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这条创新走廊的交互投资总额已达7218亿元
极端天气的情况下人类可以吃什么?此话一出,市政协委员们的视线纷纷被眼前介绍植物逆境生长技术的大屏幕吸引。原来,研发这门技术的国际著名植物生物学家朱健康正是被引进G60科创走廊的一批重要专家之一。市政协委员视察活动今天的第一站就来到了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一睹这条牵动人心的科创走廊最新发展情况。
创新“政策包”,为企业定制服务
据介绍,先进制造业目前在松江区产业贡献率已超过44%,松江区已漂亮地完成了产业动力切换,从“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
完美破局的背后,离不开制度创新。随着城市发展步入新阶段,用地“天花板”现象成为制约不少地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松江区在建设G60科创走廊之初也面临这一困难。
眼前是仅剩的生态保护用地,松江区便主动提出向规划要品质、向存量要空间、向质量要效益、向科创要动力。比如,如何向已有的产业空间要新空间?为此,松江区特意出台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使得先进制造业得以在松江区更有效直接地落地。以库卡机器人为例,面对这样以轻资产为特点的企业,政府部门并没有拿出一刀切式的政策,而是推出了可供企业多样化选择的政策包。
建设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的一大重要平台
建设至今,G60科创走廊已愈发呈现一种开放共享的良好态势。今年5月,将在芜湖召开三省一市长三角峰会,这是打破行政区划、行政级别的一次会议。同时,该会议还有联席会议章,每个城市都享有履职的权利,不同城市之间共建共享资源。
去年6月1日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召开后,G60科创走廊的交互投资活跃度进一步增强。截至今年3月底,交互投资总额环比增长4.4%,同比增长7.8%。而另一个更宏观的数字则可以勾勒G60科创走廊成立以来的不俗成绩。2016年5月至今,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交互投资总额7218亿元,注册企业数76280家,其中制造业投资总额1115亿元。
虽然目前G60主要包括长三角地区九个城市,但它的目标企业却绝不仅仅限于这九座城市。
在视察活动中,不少委员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将科创走廊形象地比喻成黑洞,只要进入它的边界,企业就可以被吸引进来,从而形成集聚效应。周汉民进一步指出,要着重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不能给这些民营企业贴标签,要给与他们平等的市场竞争机会。”
作者:王嘉旖
编辑:孙华 陈晨
责任编辑:戎兵 唐玮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