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推行“家谱作业”是“查户口”?复旦学者:做家谱“前能见古人,后可见来者”

2018-11-02信息快讯网

中小学推行“家谱作业”是“查户口”?复旦学者:做家谱“前能见古人,后可见来者”-信息快讯网

写出家族四代具体职业、出现过的名人或重大贡献——

今年国庆假期,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的一道作业内容被发到了微博上。该道作业以“继承弘扬”为主题,前言中提到希望通过作业了解家庭历史,感受时代变迁的缩影。

该道作业共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用树状图的形式写清家族成员并注明职业,还标注至少四代,第二部分则要求写出“家族中曾经有过哪些名人、功绩?谁为社会或家庭做出了重大贡献,或是某一行业内的一把好手?”

然而,微博的发布者却对作业内容提出了质疑,认为该道作业有调查学生家庭背景的嫌疑,在作业内容上用红笔标注出其认为不恰当的部分,并配文字称“这样做真的好吗?”

在此条微博下面也引发了一部分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认为,学校的做法欠妥,称“莫名其妙,现在的家庭作业一个比一个奇葩。”但也有网友认为家庭作业布置得并无问题,“这个是生涯教育,家庭树,影响孩子做决定的三个要素之一就是环境,而家庭环境是其中最重要的,学校落实得非常好。”

中小学推行“家谱作业”是“查户口”?复旦学者:做家谱“前能见古人,后可见来者”-信息快讯网

对此,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院长杨光辉这样认为:

近日,沪上某小学布置的“国庆家谱作业”引发热议,赞成者认为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反对者觉得疑似学校“查户口”。从事后公开资料来看,这是学校开展的一次德育主题活动,学生可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及内容,也可选择做或者不做。笔者认为,像“制作家谱”这样的作业,非但不“奇葩”,而且是一次很好的德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清代学者章学诚说:“夫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家谱可说是与国史、方志并列的中国特有的三大历史文献。制作现代家庭家谱既是传承、延续文明之根,又是构建现代新型家庭关系的一种方式。家谱传承的就是中华文化的血脉。

在笔者看来,中小学布置“家谱作业”,正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重新接续与重塑家庭文化,是值得肯定乃至赞赏的。以笔者近年来推广线装家谱活动的体会来看,学生在制作家谱过程中,既是对家族成员的一次了解,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教育,意义重大。

今年,我在媒体报道诸多的暑期“中国好作业”公益活动中,布置了“我的家谱,我来做”的作业。金奖获得者苏州振华学校初一新生朱宸灏同学的获奖感言令人欣慰。他说:“自己的长辈们一直有一个梦想:编一本家谱。”于是,朱宸灏开始学编家谱,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家人、体会家风、感受传统,并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而自豪!正是这一“家谱”作业,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传统的美德、美好的心灵、人性的光辉。

笔者认为,在经历“计划生育”一代以后,通过家谱编制,可以让新一代的孩子体认到生活中的“真善美”:真,就是家谱中真实客观地记录自己和家庭的成长历程,使家谱文献经得起时代考验,作为当代第一手社会生活资料;善,中国人说“百善孝为先”,编制家谱可以让孩子们继承传统孝道;美,中国的线装家谱其装帧艺术符合“黄金分割”的科学原理,封面多用磁青纸亦符合国人的审美眼光,颇富美感。

正如朱宸灏同学所说,“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家是永远稳固的基石,即使在今天信息化爆炸、传统文化衰微的时代,人们仍然渴望寻找一个温馨的港湾,那便是家。而如果每个家族都能这样追根溯源、探求真善美,用家谱的形式记录历史,那我们的家国怎会不美丽?我们家国的文化怎会不传承?”

当然,无论是布置什么作业,如何对作业进行科学设计,让学生喜闻乐见非常重要。譬如,以制作家谱的体验活动为例,可以设计书籍史、手工造纸史、雕版、活字印刷史的展览与体验坊,让孩子与家长共同参与蜡拓、版画制作、木活字/雕版印刷等活动。

一名来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制线装家谱的初一学生告诉我,他暑期来做家谱,就是要给70岁的爷爷做份生日礼物,这正是孝道的最好注脚。

而一位来自法国的华裔学生,暑期来复旦大学体验家谱制作,并说要将家谱带到福建,给90岁的爷爷作礼物。母亲的一番感言让我记忆犹新,她说:“作为中国人,我们的根在这儿。只有坚守自己的文化背景,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才有归属感,走出去才能获得尊重。”

由此看来,中小学推行家谱制作很有必要,并非“奇葩作业”,而是蕴含育人价值的“好作业”。做家谱“前能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可以让人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明白“活在当下,启迪后人”的意义。我们希望每个中国家庭都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家谱。


作者:杨光辉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姜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