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漫谈】“书香之域”看松江

2019-03-08信息快讯网

【云间漫谈】“书香之域”看松江-信息快讯网

2017年4月下发的《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构建“书香之域、书画之城、文博之府、影视之都”四大目标体系;2018年12月下发的《加快推进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松江区“江南文化”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努力挖掘和充分发挥“民俗民风、名人名作、历史名胜”三方面资源优势。两项发布中的“书香之域”与“名人名作”同频共振,相辅相成,进而表明书墨飘香是松江在江南文化中所具有的鲜明地方文化特色。自古以来,松江名人多出,著作丰赡,成就了地以人贵、文以书彰的历史文化面貌。故而感言,一个有书香的城市就是一座好城。

【云间漫谈】“书香之域”看松江-信息快讯网

一、松江是一本厚重的书

具有历史长度和文化厚度的松江,距今七千年左右“冈身”隆起,古海岸线挡住了海水内侵,位于冈身以西的今上海地区的松江、青浦等地最早发育成陆。距今六千年左右,九峰周边地区有了上海先民繁衍生息的薪火相传,继崧泽文化后又相续良渚、广富林、马桥文化;其中,广富林文化是北方移民最早移居、定居今上海地区的文化脉息。所以,上海历史文化发祥地松江,同时是上海移民文化之根。

松江古称华亭。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大意失荆州”,东吴名将陆逊因袭荆州之功封华亭侯,乡名华亭始见史志记载。松江别称云间,与陆逊之孙陆机胞弟陆云有关。史载陆云游宦入洛后,与洛阳名士荀隐俱会于晋太常张华府上。陆云,字士龙;荀隐,字鸣鹤。陆云取“云从龙”之意自我介绍说:“云间陆士龙”;荀隐对曰:“日下荀鸣鹤”。当代楹联学家认为,陆云与荀隐“勿作常语”之说,为天下第一对文士通名联。可见,云间之别称,灿然生辉,光耀门庭。

既有吴文化渊源又得越文化血脉的江南松江,古来归属不定,直到唐天宝十载(751)始建上海地区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县治华亭县,方改写了吴淞江以南疆域划来划去、归属多变的历史。由唐入宋,含江南文化秀丽温软、清美轩琅的云间文化辉映史河波光,由水名上海浦而来的地方基层行政建置上海镇,在华亭县的怀抱里茁壮成长,至元代松江府时期,析华亭县东北五乡之地设上海县;随后是近代崛起的上海城在上海县的母腹中脱胎而生,民国时期先为上海特别市,后为上海市。在古代的一千一百多年里,无论是唐宋时的华亭县衙,还是元明清时期的松江府署,其治所均设于今松江老城中。依旧存世的云间第一楼,先为华亭县衙门楼,后是松江府署谯楼。溯源而论,由唐宋华亭县、元明清松江府属华亭县、民国改易松江县的今上海市松江区,首先是一本历史悠久的厚重史书。

松江历史上名人多出,著作丰赡。新版《松江人物》辑《松江府志》等史书收录人物生平传记纂编为上下卷,传记人物3688位。《松江历史文化概述·文献篇》载汉末至清初,历代松江著作人2300余家,著述5600余种。另据嘉庆《松江府志》记,松江有350余家著述入选《四库全书总目》。有学者作过初步统计,松江入选之作约占《总目》录书总量的近3%。此外,1934年版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收录松江历代美术家586人。如果将这个数字放大10倍,可见中国美术家每10人中必有1人与松江“沾亲带故”,他们或是松江人,或是寄寓松江的书画家。乾隆《华亭县志》卷十四“文苑”,载松江名士何良俊云:“华亭人文之盛,代有作者,游文章之府,发瑾瑜之光,围已集成玉海。家有金荃,虽曰地灵,实由人杰。”所以感言松江,地以人贵,文以书彰。

【云间漫谈】“书香之域”看松江-信息快讯网

二、松江是一本精彩的书

明清时期,松江有“衣被天下”、“赋税甲天下”、“天下文章在云间”之誉。也许是读书尚少之故,笔者未见“天下文章在云间”的原文出处,但见到了几乎与此语相同的历史叙述和古贤之说。例如,明末乡邦文学呈现三大文学流派,即云间派、虞山派、娄东派,其中以云间派称首。《陈子龙诗集·前言》中有以下感叹:“称文章者,必称两社;称两社者,必称云间。”他所说的“两社”,即几社和复社。“文场建鼓,夙仰云间;大雅扶轮,群推海上。”(朱鹤龄《愚庵小集》)“天下无论知与不知,诗文一道皆推云间。”(宋徵璧《抱真堂诗稿》)又如陈去病,柳亚子等二十世纪诗人,心怡松江,皆推云间。柳亚子动情地写道:“平生私淑云间派,除却湘真便玉樊。”明代松江陈子龙著有《湘真阁稿》,拜陈子龙为师的松江夏完淳著有《玉樊堂集》。上述可见,明末清初,开自己生面而崛起的文学流派“云间派”,其文化影响力不仅超出了地域局限,而且成为一个文学时代的“代言”;尤其是“云间派”倡导的阅读传统和审美原则,穿越古今,深刻影响后世。

