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读城丨人间至味,大抵如此

2019-01-25信息快讯网

 江南·读城丨人间至味,大抵如此-信息快讯网

年轻时读书,见海上作家曹聚仁有一段文字描写扬州的吃,是韭黄炒肉丝。说有位盐商的丫鬟嫁了位穷秀才,秀才对丫鬟说,你在盐商家炒一手好菜,能否做道菜让我尝尝。丫鬟就问你想吃什幺菜,秀才就点了韭黄炒肉丝。丫鬟回答秀才,这道菜咱们小户人家吃不起,要用三条猪的面肉才能炒一盘。后来丫鬟为满足夫婿的口腹之欲,好不容易凑成了这盘菜,因为太好吃,结果秀才一口把自己的舌头都吞下去了。

当时觉得很神奇,面肉到底是猪的那个部位呢?曹先生并无涚明。思来想去,上海人所谓的面即是脸,猪脸即猪头。一个猪头就可撑死秀才,三个猪头这就是活嚼蛆,编故事。

 江南·读城丨人间至味,大抵如此-信息快讯网

改革开放后,餐饮业很热闹,广州北京扬州等地的大厨们纷纷搞了红楼宴,各炫其技,挑着正宗的旗号,打压对方,最后不得已,请了红学会的专家来鉴定,下了个扬州菜即红楼菜的定论。我对这段公案很感兴趣,和参与其中的名厨、美食主编闲聊之际,趁机请教了何谓面肉,对方苦思片刻,方说大概是疙瘩肉,而疙瘩肉即是猪的咬嚼肌。扬州人讲究吃活肉,比方鱼划,比方鸭翅诸如此类。纵贯猪的一生,吃了睡,睡了吃,动得最多的大概就是咬嚼肌。

这个例子,一方面说明盐商的生活糜烂,穷奢极欲;另一方面验证了扬州菜的精深与奇妙。而红学家们一致认定扬州菜即红楼菜,不仅仅指所谓名菜大餐,如三套鸭,三头宴之类,而重点强调将普通市民餐桌上的家常菜,均认定为红楼菜。如书中所述,每逢春夏交替,贾母就会吃些时鲜小菜,多为野菜荒蔬。这种吃法在扬州民间十分普遍,不但用于荒年充饥,更主要的是用于去暑热解湿毒,防疔疮,这是将饮食用于药疗的一种生活常识与习惯。因而,在荤三头之外又有素三头的说法,即马兰头、枸杞头、甜菜头。凉拌,清炒,做汤,或包饺子捏汤团,随意为之,把个荒年疗饥的野菜,硬生生弄成了时令美食。所以,扬州的人的吃,既有富贵人家的豪奢,也有平头百姓的家常讲究。

 江南·读城丨人间至味,大抵如此-信息快讯网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讲究的正是时令。美食当时,即便野菜荒蔬也妙不可言。比如,一把春韭,如果是一剪头茬,你吃的就不是韭,而是早春二月。所以它嫩,嫩到什么程度?扬州人在用铲子翻炒时有不成文的规定,叫十三铲。少一铲则不足,多一铲则过之,吃到嘴里感觉就不是一码事。如果你厨艺稍欠,把握不了火候,则宁生勿滥。韭菜生吃的妙处,不吃者不知,这是扬州人的短处。扬州人在人际交往中讲礼数,吃过大蒜韭菜之属,往往谢客,或洗潄之后见客,生吃味重,扬州人多为不取。

韭菜这种东西是蔬菜里的百搭,可任意搭配,炒百叶、炒笋丝、炒豆芽、炒肉丝、炒黄鳝、炒鸡蛋、炒螺蛳,其味皆佳;镇江的锅盖面里最重要的配菜也是韭菜,少了韭菜卖面的就会心慌。但比镇江人高一筹的是高邮人做的韭菜蛋汤,那种鲜香,不要说北方人不懂,在扬州将韭菜吃出这种境界,肯定高邮人是当仁不让。

 江南·读城丨人间至味,大抵如此-信息快讯网

但我个人认为韭菜最经典的吃法就是炒螺蛳。首先这是一种荤素搭配,螺蛳非同寻常意义上的肉,是荤中之素,和镇江是江南的苏北一个意思。其肉质密实,清而不腻,风味别致。尤其是在盘中,它不抢味,不会掩了春韭的风头,因而相得益彰。但更重要的是,当令的螺蛳,不仅鲜嫩,而且纯净,味清质朴,嚼之如游丝,似有若无,余兴尤长。将二鲜合为一美,就是春天里的绝配。

在扬州,当时美食,如果少了这道韭菜炒螺蛳,就会失魂落魄。饭酒俱下后细思,人间至味,大概不过如此。

作者:鲁晓南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