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引起手足综合征怎么办?全套护理攻略来了

2019-02-19信息快讯网

化疗引起手足综合征怎么办?全套护理攻略来了-信息快讯网

手足综合征是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轻者表现为手足的感觉异常、出现红斑;重者出现水泡、脱屑、脱皮、渗出、甚至溃烂,并可继发感染,患者可因剧烈疼痛而无法行走,严重者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导致化疗停止,进而影响肿瘤疗效。

手足综合征是什么?

手足综合征又叫掌跖红斑综合征,最早被血液病学家用于描述患镰状红细胞病的患儿手和足的疼痛性肿胀。1982年被伯格多夫等人首次应用于肿瘤学界。随着化疗及靶向治疗的普及,手足综合征在各种肿瘤治疗并发症中尤为凸显。

为此,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还专门制定了分级标准,将手足综合征分3级:

1级表现为手足皮肤麻木、感觉迟钝、针刺感、无痛性肿胀或红斑或不适,但对日常生活无影响;

2级较1级症状更为严重,并且伴有疼痛性红斑、肿胀或不适,影响日常生活;

3级表现为手足部皮肤的湿性脱屑、溃疡、水疱或严重的疼痛、严重的不适,患者无法进行日常活动。

容易引起手足综合征的药物有哪些?

化疗引起手足综合征怎么办?全套护理攻略来了-信息快讯网

化疗药物或分子靶向药物均可导致手足综合征的发生。引起手足综合征的化疗药物主要有卡培他滨(希罗达)、脂质体阿霉素、长春瑞滨、吉西他滨、阿糖胞苷、多西紫杉醇等。

不同化疗药物引起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不同,卡培他滨引起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最高,达到45%到68%,其中中度至重度的发生率占10%到50%。

是否可以停止或替换化疗或靶向治疗方案?

随着病理分型、基因检测等肿瘤治疗及预测技术的发展,分子靶向药物、希罗达等维持化疗药物,对于肿瘤精准治疗和预防早中期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等关键疗效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疗效的背后可能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包括手足综合征。因此,在能够承受且肿瘤治疗有效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坚持治疗。

如何防治手足综合征?

既然化疗、靶向治疗不可替代,那么,我们可否防治呢?

手足综合征发生于手足部,通常发生在化疗后三天到十个月,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再次用药症状会再次出现。

现代医学对于手足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无预防药物,出现症状时口服维生素B6、维生素E、西乐葆或手足部涂抹尿素霜等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多不明显。

中医将手足综合征这类症状统称为“痹症”,肿瘤治疗引起的手足综合征多为本虚标实,气血亏虚为本,瘀毒阻络为标。治疗内外兼治,多施以益气养血、解毒通络方药。中医药可在化疗或靶向治疗的任何时期使用,或与化疗交替序贯使用。内治中药最好在化疗前使用,对于预防或减轻手足综合征症状有一定作用。

>>>连接:

手足综合征生活护理小常识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