在松江品书香,远秉“二陆”风华,中继陈、夏风骨,后续近当代风采。先说西晋吴郡华亭人陆机、陆云兄弟。他们既是誉满中华的文坛大家、经久相传的中国故事,又堪称松江人文始祖。陆机《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所书《平复帖》,享中华“祖帖”之尊、“墨皇”之贵,是我国存世最早的名家书迹。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仅为两位文化名人亲笔立传,即西晋陆机,东晋王羲之。这位千古一帝给予陆机以至高评价,谓之“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温度永存的云间“二陆”故事,至今温暖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第十届全国文代会上的讲话中引用陆机《文赋》之语:“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又在《人才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不可估量》中讲述了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说的是西晋时有个名声不好、招人嫌的周处,想改过自新,又忧为时已晚,故来访云间陆云。年少的陆云对年长他许多的周处说:“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周处幡然醒悟,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考说陆云规劝周处的一番话,或出自《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或有《孟子·万章》“懦夫有立志”之意。可见年少的陆云,儒学功底相当深厚。吴春荣先生最近撰文说,习近平同志讲这个故事意在说明“人孰无过,朝闻夕改,就是好人”;并说习近平在讲这个故事时提到了松江人陆云,称其为“当时著名学者”。这个故事启发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成长过程中一旦有了过失,需要反思,需要有人教诲,有人帮助。

再说明代松江陈子龙是松江几社领袖、云间派文学执牛耳之巨子,享有“明诗殿军”之誉。领衔合编并推出《皇明经世文编》504卷和徐光启《农政全书》等实学巨著,是陈子龙的贡献之一,故为我国明末之实学巨擘。云间派后起领袖、松江夏允彝之子夏完淳,是中国晚明诗坛上升起的一颗巨星。他虽然在世仅有十七个春秋,但其大义凛然、慷慨赴死,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留下来的诗文,让后世看到了一位国内外鲜见的集神童、才子、壮士于一身的少年英雄。

夏完淳《大哀赋》虽是效仿庾信《哀江南赋》所作,但在至大至刚的英雄人格和思想境界所具有的美学品格方面又胜过一筹;其《狱中上母书》,更是拳拳孝心,字字血泪,忠烈之气,跃然纸上,故被收入传统经典文献导读丛书《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历代文选》中。夏完淳的狱中诗《南冠草》,被郭沫若先生编为优秀话剧《南冠草》,用以激励中华儿女团结起来,英勇抗击日寇侵略我中华河山。

在近当代江南文坛上,松江依然书香飘逸。一如清末民初,在柳亚子先生创办的“南社”中,松江胜出两大才子,姚鹓雏和朱鸳雏,世称“松江二雏”。二如史量才接办《申报》后,罗致了不少松江同邑文人,上海滩上时有“无松不成报”之说。其实,“无松不成报”一说有其形成过程,即晚清上海多家报刊的正副主编、主笔等人中,有不少是在松江府应试的秀才,故有"无松不成报"的渊源所在。三如侯绍裘、朱季恂、沈联璧、钱江春等创办“新松江社”,国内多位名人来松江举办演讲会,松江在新文化运动中又声名鹊起。四如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一批松江籍文学艺术家在上海文坛先后崛起,如施蛰存、朱雯、罗洪、赵家璧、徐光曾、何公超、黄文农等。五如解放前后成名的有剧作家文牧、书画家程十发、音乐教育家桑桐等。六如在外地成名的松籍文化人士有工艺美术家雷圭元、著名电影导演成荫等。七如有一批优秀著作人活跃于当下的松江文坛上,成书出版者数量可观。

