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之问”折射上海营商环境之变

2018-12-07信息快讯网

“星巴克之问”折射上海营商环境之变-信息快讯网

南京西路商圈的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不仅是“时尚地标”,也是观察上海营商环境优化的样本。在昨天一场荟萃全球智库的论坛上,两位嘉宾不约而同地谈起了这家星巴克,由此引出一段上海该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思考。

在近期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排名大幅跃升,上海作为样本城市贡献卓著。上海目前正在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版”,以进一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如何着手?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合作,主办了这场“上海国际智库高峰论坛”,请来包括波士顿咨询、罗兰贝格、普华永道、毕马威等公司进行脑力激荡。

昨天谈到星巴克的两位“智囊”,分别是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张帆、德勤中国创新主管合伙人刘明华。

去年12月5日,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正式迎客。这家店的顺利开张,其实迈过了不少有形无形的“门槛”,核心难点在于,它在一个开放式空间内引入了咖啡加工流水线、厨房、餐厅,甚至衍生品超市等业态,并无围墙阻隔。这种新零售形态让消费者兴奋,却给监管出难题。依靠市区政府和多部门的协同努力,星巴克烘焙工坊如期开业,商家、消费者和整座城市都成了赢家。

在肯定了上海于该案例中表现出的监管创新后,张帆发问:假如当时遇到问题的不是星巴克,而是衡山路上的一家小咖啡馆,它还能不能获得同样的结果?他说,过去,政府为发展经济,通常会根据自己需求  “挑选产业”,对特定行业或产业链环节给予支持,然而随着经济结构逐渐完善,政府要准确预判下一个爆发式增长点,难度只会越来越大。张帆给出建议是,上海要加强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监管创新,特别是借鉴香港等地的经验,引入“监管沙盒”“大数据精准服务”“政企共治监管”等模式,推动形成更适宜创新的营商环境。

刘明华则表示,未来,监管方可能面对越来越多商业创新,需要考虑如何告别过去“一刀切”的监管模式,优化审核标准、操作性,平衡执法成本。她对上海“一网通办”改革成效十分赞赏,但也进一步发问:能否在“一网通办”1.0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导入互联网思维,从而支持全社会的开放式创新?刘明华表示,上海“一网通办”2.0版可以重点打造处置“非标准”“非规范”事务的审批体系,这个体系有一个关键要素:市场机构深度参与的“联席委员会”,借鉴自贸试验区经验建立起来的监管负面清单,以及事成后用来提炼经验、把特例办成惯例的“惯例库”。

昨天,世界银行中国营商环境项目负责人马钦·皮亚科沃斯基用两句话描述了他对于上海营商环境发展的判断。其一,营商环境改革就像骑自行车,停滞不前就会摔倒;其二,上海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未来会更好。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编辑:孙欣祺

来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