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急支糖浆爷爷”走了!西医骄子奉命学中医,成功开创新理论,他说:党的需求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2019-03-22信息快讯网

91岁“急支糖浆爷爷”走了!西医骄子奉命学中医,成功开创新理论,他说:党的需求就是我一生的追求-信息快讯网

对许多人来说,沈自尹,或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他研发的药物几乎无人不晓——急支糖浆、补肾益寿胶囊、补肾防喘片,都出自他的临床研究。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沈自尹。2019年3月7日,他因医治无效,于上海逝世,享年91岁。

今天,正是这位“急支糖浆爷爷”的诞辰日。

回顾他的一生堪称传奇:西医出身的他,奉命学中医,结果开创了一个理论——他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理论开创者;

贵为院士,但他十多年坚持以“普通号”看病人;

他一生有很多临床创新,却又始终围绕“肾本质”展开。这正是党最初交给他的任务,他为此奋斗了一辈子。”学贯中西“的境界,让他为古老中医成功注入现代注解,征服哈佛讲台。

他说,党的需求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上医骄子奉命学中医

回顾沈老的生平,这位大师走上这条研究之路有些偶然,对一些人来说,这个起步甚至带有点“挫折”的意味。

沈自尹出生于1928年,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少年时代为躲避战乱辗转多地上学,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

在大学校园里,他更亲眼目睹国民党特务在校园里横行、镇压学生运动的种种事件。

他对反动派十分厌恶,并参加了当时上海医学院的共产党外围组织——枫林社。沈自尹的名字被国民党特务列上了黑名单,幸得地下党组织事先通知,才避开解放前夕的大搜捕。上海解放后他一面补习功课,一面投入共青团的筹建,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2年,意气风发的沈自尹毕业分配到广州岭南医学院工作;1953年进入上海的华山医院。工作差不多三年之际,医院党总支书记根据党中央刚宣布的“西学中”的政策,决定安排他去改学中医。

党总支书记说,“当前西医普遍存在歧视中医的不良倾向,没有深入研究过中医,却要否定中医,这是不科学的态度,派你去学中医,就是要发扬中医的精华,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

短短一席话,改变了沈自尹一生的事业道路方向。

沈老曾在回忆当时决定改行学中医的情境时感慨道:“当时的想法很淳朴,就觉得这是一项使命,要无条件地接受,没有今天人们做事时的许多顾虑。”

当时,上医学风严谨、大家荟萃,毕业生更被视作“天之骄子”,而作为一个完全接受英美式西医教育的医学生,突然要改学中医,其实是非常难的。

“这其实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沈自尹的首批研究生、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王文健教授告诉记者,当时,全国还没有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先例,且中医、西医完全属两套体系,自有逻辑,甚至有些对立。

91岁“急支糖浆爷爷”走了!西医骄子奉命学中医,成功开创新理论,他说:党的需求就是我一生的追求-信息快讯网

在华山医院的一间小板房里,老中医姜春华先生手把手地开始教沈自尹。中医讲究“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当时师徒两人每日清晨在华山小花园念中医经典,还一度成为华山医院的一道独特风景。

凭借这股拼命劲,沈自尹很快学完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神农百草经》等多部中医经典。

四季轮转,沈自尹走上了这条艰辛的新路。路上很寂寞,路上也充满未知,西医功底扎实的他,能为这条路带来什么?

一生探究“命门”,摸清肾虚本质

上世纪50年代起,沈自尹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医“肾”本质理论研究。

用现在的话说,这个年轻人“做事是很拼的”。沈自尹为证明补肾药物可直接进行静脉滴注,委托母校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把补肾中药成分萃取成静脉针剂。因为这样的针剂纯度有限,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杂质及过敏原,直接滴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谁也不敢贸然在病人身上进行试验。

沈自尹建议把自己当作实验对象,同事们都劝他不要冒险,但他依然坚持。幸运的是,这次试验并没有给沈自尹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他为科学献身的故事一时被传为佳话。

这也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年轻人。1959年秋,沈自尹在参加上海第一医学院组织的中医研究课题时,注意到一个现象:在西医看来是全然不同的某些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支气管哮喘、红斑狼疮、冠心病等,在某个阶段都有相同的肾虚症状,都可以用补肾调整阴阳的方法而提高疗效。

这分明是“异病同治”!

