解读的人“天赋异禀”,也有人说“这是科学圈的性别歧视”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两名美国经济学家获奖
顾彬: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首先要考察接受者心理(含视频)
放假不逛街不睡懒觉,宁波高二女生为癌症病人画画,写下“救赎”千字文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了人体免疫系统“刹车”分子PD-1的降解机制,癌症治疗的曙光来临了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