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挑战最难法语歌曲只有服气!“萨列里”七月上海开唱
2018年和2019年,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两度到访中国。有一位演员,出演了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和宫廷乐师“萨列里”两个角色,以稳定在线的演技、扎实高超的唱功,“扎根”剧组圈粉无数——洛朗·班(Laurent BàN),也被中国观众昵称“老航班”,将在7月又回到上海,开启首度个人演唱会中国巡演。
郑天然摄
从“老航班”参与的《摇滚莫扎特》在世界各地的巡演至今,已有三年之久。“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在接受专访时他说,“如果观众现在回过头看三年以前的版本,会发现演绎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虽然在《摇滚莫扎特》的中国首演中,洛朗·班饰演了莫扎特的父亲,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他心中还是偏爱“萨列里”的角色更多一些。《美好的痛苦》《杀人交响曲》痛快淋漓地展现了萨列里对莫扎特欣赏又妒忌、爱恨交织、亦敌亦友的内心纠结。
“老航班”认为,这样的角色唱起来才“过瘾”,能够完全释放他对舞台的热情:“三年来,我一直在发掘萨列里的角色,更深入地揣摩他的内心。每一次扮演萨列里,我都觉得自己的演技有所精进。”
也有观众会将他的表现和另一位“萨列里”弗洛朗·莫特比较,洛朗·班并不介意:“对一部音乐剧作品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一直演下去,受到观众的欢迎,能够被更多的演员所演绎。”
相对于弗洛朗版“萨列里”的脆弱敏感,洛朗·班的版本更为自负决绝
在巡演的过程中,他尤其珍惜与中国粉丝的交流。
“我不想把自己困在舞台上,”洛朗·班说,他非常高兴在各个社交网络平台中,看到粉丝的流言和意见。“观众会问各种问题,比如这里为什么要如此演绎,和我一起商量细节的处理。我相信只有听取观众的意见,更好地诠释角色,才能吸引更多人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剧场。”
他认为,这也是法语音乐剧“吸粉”的法宝。
“相比于百老汇音乐剧严格要求,保证每场演出都完美复刻,必须要一模一样;法语音乐剧的导演会给每位演员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甚至改变剧本创作来让角色贴合演员本身的性格。演员内心独特的敏感情绪,在剧中被无限放大了,每天都能有不同的演绎——这是法语音乐剧能够让人看了再看的原因。”
洛朗·班始终难忘在《摇滚莫扎特》第一次来到上海时,末场结束所有上海的观众在台下为他们用法语大合唱一曲《活到极限》。
“在上海巡演后,去往中国其他城市,到处都有热情的观众,给与我们很多回应。”洛朗·班感激中国观众的友善,因此继去年在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后,今年决定将在更多城市举办巡演。
音乐剧粉丝圈内,要求“老航班”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呼声一直很高。洛朗·班的音乐剧舞台经验极为丰富,除了《摇滚莫扎特》之外,还曾在《巴黎圣母院》中饰演诗人和菲比斯,在《小王子》中饰演爱慕虚荣的人和飞行员,并出演《佐罗》《沙漠妖姬》等音乐剧,塑造了许多个性色彩极为鲜明的角色。除了法国本土的创作,他也为音乐剧《剧院魅影》配过音,出演过《阿拉丁》中的精灵。
萨列里,已经是他饰演的第35个角色。
除此之外,2018年8月,他在上海的演唱会中,一曲“最难演唱的法语歌曲”《一个忧郁者的救赎Sos d'un terrien en détresse》,也以宽广的音域、奔放的台风惊艳全场,至今让观众难忘。
“老航班”甚至开玩笑说,此次中国巡演的主题可以叫“柠檬树”。因为自从在中国走红后,每次他发布在世界各地演出的照片时,都能看到中国粉丝留下“柠檬”的“酸话”,询问何时才能再次在中国听到他的演唱。
不过,谈到具体演唱会的选曲,他也有点头疼。从《小王子》《巴黎圣母院》到《摇滚莫扎特》,洛朗·班与中国观众结缘已有15年之久:“很多观众可能是为‘萨列里’等角色而来,但大家已经很熟悉我过去音乐剧作品,我希望把更多、更新的音乐剧介绍给中国观众,所以四分之三的歌单都会是新的曲目。”
演唱会的演出形式与音乐剧毕竟有所区别:“音乐剧展现的是角色,我只需要演绎故事情节的一部分;而演唱会展现的是自己的内心,必须独自面对观众。”洛朗·班表示自己个性“博爱”,演音乐剧,也涉猎戏剧、电影、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此次演唱会中既包含了音乐剧中的歌曲,也有个人专辑的歌曲,还有可能包含中文歌和电影歌曲,比如《一个明星的诞生》和《马戏之王》中摇滚风格的插曲。
作者:吴钰
图片来源:演出方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柳青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