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宫》《风味人间》走红,网生纪录片也能用爱“发电”?

2018-11-15信息快讯网

《上新了·故宫》《风味人间》走红,网生纪录片也能用爱“发电”?-信息快讯网

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近期收获开门红,某十分制影评网站上,网友不吝打出9.3的高分。从片名就不难看出网络风格的《上新了·故宫》,在独播网络平台上也弹幕不断,关注度不输热门电视剧。

《上新了·故宫》《风味人间》走红,网生纪录片也能用爱“发电”?-信息快讯网

▲纪录片《上新了·故宫》海报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许多观众观看纪实节目的首选。几年前,《舌尖上的中国》曾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何苏六预言为“中国纪录片进入公众时代的开端”。眼下,《上新了·故宫》《风味人间》《了不起的匠人》《人生一串》《寻找手艺》等带着互联网基因的文化纪实节目凭借“快节奏、强密度”的内容呈现,已经俘获大批拥趸。在学者看来,原创纪录片已经成为一种在年轻人群中流行的文化时尚,这样的定位也正在改写产业的发展方向。

《上新了·故宫》《风味人间》走红,网生纪录片也能用爱“发电”?-信息快讯网

▲纪录片《风味人间》海报

更精致、更生活,纪录片正在向年轻“网生代”审美靠拢

“网络已经具备制造现象级传播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在重塑纪录片的内容生产样态。从选题到表达,纪录片都在向‘网生代’的审美靠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分析,近年“笑傲网络”的纪录片,往往呈现出更为精致化与更为生活化的风格。

新媒体推动的内容重塑,作用到了传统纪录片领域。一批故宫主题纪录片便是典型。《上新了·故宫》是故宫出品的首档文化纪实类电视节目,首次起用“明星导游”,并允许节目全程在故宫内部拍摄,其中大量拍摄场景是至今都未开放的区域,也就是说,在节目中看到的很多画面都是首次对外公开。此前的《如果国宝会说话》聚焦了中国各大博物馆中的馆藏,却跳出了当年《故宫》的宏大叙事,也不再请学者坐而论道。动画短片、故事演绎、高新技术纷纷上阵,创作者根据每一件宝贝的特点,量身定制一集,不再有规整的“万能格式”嵌套。这样的操作理念,让纪录片少了一份距离感,多了些不拘一格的小情趣。

《上新了·故宫》《风味人间》走红,网生纪录片也能用爱“发电”?-信息快讯网

《风味人间》便是精致化风格的典型代表。这部作品被业内人士评价为,从材料、创意到影像表达力,都达到了当下中国纪录片工业化制作的极致。与“前辈”《舌尖上的中国》相比,《风味人间》对美食的呈现密度更高,仅第一集50多分钟的篇幅里,便云集了20多道国内外美食。同样升级的还有内容呈现的考究程度。为了追求视觉体验上的极致感,超微观摄影、显微拍摄、动画再现、交互式摄影控制系统等影像语言纷纷被启用。高度精致的细节,让这部作品经得起片段式的切割呈现,而这又符合了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规律。可以说,快节奏、强密度的精致化内容呈现,撑起了《风味人间》的高口碑。

与《风味人间》高度工业化的生产流程不同,《人生一串》《了不起的匠人》《寻找手艺》等仅在网络平台播放的纪录片,则凸显出一种以新颖视角向百姓生活进发的雄心。《人生一串》把镜头伸向烧烤摊,以烤串这一充满市井气息的美味为切口,开启一场从国人的味蕾到心田的探索之旅,这种接地气的呈现让人耳目一新。《了不起的匠人》与《寻找手艺》则聚焦头衔的民间手艺人。纪录片中,那些身处艰苦环境,为追求极致倾注一生的匠人,收获了青年观众的敬意。

《上新了·故宫》《风味人间》走红,网生纪录片也能用爱“发电”?-信息快讯网

▲《风味人间》对美食的呈现高密度且国际化,仅第一集50多分钟的篇幅里,便云集了20多道国内外美食。

品牌化操作理念,让纪录片这个独自美丽的瀑布,用内容“发电”

除了内容的升级,新媒体同样为纪录片商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过去,纪录片是商业化程度较低的文化产品,制作成本多来源于拨款与资助。缺乏有效的利益回收渠道,让不少优秀作品难逃一锤子买卖的命运,业内有个说法,纪录片就好比一个瀑布,很美却没能发电。

