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改拆”展露城市空间最好的神态

2018-12-24信息快讯网

“留改拆”展露城市空间最好的神态-信息快讯网

“跨界、精致、融合”,愚园路在生活、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实现社区、街区、园区相伴相融。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在上海,工业遗存被因地制宜的探索刨去了粗粝坚硬的外壳,化身为柔软灵动的创意创业集聚地;杂乱市井的街区小巷,有了能够承载起丰富多元生活业态的最佳神态,在生活、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

注重以人为本、提升品质、传承文脉的城市更新,正推动着上海空间形态和城市格局实现“脱胎换骨”。即将收官的2018年,一大批马路、街区、厂房仿佛被镂刻进光阴的“魔法棒”所点亮,蝶变为兼具历史感和功能性的城市空间,为迈入新时代的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开荒拓土”。

今年以来,上海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城市更新理念,以创造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科学研究分析不同区块老旧小区、工厂、楼宇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进行风貌保护、建筑修复、结构改造和重新利用,努力走出一条历史风貌保护、城市更新、旧区改造、大居建设和住房保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的新路,切实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传承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科学研究分析,让不露声色之美跟上时代步伐

城市更新,代表着上海对城市发展模式的主动思考与迭代——城市建设不再以“拆除”腾空土地进行再开发的方式,而是在既有功能、环境中进行精细化甄别:哪些需要保护保留、哪些需要改造,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量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

关于城市更新,上海近年的着力点通常关乎工业用地、老旧社区、历史文化风貌区等方面。“城市更新,是尽最大可能保留城市的美,又不露声色地让它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市规划资源部门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的新思考。

多项创新探索,率先以立钢架梁的顶层设计体现——全市层面先后研究制定出台《城市更新规划实施办法》,完成《城市更新规划管理操作规程》等配套文件,明确了城市更新的目标、理念及具体操作路径。市人大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及保护历史风貌相关立法。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则长期致力于相关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全市各区也在实践探索中对“更新”二字有了新的体会:不是追求外部的“新”,而是更重视内涵的提升;让既有项目获得新生、提升功能、增添活力,让那些值得回味的过往成为活力新地标。

因地制宜创新,实现“满盘皆活”

杨浦区长阳创谷,是一片被打上“灵动”标签的创业街区。但构成灵动要素的,恰是那些看似笨重的工业遗存——纵横的铁管、生锈的钢板、巨大的齿轮等等。在更新之手的点化下,闲置许久的原中国纺织机械厂厂区化身为没有边界的开放园区,昔日的隆隆机器声如今被创业者的键盘敲击声所取代。这片一度暮气沉沉的老厂房,如今成了高经济密度和高创业产出的新兴街区。

在上海,工业遗存被因地制宜的探索刨去了粗粝坚硬的外壳,化身为柔软灵动的创意创业集聚地;杂乱市井的街区小巷,有了能够承载起丰富多元生活业态的最佳神态,在生活、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原本油腻逼仄的弄堂生活,已然脱胎换骨,实现了空间留白,与诗意栖居直接接驳。

很多人对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表示“无感”,但一定在微信朋友圈“偶遇”过那个被白色欧式立柱所环抱的露天泳池——作为科研办公场所,上生所多年来从未开放;如今,这片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人文地标在城市更新的爱抚下绽放新姿,区域内总部办公、创意文化、设计师工作室、休闲餐饮等新功能融入,一众老建筑走近人们,惊艳时光。

更多的创新实践,让腾笼换鸟、风貌保护、百姓安居“满盘皆活”:

黄浦区有一片近百岁的社区——承兴里,这里正探索以“抽点拔户”方式进行更新:保留石库门风貌,保护弄堂建筑肌理,“抽户”释放空间后,在嵌入独立厨卫、提升居住舒适度的同时,尽可能留存海派地域特性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

紧邻外滩的小东门街道,启动了“重塑老城厢”行动,在拆除“吊脚楼”违建的同时,启动老建筑内外部综合修缮改造,居民对“更新”二字有了深切好感。

焕发勃勃生机,街区展露最好神态

因地制宜,惜物善用,那些无法复制的优秀老建筑、老街区,被创新赋能,展现出勃勃生机。这是上海城市发展中一种考验创意力的创造。

绵延于静安、长宁两区的愚园路,曾是一条适合“望文生义”的幽雅马路。岁月磨砺,这里也一度渐失温婉风雅。2015年,城市更新在这里起步。受政府委托,负责更新工程的弘基公司在数年间不断梳理人文历史、改造街区空间、丰实商业业态。三年间,行人的步伐慢了,商业年轻化了,创业空间也和数百米之外的科研院所熟络互动起来,小马路更有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节。“跨界、精致、融合”,新景象让社区、街区、园区相伴相融。

2019年,愚园路更新将迭代出新版本——由主干道向诸多弄堂延展。比如,愚园路1088弄原长宁区医药职工大学将被打造为弄堂里24小时运作的“公共生活新空间”,开辟近1000平方米的愚园公共市集,引入便民超市、修鞋修伞、裁缝小铺,甚至上海市民熟悉的早餐“四大金刚”,满足原生态社区商业需求;而邻里中心二楼,将设立与刘海粟美术馆合作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

经过更新的愚园路要回归“高尚居住”功能,但绝对不是“一切从高”,而是要从居住体验、产业发展角度去审视,在更新改造中保留情感交流的空间,保留生活中最珍贵的烟火气。弘基公司相关负责人黄志伟这样注解:“要展露上海小马路最好的神态。”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编辑:施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华风景线 | 故宫养心殿神秘宝匣展露真容
方克定:国土空间利用40年回顾与展望
集聚新兴产业,马路成为城市转型升级新样本
40年城市沧海桑田百姓丰饶收获,共同淬炼中国荧屏“上海现象”
我在中国通号聆听总书记讲话 | 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我在上海历史风貌区聆听总书记讲话 | 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留住上海城市的记忆
40条上海马路惊艳蝶变,见证中国城市40年发展风起云涌 | 附40个版面美图
谁持“油伞”当空舞?城市“第二空间”有了更多人文关怀和文化气息
澳媒:拒绝华为就是拒绝世界上最好的科技
太暖了!这位白衣天使给我们上了一课:言传身教是母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他的笔墨行止间,能看到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内在逻辑
在群众“急难愁盼”时帮一把——记普陀区长征镇怒二居民区党总支
“《霸王别姬》后最好的同类题材电影”,胡玫的《进京城》讲述“徽班进京”的故事
学思践悟丨以传统空间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北京通州加速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
2018年AI合成最好的5张图,每张图里都藏着最新技术秘密
在民生获得感中触摸上海城市温度
刚刚!这三个城市被定为明年春晚分会场
上海40年20部优秀文史纪录片,用镜头记录城市面貌巨变
临港未来城市论坛 | 专家建言:用好两个扇面,提升上海的世界影响力
​上音歌剧院、程十发美术馆预计明年竣工,上海艺术文化新空间“加速生长”
压缩鲟鱼子酱、甜椒炖猪肉...国际空间站里的新年大餐都吃啥?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