【云间漫谈】“书香之域”看松江-信息快讯网

三、松江是一本打开的书

陆机《文赋》,打开了一扇文学创作论大门;夏庭芝《青楼集》,打开了一个传载女艺人故事的中国空间;徐光启《农政全书》,打开了一片农学天地;陈继儒《小窗幽记》,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董其昌《画旨》,打开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宏大境界;陈子龙《湘真阁稿》,打开了一座情感之城;还有黄图珌的《雷峰塔》,徐朝俊的《自鸣钟表图法》,丁佩的《绣谱》,改琦的《红楼梦图咏》、王宏翰的《医学原始》、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黄文农的《文农讽刺画集》,薛丙的《心武残编·凡例》,施蛰存的《梅雨之夕》,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桑桐创作的音乐作品《夜景》,李传隆的《中国蝶类图谱》,顾学裘的《制剂学》等,皆为在某一领域开启中国先河的著作和成果。

徜徉于当下松江,感受“书香之域”氛围,从不设围墙的大学城到松江各地中小学,从佘山脚下书店到设于广富林景区里的朵云书院,从泰晤士小镇上的钟书阁到思想家咖啡店,从松江图书馆到村居图书室和农家书屋,从藏书于民到阅读点亮的万家灯火,从松江一个个人文项目落地有声到新的人文气象,如新浜镇林建、鲁新、新浜村等农家书屋,新春阅读,满屋书香;又如包容创新,广邀天下有为之士,投资兴业,托举梦想,尤其是G60科创走廊,连动九座城市共襄盛举,一起谱写中国梦圆大江南的新时代诗行。由此,松江这本打开的书,又添新的华彩篇章。

最近,区机构改革,文化、旅游合二为一,牵手共唱春暖花开之歌。歌唱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松江,大地绿草茵茵,天空白云悠悠,弥漫着的江南气息,与人生旅行更是一次好的"修行"同在,一路化作返璞归真的心灵沉静。当下,松江十条游线将游客带入深度游的美好境地,如历史文化游,时尚休闲游,山水文化游,动感体验游,影视文化游,乡村生态游,上海寻根游,科普修学游,工业体验游,宗教文化游等。笔者相信来过松江的“回头客”不在少数。理由简单,松江是“十鹿九回头”的故土家园,是一本诱人去深读的书,多来几回,慢慢品味,就能深刻读懂松江的书香里的浓浓乡情,淳淳民风,还有草木深处的美丽与芬芳。

据悉,松江小昆山“二陆”读书台项目今年正在加大推进力度。对此,笔者寄予厚望。因为人文魅力无疑是一个地方最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华“二陆”读书台,对于上海打响江南文化品牌,松江建设“书香之域”均具有里程碑的标志性意义。笔者生活在松江,每每仰望小昆山,就会想到“玉出昆冈”是历史送给松江的一份文化厚礼,让我们拥有了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况且,读书育人,读书成才,在松江“尚文”传统中,一直珍视为传家之宝,立身之本。明代华亭县广富林人陆润玉《富林十景》之三《九峰环翠》诗云:"层峰势索纡,中有读书舍。"隐于东佘山的陈继儒感叹:"以琴书代益友,以著述代功业,此亦乐事。"而在传世的家谱中,孔子的教诲被奉为做人准则载入家训:贻谋之事,莫如读书。族中子弟,多一读书之士,非期其显扬,欲其知礼义廉耻,庶可绵世泽、振家声。

曾在小昆山“二陆”读书台旁留下摩崖石刻“夕阳在山”四字的苏东坡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贤之所以努力读书著述,除求知补拙外,根本在于书能助人修身养性,立志修为,点亮人生之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致远而行。因为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宝库,尤其是那些儒家经典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矿藏,如包容、廉洁、知耻、旷达、感恩、节物、民本、爱国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换句话说,在放飞中国梦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从书中汲取丰富养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光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胸襟豁达的人;一个有知识才华、有专业技能、能为社会多作贡献的人;一个有孝心、知感恩,富有家国情怀的人。

话说开去,人的一生,仅仅满足于一日三餐和有钱过日子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样“传家宝”不能淡忘,那就是多读书,读好书。虽然今天早已不是科举时代,不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话了,但有一个道理古今不变,即书不能改变世界,但读书可以改变人,而人则能改变世界。也许,过去读过的书,可能在许多年以后已不复记忆,但书香如故,因为这些读过的书已在我们成长的身心、血脉里潜移默化为人与人不同的秉性和气质,或正在对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包括生活态度等发生作用。所以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生命不息,读书不止。因此,笔者以为,人文松江着力建设“书香之域”,其根本目的在于以文化人。总之,种好“书香之域”这片万顷“粮田”,让精神食粮又见“丰产方”,实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末了说一句,大道终致远,海阔纳百川。从建设“书香之域”的行动中可见松江是一本打开的书,奋进的书,书里有叩问初心的博大情怀,还有成就光荣与梦想的使命担当。

来源:“人文松江”微信公号

编辑:叶松亭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