那么,“异病”既可以“同治”,这些不同疾病间一定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这个科学假设埋在他的心中。

在脏象学说中,“肾”是先天之本,主管人一生中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明代发展起来的命门学说更把“肾”看得像生命之门那样重要,肾阳温煦着全身各脏器的阳,肾阴滋养着全身各脏器的阴,似乎是人体各脏器的调节中心。

由此他就想到,研究“肾”的本质,可能由此突破缺口,开辟出一条研究中医理论的途径。

当时,经大量指标筛选,他们发现,尿17羟皮质类固醇(简称尿17羟)测定在肾阳虚病人中普遍很低,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这项测定反映了内分泌重要腺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沈自尹紧紧抓住这个苗头不放,最终通过“异病同治”这一研究途径找到了肾阳虚的初步物质基础,成功找到一个中西医结合点。

执着付出终获回报,1959年,沈自尹与恩师姜春华一同获得“发扬祖国医学金质奖章”。

在1960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大会上,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富有辨证思想的命题,以肾阳虚具有共同物质基础(尿l7羟值低下)内容的论文被宣读后,全国有7个省市按照这同一辨证标准进行实验室尿17羟值的验证,都能重复这一结果,连远在日本的高雄病院,根据《肾的研究》一书中所载的研究方法,在17例肾虚病人的实验室指标测定中,也得到相同结论。

这是中西医结合对于中医脏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由于尿17羟值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按追本溯源而进行科研设计,继而发现管辖肾上腺皮质的脑垂体功能低下,进而又发现调节脑垂体的下丘脑功能也紊乱。

1965年,上海市选了三篇论文(除了肾的研究,还有邝安堃教授的阴虚阳虚动物实验模型,以及裘德懋主任的针刺麻醉在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去参加国家科委中医中药组成立大会。会后,沈自尹受协和医院邀请去宣读论文,这成为他“西学中”后第一个难忘的“高光时刻”。

历经10年磨砺,自己终于把当时西医并不认识的中医精华,在这座中国西医的最高学府里进行宣讲。他,心绪翻腾。

西医发源地之一的协和医院邀请他开讲,自此,中西医结合研究也开始获得学界的认可。

坚持看“普通号”,研发急支糖浆造福病家

为传统中医引入“现代注解”,并开拓出全新的学科门类,为中国培养出第一个中西医结合博士以及一批学贯中西的医学人才……沈老的成就很多很多。

91岁“急支糖浆爷爷”走了!西医骄子奉命学中医,成功开创新理论,他说:党的需求就是我一生的追求-信息快讯网

进入21世纪后,沈老还将系统生物学、干细胞的研究和中医的研究结合起来,陆续取得了很多成果。

比如,发现补肾药激活内源性肾上腺皮质干细胞是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的细胞学基础,系列研究成果还让他受邀到美国哈佛大学演讲,并与哈佛医学院前院长Michel Robkin交流。

当他站上哈佛的讲台,心情无比激动,回顾半个世纪前他接领的发扬中医的使命,此刻他终于可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成果自豪地向世人宣告:祖国医学的确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

说起来,沈老一生的“高光时刻”真的很多,而几段插曲小故事同样精彩。

1969年,他报名参加了上海第一医学院去四川山区的中医药探索队,正逢邻鄂山区逢百日咳流行,小儿咳呛不止,山区缺少西药,且氯霉素等也只对早期病情有效。

不能就此束手无策!于是,按中、西医理论之所长,他拟定了中草药处方,药物配伍体现了西医抗菌与中医扶正、镇咳与祛痰的有机结合。用大锅汤的形式发药,患儿得到了及时治疗,90%取得显效,并有效地控制了百日咳的流行。

这位“上海来的高明医生”,获得老乡交口夸赞。

1970年回沪后,凭借在四川山区用中药治疗急性病的心得,沈老在中西医结合病房陆续开展以生大黄为主的方药,治疗急性胰腺炎和上消化道出血。

他还吸收当时江苏南通一带治疗急性肺炎的鱼鸭汤(以鱼腥草、鸭趾草组成),加清肺热的金荞麦、四季青,治疗肺炎的效果得到提升;以后,在此基础上加上宣肺止咳的中药,如前胡、麻黄,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先是在中西医结合病房使用,因效果满意,后做成院内制剂在华山医院使用,一瓶只要4元钱。

