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出“穷窝窝” 共创“好生活”——达若村的脱贫路

2019-03-25信息快讯网

挪出“穷窝窝” 共创“好生活”——达若村的脱贫路-信息快讯网

从昌都市区出发,沿着317国道驱车20分钟便到达了卡若区如意乡达若村。村子里一幢幢现代楼房依山傍水,一排排藏式小院整齐划一,俨然一个大山里的“城市小区”。然而10多年前,达若村的村民从未想过生活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异地搬迁找出路

达若村村民原来分散居住在达玛拉山腹地的自然村里,海拔高,人畜混居,没有公路,村民每天还要从村子外背水来用。自幼出生在这里的泽仁扎西老人对儿时的生活印象深刻。当时,泽仁扎西从山上下来就要4个小时,再走到昌都城区还得近一天的时间。更困难的是,家里条件差,穿不起鞋,泽仁扎西就赤脚走在砂石路上。“出去一趟,脚底全都磨出血了。”回忆起当年的生活,泽仁扎西老人的话语中充满着辛酸。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满地,牲畜满村跑,垃圾满天飞,下山走道一走滑三滑、上山走道一爬喘三喘”是达若村曾经的真实写照。位置偏僻、资源匮乏,让这里长期同外界脱节,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找准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2006年,西藏自治区开始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安居工程以“政府扶一点、援藏帮一点、银行贷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农牧民群众建房成本。从普通农牧民家庭到绝对贫困户,补助标准从1万元到2.5万元不等。农牧民安居工程以“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迁则迁”的原则,尊重农牧民群众的选择,尊重农牧民群众的生活习惯。

实施搬迁不仅是为了满足群众生存需要,更是为了长期的发展,让群众脱贫致富。有了政策上的保障,从2006年起,达若村的老百姓走上了异地扶贫搬迁的道路。“当年有18户率先搬下来,每户获得1.5万元的补贴。”达若村党支部书记罗布泽仁说到。

“第一批搬迁的时候,觉得特别麻烦。但是后来看到新家园交通方便、小孩子们上学也近了,我自己也挺羡慕的。”58岁的藏族大妈贡秋说到。看到了别人搬下去后生活发生的变化,达若村的乡亲们用实际行动响应号召,2014年搬迁工作全部完成。

在搬迁的过程中,达若村通过政府扶持加群众自筹的方式,投入资金实施了道路硬化、农电改造、人畜饮水、环境绿化等工程,积极改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建成了农家书屋、村民活动广场、村卫生室、村级幼儿园等,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综合素质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基础。

达若村的第一次转变,使村民们从深山里走了出来,住上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电。

致富有路劲头足

最开始,习惯了放牧和种地的达若村百姓走出大山后,日子仍然不富裕。农民富,农村强,关键要靠领头羊。早在1998年的时候,当地公路建设需要矿石材料,罗布泽仁便组织当地人收集石料卖给建筑公司。一直以来,砂石运输生意成了达若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效益好时,一户人家年均收入达5万~10万元不等。

搬出来不是目的,富起来才是村民们的期待。从曾经闭塞的山区搬到了317国道沿线,达若村的村民要致富,罗布泽仁成了他们最信任的“致富带头人”。选对一个人,振兴一个村,罗布泽仁带领着村民们探索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

达若村的第二次转变,就是立足资源与区位优势,兴办集体经济。2006年,达若村建立村集体砂石原料场和石材加工场。2009年,村里集资购置了大型装载机、碎石机、搅拌机等,组建了达若村农牧民施工队。2012年,达若村15户村民组织的糌粑加工厂成立。现代化机械让传统的糌粑生产提质增速,据达若村村支部副书记土丁尼玛介绍,目前糌粑加工厂的年盈利在20万元左右。

达若村变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以前只能守着土地和牛羊,打工也只能到别处去,累了一天收入并不高。可如今,我们可以在自家门口务工了。”谈起村子里的变化,村民多嘎高兴地说。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收入。村办集体经济的建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村里百姓的就业问题,还为全村带来了不少收入。2018年,达若村首次迈入万元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724.4元。除了给村民的分红和村公共设施开支外,达若村从2009年开始每年拿出40万~50万元为群众发放面粉、大米、粮油等生活用品。

“我觉得这一切都跟做梦似的。”回忆起这么多年以来的变化,住到新房子的扎西老人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当年,从村子里走到昌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现在,坐着孩子们的汽车,只要20多分钟扎西老人便能到达昌都市区。从一整天到20分钟,异地扶贫搬迁拉近的不只是村子与市区的距离,更是党心与民心的距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施薇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