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谈美德:康德、王阳明、孔子各有一说,你赞同哪一条?

2019-02-06信息快讯网


初二谈美德:康德、王阳明、孔子各有一说,你赞同哪一条?-信息快讯网

“蓝天下的至爱——2019爱心全天大放送”        报记者赵立荣 摄

导读这几日,全世界几乎都飘动着中国红,从安倍、特朗普到特蕾莎·梅在内的各国政要都向中国人道贺农历新春,秀中文说贺词,地球村一派“大同气象”。今天是初二,昨天苏格拉底的“我自知无知”引发诸多共鸣。今天送上美德篇,看98岁的张世英先生如何书写,李超杰教授怎样注解。此组名言皆选自译林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西古典哲理名句:张世英书法集》(具体见文末链接)。亚里斯多德说:中庸是美德的特性;康德有名言:有两种东西令人心有加无已地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王阳明三个字:致良知。讲堂的这组中外集纳,给您怎样的思想碰撞?对美德有何新理解,欢迎留言分享。

初二谈美德:康德、王阳明、孔子各有一说,你赞同哪一条?-信息快讯网

亚里斯多德说:中庸是美德的特性

注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出自《尼可马可伦理学》第二卷。亚里士多德区分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道德德性的核心就是“中庸”。“中庸”是一种“中间”,但不是“就事物自身而言的中间”,即距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中间,这个中间对所有人都是同样的。“中庸”是“相对于我们的中间”,即既不太多也不太少的适度,这个适度并非对所有人都相同。过度与不及都是恶,适度则是德性的特征。亚里士多德承认,做到“中庸”难度极大。他给我们的建议是:第一,避开最与适度相反的那个极端,即在两恶之中取其轻;第二,研究我们自身容易沉溺于其中的那些事物,然后把自己拉向相反方向;第三,警惕令人愉悦的事物和快乐,因为对于快乐,我们不是公正的判断者。

康德:有两种东西令人心有加无已地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注释: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名言,出自《实践理性批判》“结论”。按照康德,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有双重身份,并且遵循不同的法则:作为感性自然或现象界的一员,他受制于“以经验为条件的法则”即“自然法则”,这就是“他律”。在这个层面上,人不过是沧海之一粟,显得弱小而无助,“似乎取消了我作为一个动物性创造物的重要性”。所以,“天上的星空”令我“赞叹和敬畏”。作为超感性自然或“物自身”,人“确立”并“遵循”“独立于一切经验条件的法则”即“自由法则”,这就是“自律”。每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都赋有立法能力。理性为自己立法,理性存在者遵守理性所立的法则,这就是自由,这就是道德。作为物自身的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有一种“完全先天地认识的”情感,这就是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这种“敬重”是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亦即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道德动力”。它一方面“平伏自负”,因而在“感性方面”“贬损”了人的“自尊”,并令人感到“不快”。另方面,它又在“理智方面”“提升”了人的“价值”,构成了人的真正“尊严”之所在。

初二谈美德:康德、王阳明、孔子各有一说,你赞同哪一条?-信息快讯网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语出《论语·子路》。理解此句的关键在于对“和”、“同”二字的辨析。在春秋时代,“和”与“同”是两个互为对应的概念。“和”意指“可否相济”,实即包含差异乃至对立的“和谐统一”。“阴阳不同气,故能合。甘苦不同味,故能调。五色不同采,故能齐。五声不同均,故能会。”(戴望:《戴氏注论语》卷十三)“同”则意指“单一不二”,实即排斥差异与对立的“抽象同一”。“和”与“同”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君子胸怀坦荡,“无乖戾之心”,故能包容差别与异己,做到“与人和”;小人心胸狭隘,“有阿比之意”(朱熹语),故不能容纳差别与异己,强求他人“与己同”。孔子“尚和”而“恶同”,强调多元互补才是“生生”的根本条件。这个思想不仅使中华文明具有很大的包容性,而且为当今之世各种文明的和谐相处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王阳明:致良知

注释:据《年谱》,正德十六年,王阳明“始揭致良知之教”。“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之“大要”,在他看来,也是“作圣为贤之要”。他感慨世儒皆于事事物物上去“穷理”,而使孔孟之学“沉埋数百年”。他“拈出良知二字”,使“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得以保存和发扬。“良知”不来自见闻,为“心之本体”所固有。“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传习录》中)人生在世,难免要和由“事”构成的“世界”打交道,于是,“心之本体”或“良知”便有被“遮蔽”的可能性。人生第一等事便是“致良知”,其要义有二:在积极的意义上,“致良知”就是要“扩充”“良知”,使之发扬光大。“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传习录》上) 在消极的意义上,“致良知”就是要去除心中的各种遮蔽,以恢复“心之本体”。“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同上)“致良知”的最高境界是“成圣”,而“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同上)

初二谈美德:康德、王阳明、孔子各有一说,你赞同哪一条?-信息快讯网

2018年12月18日,在北大燕园召开了“美在自由——《中西古典哲理名句:张世英书法集》沙龙”,图为美学家叶朗和哲学家张世英在沙龙。

链接:初一红包:苏格拉底说自己无知,梁启超怎么评

          除夕祝福:白寿哲人张世英带孔子老子送大餐

          98岁哲学家张世英:和黑格尔一起,将哲学带出寂静冷宫

           

作者:张世英、李超杰

编辑:周俊超

责编:李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