如今,品牌化操作理念让纪录片这个曾经独自美丽的瀑布,开始用内容“发电”。《了不起的匠人》便走出了一条商业之路。该片尝试了电商“植入”——与节目气质相和的品牌赞助商不仅出镜亮相,还对纪录片中涉及的一些工艺品进行售卖。第一季播出后,相关产品的电商销售额突破200万元。种种收益投入到新一季内容的制作更新之中,良性循环就此形成。成熟的产品化设计与内容的跨界运营,让《了不起的匠人》逐渐形成一个得以延续的互联网纪实品牌。

纪录片的商业化前景让人欣慰,但也有业内人士提出,随商业化操作而来的迎合心态,会否加剧纪录片领域本就存在的失真与失实问题?此前,为了获得项目资助,迎合市场心理需求,文化纪实类节目就曾出现选题扎堆与表述不严谨的问题。这些对传统文化的失真与失质呈现,引发不小的争议。

《上新了·故宫》《风味人间》走红,网生纪录片也能用爱“发电”?-信息快讯网

“新媒体拓宽了纪录片的表达思路,但对作品优劣的评判标准并没有改变,好的创意,真实客观的呈现,独到的美学手法,依旧是硬指标。”张同道提醒,好的作品往往能够跨媒体传播,猎奇、不符合纪录片基本创作规律的作品,就算一时火爆,也难以激发可延续的品牌效应。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商业发展上更具野心的纪录片,更需要创作中的真与诚长远相伴。

>>>记者手记

如何跑赢那些专注抓挠观众“审美痒点”的内容

“放到现在,怀斯曼还会流行吗?”曾有纪录片人在新媒体论坛上发出这样的疑问。怀斯曼是美国纪录片大师,他善于通过敏锐细腻的视角和冷静如铁的旁观方式,探索严肃的社会话题,且作品多为长片。

在新媒体成为重要传播渠道的当下,沉下心来观看,呼唤理性到场的纪录片会否被“短、平、快”的猎奇内容所取代,一直是不少有坚守的一线纪录片人心中的困惑。

一批关注平凡人生与传统文化,制作精良的网生纪录片走红,之所以让人振奋,是因为证明了这样的观点——符合纪录片基本规律的好的内容,并不会被专注于挠青年人审美痒点的投机内容所驱逐。

《上新了·故宫》《风味人间》走红,网生纪录片也能用爱“发电”?-信息快讯网

▲《望长城》剧照

事实上,敲开观众心门的永远是创作者的真诚。上世纪90年代,纪录片《望长城》凭借真实、生动、乡土气息十足的呈现,将纪录片拉回百姓身边,形成收视热潮,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式作品。在《望长城》的主创人员看来,这部纪录片的成功与其说来自创新,不如说是对真实质感的复归。与过往一些作品依赖后期“补音”不同,片中羊群在雪地里啃草根的声音也被耐心记录下来——羊蹄子扒开雪和冰,用嘴唇咀嚼还未被完全冻住的青草,发出了后期难以企及的嘣嘣脆响。正是这些具有感染力的真实呈现,为观众带来了最亲切也最震撼的体验。

面对商业认同和审美升级,纪录片人不能丢失耐心收录“青草、冰雪之声”的真与诚。

>>>相关链接

纪录片变迁:从《话说长江》到《舌尖》

《话说长江》,1983年首播

尝试引进主持人这一角色

《上新了·故宫》《风味人间》走红,网生纪录片也能用爱“发电”?-信息快讯网


上世纪80年代问世的《话说长江》,介绍了长江沿岸地理人文,有不少突破之举:如作品尝试在纪录片中设置主持人这一角色;作品特别强调避免空洞、说教式的语言,尽量采用亲切、平实的话语风格。也正是通过这部作品,中国观众得以一览宏伟的祖国地理风貌。

《话说长江》的编剧陈汉元介绍,作品一改过往一些作品摆拍的陈规,追求真实自然的质感。“《话说长江》中几乎全部都是同期声,拍成都的茶馆,里面热闹的声音、倒水的声音、小孩打呼噜的声音、说书的讲《三国演义》的声音,都录下来了,这样子你编辑出来才当然生动、生活化了。”

