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已近亿!记住慢阻肺的第一信号:一吸烟就咳嗽

2018-11-26信息快讯网

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已近亿!记住慢阻肺的第一信号:一吸烟就咳嗽-信息快讯网

11月21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早诊早知,始终不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俗称“老慢支”,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致残率、致死率和疾病负担很高的慢性疾病。

今年4月10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由我国学者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的首项成果,揭示了我国慢阻肺的流行状况,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近亿。这项研究得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慢阻肺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最常见慢性疾病。

我国国民慢阻肺知晓率低、肺功能检查率低、诊断率低,尤其是早期诊断率非常低,来医院就诊时通常已达晚期。慢阻肺起病隐匿,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和气喘。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有调查发现,无症状慢阻肺患者占42%,其中15%的患者肺功能损害已达中、重度,但仍无明显症状。当吸烟者经常出现“吸烟咳嗽”时,则可能是慢阻肺的第一个信号。许多患者多年吸烟,平时咳嗽、咳痰不当回事,等到出现气短、呼吸困难才去医院就诊,往往已经出现肺功能不可逆受损。

国际著名医学专家保罗·A·雷夫曼(Paul A.Reyfman)提出了肺功能减退进展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点:健康肺、慢阻肺以及其中间状态“受损肺”。早期慢阻肺诊断就是识别出“受损肺”人群,在不可逆肺损伤前识别与干预,防止肺功能快速下降,减缓疾病进展。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我国慢阻肺防控工作的关键。

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年龄大于40岁,如果出现下面一项或多项情况需及时就诊:如长期吸烟史或职业粉尘、污染烟雾暴露史;有进行性气喘或一般活动后气喘加重;有早起或持续咳嗽、咳痰;有儿时反复支气管炎病史者。这些高危者需尽早去医院呼吸专科就诊,进行肺功能检查和高分辨肺CT检查,以明确是否有肺功能减退,以及是否有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的影像改变,并明确是否已存在“受损肺”或已达慢阻肺疾病程度,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已近亿!记住慢阻肺的第一信号:一吸烟就咳嗽-信息快讯网

慢阻肺的早期识别是对早期慢阻肺诊断的一种预见,是慢阻肺有效防治的关键。正如2018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题“早诊早知,始终不晚”,诊断和治疗永远都不嫌早。把对慢阻肺的干预和治疗提前到“受损肺”阶段,能大大减少发展为严重慢阻肺的可能,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大大提高。

因此,有吸烟和接触致病危险因素的市民,如果有反复咳嗽、咳痰,甚至活动后气喘的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目前肺功能仍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而肺部影像检查也是明确咳嗽、咳痰病因的重要手段。如果肺功能检查尚在正常范围内,也未发现其他肺部疾病,也没有持续咳、痰、喘的症状,仍不能大意,必须戒烟和尽量避免接触危险因素,定期去医院随访,定期肺功能检查;如果肺部CT已提示有肺气肿和(或)支气管炎的表现,除必须戒烟和尽量避免接触危险因素外,应该遵循医生的医嘱积极治疗,并定期去医生处就诊随访,切莫不当回事,以致延误疾病的治疗。

慢阻肺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与疾病的恶化和进展速度息息相关,越早治疗患者受益越大。因此,慢阻肺的诊断与治疗始终不晚。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作者:朱惠莉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逼近1亿,全球死亡率从未下降
顶级医学期刊:你给孩子买的所有非处方咳嗽感冒药都没用
一个最简单的防癌习惯,很多人却忽视了!对吸烟的人也有效
“糖人”家庭真不少,上海60岁以上老人超1/4为糖尿病患者
“四川凉山少儿眼病救助行动”累计筛查28000人次,两名16岁彝族患者昨在沪获救治
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在沪完成首例患者入组,中国新注册CAR-T项目增速猛
寒冬将近,他们这样提升医疗温度:从关注患者“疾病”到“疾苦”
中国至少有500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复旦革新检测技术助力精准诊断
是的,你没看错,刚刚我国长征火箭又一次发射成功
前三季度进出口稳中向好 专家预测:今年我国外贸总额有望创新高
振奋人心!我国首颗软件定义卫星“天智一号”卫星昨发射,通过手机app可以访问
2018全球癌症年报:今年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一半在亚洲,我国每分钟有7人患癌!快来看看你的身体都可能隐藏着哪些“癌爆点”?
我国博物馆数量40年内增长14倍 九成免费开放三成非国有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
独家连载|“华山论剑”中金庸为何落泪——我与金庸先生的交往(之十六)
人体有天然“降糖穴”,每天按按比吃药还管用!糖尿病患者别盲目吃药
我国提前3年兑现“碳强度”承诺
沪上名医 | 专门钻研别人看不好的眼病,他是患者眼里的“光明使者”
听听患者的“心里话”,仁济医院成立上海首个综合三甲医院“患者委员会”
85岁患者手术前突发心衰,葛均波院士团队上演“生死时速”
信息量大!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贸易同比增长10.7%
力量训练最热门,可穿戴设备已“OUT”?权威调查显示我国健身趋势存在滞后性
我国税收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
我国首部铁路安全地方法规实施:对不文明行为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颈椎牵引可因人而异,让椎间孔镜手术更安全,上海医生研发两大“神器”造福脊柱病患者
14岁男生发烧咳嗽一查却是癌!这种“最会伪装的癌症”,李开复、罗京、高仓健都曾是患者
民警火车站劝阻吸烟男,一查才发现他竟然是……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