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 | 从习主席的妙喻中感悟开放潮流

2018-11-07信息快讯网

文汇时评 | 从习主席的妙喻中感悟开放潮流-信息快讯网

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四叶草”里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而演讲中的一个个精辟巧妙的比喻也备受关注,广为流传。

——“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

上医治国。针对世界经济病象,习近平主席此前曾多次主张“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以“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倡导区域互联互通。维护世界经济的“通”,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等,成为一以贯之的“中国主张”。无疑,进博会是“理气化瘀”、“打通血脉”的一味“良药”,是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中国自信、中国担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在进博会开幕式上以“三座桥”——通往世界之桥、通往繁荣之桥、通往未来之桥为喻,称赞中国开放新举措增益世界。

——“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经济全球化把我们带入一个“全球价值链时代”。死胡同或人间正道,不仅关乎价值,还关系命运。当人类已经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当世界经济的大海已经无法回避,面对一些发达国家频频挥动贸易保护大棒,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开放、联动,需要包容、平衡。“一位难求”的进博会是一个国际合作的综合性公共平台,充分反映世界贸易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各国都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营商环境,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总是粉饰自己、指责他人,不能像手电筒那样只照他人、不照自己。”

中国营商环境的变化有目共睹。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总体排名比去年上升32位,位列全球第46名。为办好首届进博会,我国海关出台了十多项便利措施。进博会“吨位”最大的展品——200吨“金牛座”龙门铣运抵上海后,经海关关员快速审核,短短不到2分钟,展品就拿到了通关许可证。如此高效的通关速度,让更多人能借助进博会这一舞台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大海之喻”标示出中国经济的坚实底气和坚定信心。经济总量超过80万亿元,为世界提供着最高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减贫贡献率,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9亿多劳动力资源,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高速铁路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合作加快推进……“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

海以奔涌成其壮阔。马云在“贸易与创新”平行论坛上回忆说,中国加入WTO的时候,有人担心“狼来了”,十年后才发现,中国才是那条“狼”。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国主办,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共同参与,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举办进博会,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如约而来,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从展品看,既有有形的商品,又有无形的服务。世界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最薄的血压仪、最快的免疫分析仪、“会飞”的汽车……逾5000件展品在中国首秀。进博会掀起的参与热潮,彰显中国方案的号召力、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和中国机遇的吸引力。

200多年前,大卫·李嘉图在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学说。今天,英国是进博会主宾国之一,英国国际贸易大臣福克斯表示,一个新的贸易“黄金时代”即将到来。是的——

新时代,共享未来!中国巨大的经济能量,让进博会成为“中国故事”新的解码器,成为  “经济全球化”新的风向标。


作者:晓彦

编辑:周辰

来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