《望长城》,1991年首播

高投入,热气球直升机尝试航拍

纪录片《望长城》采用主持人串联的形式,全面介绍了长城的历史作用与精神价值,记录了长城遗址沿途真实的生活状态。作品厚重质朴,清新自然的风格,对国产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望长城》的制作成本与规模空前。摄制组横跨中国北部多个省,热气球,直升飞机等都被运用到了拍摄现场,耗资近120万美元。纪录片的片比也十分惊人。据说,拍摄留下的资料之多,已经不能以盘数、箱数来计量,而是以“墙数”记。

《故宫》,2005年首播

尝试推出海外版本

为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大型系列纪录片《故宫》应运而生,将故宫这一皇家宫殿“推”到了观众面前。纪录片的最大突破是,将严谨的学术视角与精致的视听艺术结合,创造了真实性、客观性、学术性与可看性之间的微妙平衡。据导演介绍,单是《肇建紫禁城》一集,前后脚本就写了10多万字,最终播出版本压缩到了6000字,可谓精益求精。

《故宫》在商业化操作上也做出了尝试。纪录片不但推出了DVD制品,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专门剪辑了故事性和娱乐性更强的海外版本。

《舌尖上的中国》,2012年首播

“舌尖”体随纪录片一起走红

《上新了·故宫》《风味人间》走红,网生纪录片也能用爱“发电”?-信息快讯网

《舌尖上的中国》六年前横空出世,形成了一个“含金量”十足的国产纪录片大IP,也让国产纪录片首次成为网络爆款。该片以美食为主题,不止于此,通过极致的味觉体验,观照中国人的生活价值与精神世界,可谓别开生面。

《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甚至引发一连串效应:各类美食纪录片纷纷出现;片中涉及的食材成为网红产品;“舌尖体”更是成为网络热门。它产生的巨大商业号召力,也让人意识到国产纪录片巨大的商业空间。由于第一季的火爆,第二季在立项之初就被厂商追捧,投放广告超过8000万元,堪比国产大片。

作者:张祯希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邢晓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用爱发电”“健身发电”“用鬼发电”后,台湾现在要“插鼻孔发电”了?
你为什么总是越吃越胖?BBC纪录片揭露现代食物背后的陷阱……
“可怜啊,每天才5毛零花钱!”又一小学生作文走红哀叹零花钱少戳中笑点
除了站立,身体不可碰触任何东西—故宫“上新”,邓伦周一围揭秘未开放区域
《上新了·故宫》首播,接下来的安排单霁翔来“剧透”了
故宫新综艺太会玩!跟随邓伦、周一围发现《延禧攻略》《如懿传》之外的乾隆
直击大众电影百花奖| 错过最佳女主的她,被称为最会演戏的90后小花,却始终没能真正走红
为了保护文物,他们走了大半个中国——话剧《海棠依旧》重温故宫文物南迁史
创作谈 | 海棠花是故宫里最美的意象,《海棠依旧》是故宫人以心传心
被《风味人间》馋哭了?飘去飘来的“人间风味”都是深藏的乡愁啊
等了三年,这部曾经被无数人当作屏保的纪录片更新了!
慢综艺走红逃不脱“治愈”和“仪式感”,比如《一本好书》《妻子的浪漫旅行》《奇遇人生》……
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一集:信仰
才女丁玲还是革命文学家丁玲?上海文献展给你谜底
《人间风味》史上最佳?这些国产高分纪录片部部都是神作!
京华风景线|预售5万册,众筹860万元!故宫发布首款互动解谜游戏书《谜宫·如意琳琅图籍》
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三集:心灯
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成长
暌违三年再次“鸟瞰中国”!航拍纪录片展示壮丽多姿的华夏大地
京华风景线 | 故宫养心殿神秘宝匣展露真容
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五集:回归
新一期《上新了,故宫》探秘乾隆演唱会,威亚、音乐喷泉、立体环绕声都在这
《风味人间》还不过瘾?我们为你打包了今年最美的六部文化纪录片
税收减免助力明星产品走红
跟着秃子有钱赚!韩国瑜“选前之夜”引来500小吃摊,韩总蛋糕、翻转香肠走红
网红课在上海校园走红,一堂有机化学课上,化学老师和同学们讲起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的“醅”
新一期《上新了·故宫》聚焦的这对皇家母子,浓缩了许多普通人之间的情感侧影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