上世纪80年代,四川的涪陵制药厂(重庆太极集团前身)请当地卫生局领导到上海找沈老。原来,当时药厂希望寻求新生机,想到了当年这位下乡治人无数的“高明医生”。在药厂求得的方子里,就有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华山医院院内制剂,也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急支糖浆”。

此后,该厂又陆续获得沈老的几张方子,由于疗效确切,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而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医学大师,到89岁高龄仍坚持在华山医院坐诊,且只看普通门诊。

“普通也好,专家也好,病人来看的都是我沈自尹同一个人,给的处理也是一样的,没必要让病人多花钱。”他总这样说。

很多人好奇沈老的成功秘诀,沈老曾这样说:

我走上中西医结合之路最初并非自觉,但一旦自觉了,就抓住不放,进行长期的积累,这大概是因为我处事有一定的毅力,坚持就来自毅力。但这个伟大的事业吸引了我,令我在这条道路上一走就是半个世纪,必然因为她有独特的魅力。

他说,中医不属于艺术范畴,却具有艺术的特征,所谓“医者意也”,这“意”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指构思,这构思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治疗效果的好坏。中医诊治疾病的水平参差不一,看来就在“构思”的水平。

听他的学生回忆老先生的生平,你可以理解这种医艺相通的比喻。这是一个”不一样的爷爷“:笑起来总是眯着眼,不与学生“摆架子”,年轻时是话剧社“第一男主角”,80岁高龄还爱打保龄球,平日与夫人合舞国标,能惊艳四座……

爱吾所爱,无怨无悔,这是这代老医学科学家的追求与执着。他们在科学的黑夜中成功捕捉到灵感的闪电,而这一切来源于之前的千百次投入,千百次等待,千百次追逐。

生前,沈老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话出自《易经》。学生王文健教授说,中西医结合处于中医、西医之外的“第三地带”,没有先天优势可以“啃老”,有的更多的是外界的无视、看轻、怀疑乃至质疑,科研的道路上更多是寂寞相伴,如何让两个看似对立的大学科体系糅合发展、并获得主流认可,唯有拿出“真本事、真成果”。

“身处沈老的处境看学科的位置与发展,或许能对这句话,对他的奋斗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王文健教授说。



作者:唐闻佳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89岁中山医院汤钊猷院士:目前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关键是西医学习中医
中医名家的家国情怀:“春晖寸草”中医名家题词展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开幕
让贾宝玉当男朋友好不好?高一学生的这道阅读题火了,女生都答:不可能!
不能“曲高和寡”贵在“润物无声”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综述
打牢学生成长的科学思想基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综述
11岁孩子查出尿毒症!医生呼吁:10块钱就可能改变娃的一生
突然被法国人嫉妒:睡觉要学中国人,网友:我可能是个假的中国人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党的创新理论话语如何接网气
人民观点:政治坚定离不开理论坚定——年轻干部,上好成长“必修课”①
《都挺好》里苏明玉是家庭牺牲品,两千多年前“第一美女”就为家国牺牲了一生
挖掘天然药物“抗癌力”,中泰天然药物联合研究院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
横扫欧美文坛的他,很早就掌握了“许多作家终其一生追求的东西”
蔚来:“销量作假”与“大幅裁员”为不实信息
上海七院多学科团队争分夺秒抢救,22岁少女从"九死一生"到自主进食
生物医药行业求贤若渴,“创新药”专场招聘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
你是不是这六种“吸引”癌细胞的体质?美味的中医调理妙方快收藏
吴冠中先生的执著 | 王锡荣
谈癌色变时代,西医院士汤钊猷再倡“西学中”,主张中西医并重“控癌”
18个科室医生的联合忠告!请扩散,现在知道还不晚!
何等神秘病毒让80%女性一生中都曾感染过,99%以上宫颈癌都和它相关……
专访:“与汉语结缘改变了我的一生”——访法国首任汉语总督学白乐桑
戴逸:一生只为修史来
一生倒霉的摩羯男苏东坡有着何等魅力,以至逝世数百年后为他庆生的“寿苏会”依旧遍地开花?
巧用自体软骨移植代替气管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外科再次创新小儿气管狭窄手术方案
习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全文)
习近平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
习近平同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的欧洲领导人举行会晤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网络要把握好着力点
上海理论界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成果研讨之二 | 深入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