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病人顶着台风去杭州取肺

2015-08-07信息快讯网

酷暑日的正午时分,上海市肺科医院移植后监护病房。

刚下门诊的胸外科主任姜格宁照例要先专门跑去那里,看一看术后一天天好起来的老王(化名)。“不用多问,全在他脸上写着呢!”姜格宁笑着说,尽管撤除呼吸机,尽管可以下床行走,但还有一根引流管没有拔掉,老王心里估计还不是最爽。

老王很倔强。长年的老慢支、慢阻肺,终于演变成连早上起床后自己刷牙洗脸,都有停停歇歇才完成。最近10多年来,冬春季发病住院是常事。其中做了一次肺减容手术,然而继发感染又是两三年。眼下,他右肺上的感染病灶足足有4至5厘米大。

“我要肺移植!否则,活着啥意思!”74岁的老伯找到姜主任,表示自己已经拿定主意。他要在医院里边治疗边等机会,“等不到肺源,就一直住下去!”

住在肺科医院的两个多月里,与其说是等待,不如说是姜格宁教授团队在同“死神”不停地作“拉锯战”。今年上半年,这里完成了5例肺移植手术。而与老王一样在翘首期盼的终末期呼吸衰竭患者,又何止于此!

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得到捐献器官信息

还记得上个月登陆浙江、横扫乡里的“灿鸿”吗?7月11日星期六的大清早,姜格宁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是姜教授吗?我们是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有一位19岁的青年不幸罹难,家属在悲痛之中仍然愿意满足他生前的愿望,捐献遗体器官,延续他人生命。请问您那边是否有急需肺移植的患者?”

正准备外出参加学术活动的姜格宁,当即“切换”程序,将众多终末期肺病亟需肺移植的患者,在自己脑海里过了一遍。稍作思考,他初步选定了最合适的移植接受者。于是第一步,通知助理“紧急集合”全体移植团队到医院,同时通知病房值班医生马上为相应患者做最后一次术前检查。

“我们要,我们要!能否请你们再帮一个忙,尽快再传一份捐赠者肺部的CT报告给我们?”其实,电话双方都是移植行家,谁都知道每次机会的来之不易和弥足珍贵;也都知道,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获取供体并能顺利用上,同样困难。

每个环节都想细,才能争取万无一失

从市西家中往医院赶,几乎“斜穿”整个申城。一路上,黑云压顶,狂风大作,车载电台则在不停地播报正不断升级的台风“预警”。

姜格宁事后回忆说,一般只需要肺部X光片就够了,“这次的供者车祸受伤,已气管切开抢救了10天。你不了解,但凡重症插管病人脑死亡后,他(她)的肝、肾、心脏等器官问题不太大,伤害最严重的是肺部,可谓一天一个样。”所以,姜格宁要求对方再做一次CT检查。“每个环节都尽可能想细,才可能争取万无一失。”

这就是一个可信赖的外科大夫的风格。这就是一个全国顶尖的肺移植团队的做派。

作为我国唯一可以开展所有肺移植术式的单位,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目前保持着肺移植5年生存率和手术成功率的两项“国内第一”,并开创性地完成了亚洲首例肺再移植术、国内首例活体肺叶移植术及国内首例肺移植同期联合双侧肺减容手术。

关于“细节”,有几个可以补充的例子。肺科医院80多例肺移植手术病人,有专人进行术后跟踪管理。感冒发烧、结婚生子,事无巨细,姜格宁也都清清楚楚。现在有了微信,有些病人跟姜主任的联络更勤快了。一位移植术后生存超过9年的老教授,由于住得离姜格宁家比较近,到了定期复查的日子,“搭顺路车”已成为医患俩的“老规矩”。

派出全院“底盘最重”的急救用车

20多人的肺移植团队悉数报到。杭州的CT报告也及时传来。医院方面考虑到大风大雨可能带来的危险,派出了全院“底盘最重”的急救用车。

就在整装出发的一刹那,姜格宁说:我一道去!“我还是有点不放心。”“还是过去现场,看看供体情况比较放心。”他反反复复地跟旁人解释说。

7月13日中午,载着7名医生、护士、麻醉师及转运物资,也载着重重的生命寄托的车辆,从上海市肺科医院一号楼下出发,驶向200公里外的西子湖畔。

此时,沪杭高速已限制5人座以上车辆通过。说明紧急用途后,肺科医院的急救车“犹如一叶轻舟”(同车人语),在狂风暴雨中急速而行。“很多时候,大家都感觉到了车子似乎在‘飘移’。他们不说话,我也不说话。”司机小郑不敢有半分懈怠。

顶着台风赶到浙大附一医院时,事先已联系好的对方,仍是大为惊讶:“今天我们联系了几家可开展移植的大型医疗中心,只有你们上海肺科医院不计安危前来取肺,而且是大外科主任亲自带队,让人肃然起敬!”

有病家的信任,一切辛苦都值得

供肺取回上海后,手术团队连续作战。曾经的手术造成了广泛黏边,因为严重感染接受了长时间的免疫抑制治疗……手术虽然困难多多,还是在临近子夜时顺利完成。

老王幸运地成为了又一例肺移植手术的受益者。

这次手术的前前后后,事实上老王本人并不十分清楚。他只晓得术前要“盯牢”姜主任,问啥时候能有移植的机会?术后开始几天还不能自己进食,他就“做一副不太开心的面孔”给姜主任看。

“没关系的,时间长了,知道他就这个脾气。他家属很感恩的哦!那天我们冒着台风去取肺,他们家里人都流泪了,一再说‘路上当心,路上当心。’当场说得我们也很感动的。”

再过些日子,拔除了所有“管子”的老王,就可以自己走着回家了。

“手术指征-精准操作-术后管理,我们一步一步环环相扣,才有了如今的肺移植5年生存率54%、10年生存率超过40%的成绩。这是比肩国际水平的。”姜格宁觉得有病家的信任,一切辛苦,也都值得。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